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P2P平臺年末跑路魔咒再現 11月79家P2P問題平臺

  • 發佈時間:2015-12-02 09:37:05  來源:東方網  作者:徐嵐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行業“基本法”的出臺,網際網路金融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然而P2P平臺“跑路”等問題仍層出不窮,並在臨近年底呈增加趨勢,11月出現79家P2P問題平臺,其中56家平臺失聯“跑路”。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平臺大額提現提前出現,P2P行業整體還款壓力較大,加之年關借款催收較為艱難等原因,導致年底P2P再迎年末生死劫。

  56家平臺失聯跑路

  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昨日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5年11月月報》(以下簡稱《月報》)顯示,11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1331.24億元,環比增長11.26%;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增至4005.43億元,環比增長13.94%,是去年同期的4.47倍。

  年末是資金使用的高峰期,P2P平臺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11月共有56家平臺失聯跑路,達到77.22%,其中純詐騙平臺比例不大,多是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而選擇跑路。截至11月底,2015年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約15.7萬人,涉及貸款餘額82.7億元。

  爆雷最多的3個問題省份分別是廣東、上海和山東。其中,廣東和上海各有問題平臺14家,佔本月所有問題平臺的18%,並列成為11月爆雷最多的地區。而廣東10月份也是問題平臺最多的省市,出現了12家問題平臺。

  P2P平臺大額提現提前出現

  廣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在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1月P2P問題平臺近80家,環比上月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年底投資人資金需求大,市場上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且今年平臺大額提現提前出現,P2P行業整體還款壓力較大,加之年關借款催收較為艱難等原因,導致年底P2P迎年末生死劫現象。

  方頌分析稱,年底投資者資金需求大,這是客觀因素。在過年前一個月,老百姓(603883,股吧)有大量用錢的需求,有好多要花錢的地方,比如買房、裝修、買傢具等,平時用於投資理財的錢要拿出來消費了;其次,P2P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還是有資金鏈斷裂、跑路的情況,成熟投資者通常是大額投資者,P2P投資也比較有經驗,風險意識強。安全起見,會先將資金贖回;第三,年末銀行貸款往往緊張,融資也更困難,這一點客觀上加劇了市場資金的緊張。P2P的客戶,有大有小,什麼類型的都有。只要銀根緊,都會受到波及,追收、逾期的款項也會受到影響,造成了資金鏈的緊張。

  此外,11月P2P問題平臺發生率上升,年關只是一個誘因,內因還是自身的問題。一些資本實力比較弱缺乏風控能力的平臺,出現問題無法支撐是遲早的事情。

  “造成P2P平臺問題叢生的一個客觀原因是行業進入門檻很低,而這本來是它相比于金融市場所表現出的靈活性和優越性。”網際網路資深觀察人士雷鳴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1月23日,位於山東的P2P公司鑫利源在崩盤時發佈“跑路公告”,而當地的銀監局與金融辦卻均表示不負責對鑫利源等P2P公司的監管。雖然鑫利源與平時所説的卷款跑路並不是一個概念,發佈“跑路公告”並不涉及違法。但這則案例也折射出目前P2P監管困境,亟待監管細則的出臺。

  數據

  截至11月底,正常運營平臺為2612家,新增問題平臺79家,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1157家。

  問題平臺數自6月出現爆髮式增長後,已連續4個月出現下降,11月又出現較大反彈,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浙江、山東、北京、河北,這6省市問題平臺數佔11月問題平臺總數的67.09%。跑路類型平臺數佔比大幅上升,11月共有56家平臺失聯跑路,達到77.22%,其中純詐騙平臺比例不大,多是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而選擇跑路。

  截至11月底,2015年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約為15.7萬人,涉及貸款餘額82.7億元。

  爆雷最多的3個問題省份分別是廣東、上海和山東。其中,廣東和上海各有問題平臺14家,佔本月所有問題平臺的18%,並列成為11月爆雷最多的地區。而廣東10月份也是問題平臺最多的省市,出現了12家問題平臺。(以下數據來自《月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