成都高新區:瞄準“三區一極” 升級梯形融資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9-21 02:31:4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新區創新風雲錄
記者近日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作為全國首批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成都高新區近年來不斷加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探索出“內源融資+政府扶持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改制上市”梯形融資模式,出臺有效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援。
截至目前,已幫助3000余家區內企業獲得擔保貸款近130億元,發放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1.62億元,有效緩解了輕資産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梯形融資模式”是指在針對創新企業種子期、孵化期、成長期等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科技金融支援的服務模式,它強調基層政府在完善金融市場、保障金融産品供給、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作用。近年來,在“梯形融資模式”改革中成都高新區成功推出了“統貸統還”和“成長貸”等制度化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統貸統還”是成都高新區和國家開發銀行于2007年合作推出並持續至今的債權融資産品,由國家開發銀行統一對成都高新區盈創動力平臺進行授信及發放貸款,盈創動力平臺再通過委託貸款的形式逐一將貸款發放給申貸企業。由於採取打捆擔保的方式,銀行不再對單個企業進行審核和調查,減化了審核流程,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截至今年7月底,“統貸統還”産品已累計發放擔保貸款43.5億元。
“成長貸”在“統貸統還”産品基礎上又往前走了一步,大幅效降低了對企業抵押物的要求,企業反擔保物主要以個人連帶責任、訂單、風投股權、智慧財産權等形式,實物資産原則上少於全部擔保責任額的50%,有效解決了輕資産科技企業的融資難題。通過政府引導擔保機構設立風險資金池,由銀行對風險資金池進行8倍放大,“成長貸”可為企業提供近2億元的貸款授信額度。貸款若形成最終損失,由風險準備金、擔保、銀行按約定比例進行風險分擔。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累計為70家次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超過2億元。
為撬動省市資金拓寬區內企業融資渠道,今年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又與成都市經信委、成都銀行、成都市中小擔、高投擔保聯合推出“壯大貸”信貸産品,通過市、區兩級政府和擔保機構按1:1:1比例分別出資2000萬元,共同構建首期6000萬元風險資金池,同時引導銀行對風險資金池10倍放大,授信總規模達到6億元。
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來,成都高新區結合企業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援要求,又創新推出了“高新創業貸”、“助保貸”、“科技通”等3款企業債權融資創新産品,有效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産業轉型升級。
“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本質上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資訊不對稱,導致了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地方政府在此處就大有可為。”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高新區在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庫一池一辦一會”(企業庫+風險分擔資金池+管理辦公室+項目專家評議會)的“四個一”四層風險緩釋機制,有效緩解銀行的貸款風險,幫助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放開手腳,大膽創新與突破。僅2014年,成都高新區就幫助156家企業獲得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3266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幫助1300多家企業獲得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1.62億元。
“目前,成都高新區債權融資補貼政策已成為全國各地區中補貼時間最長、補貼範圍最廣、補貼資金量最大的降低融資成本政策之一。”該負責人介紹,以2008年起就制定實施的貸款利息和擔保費補貼政策為例,經過幾次延期和修訂,政策扶持範圍不斷擴大和拓展,對科技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債務類工具直接融資、融資租賃方式融資給予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40%的利息補貼、擔保費40%的保費補貼,對於增速較快或承擔國家級重大專項的企業,利息補貼和擔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70%。
“在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過程中,我們將圍繞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確定的‘4+1’主導産業體系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圍繞企業梯度培育進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金融扶持體系。”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策支撐”的思路,進一步升級梯形融資模式,完善融資服務體系,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有效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産業轉型升級,加速其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産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簡稱“三區一極”定位)的進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