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別把央視廣告當P2P信用擔保 泛亞也曾是常客

  • 發佈時間:2015-11-24 10:51:22  來源:新京報  作者:邊際  責任編輯:畢曉娟

  能夠在央視重金打造知名度,説明平臺本身具備一定的資本儲備應對金融風險,大量一般用戶的涌入與經濟下行期間平臺債權項目有限之間的矛盾,將加劇P2P平臺目前就存在的僧多粥少的狀況。

  今年的央視廣告招標中,P2P公司表現很是搶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翼龍貸共“花費”3.6951億元,成為今年央視現場招標的“標王”。有機構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已有13家P2P網貸平臺登陸央視廣告位。

  除了借助媒體,名人效應也成為P2P的重要推廣方式。比如今年7月初,影視明星黃曉明以個人名義投資平臺愛財有道;4月時任泉、黃曉明、李冰冰還注資了P2P平臺財加。

  近兩年來伴隨著P2P平臺的爆髮式增長,平臺倒閉老總跑路的數字也在迅速上升。在網際網路金融競爭的紅海之中,誰更有正向知名度,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誰擁有著更為安全的資産信用、更為完善的風險控制。

  在央視打廣告,無疑是在全國範圍內打開知名度的最好選擇,無形中也分享了央視的品牌價值。許多企業在打廣告時,經常會打出“央視十大品牌”、“央視上榜産品”等,就是最好的例證。

  而且,央視所覆蓋的用戶群體,其實與P2P的目標客戶群體是有相當重合的。有許多調研數據都顯示,在80後90後被網際網路視頻分流之後,電視媒體的忠實觀眾以中老年為主。這一部分人群,既具備相當的投資能力,同時對央視廣告的品牌更為信任。這對於P2P平臺打開市場十分有好處。

  能夠在央視重金打造知名度,説明平臺本身具備一定的資本儲備應對金融風險,但是,增加客戶、獲得更多資金儘管能夠幫助平臺項目更快完成融資,可大量用戶的涌入與經濟下行期間平臺債權項目有限之間的矛盾,將加劇P2P平臺目前就存在的僧多粥少錢多標少的狀況,那麼這些投資者進來找不到投資項目,很容易形成資金站崗,並不利於平臺的整體運營。

  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買得起央視廣告的公司就絕對安全了。據媒體報道,前不久被曝出400億元贖回危機的泛亞就是央視一度的常客,泛亞眾多投資受害人就表示,就是因為看到央視報道,所以會投資泛亞日金寶。除了泛亞所還有銀谷財富、信和財富等多家P2P網際網路金融機構。

  P2P平台資産安全無保障,風險控制能力差,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監管,入行門檻低——幾乎註冊一個域名就能夠成立一家P2P公司,這些都是P2P廣受詬病的原因之一。在P2P逐漸被人們標上不靠譜標簽之後,要揭去這重標簽,恐怕不是在央視投放廣告就能夠完成的。

  今年7月18日,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模式、定義都做了界定,也指出了各類模式所遵循的法律制度,但目前來看,監管細則的制定仍然在途中。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此時最為重要的是不能迷信廣告和名人所製造的“信用幻象”,它們也不是網貸平台資金安全的擔保,在選擇P2P平臺時,還是要從控股股東、平台資質以及資金風控等角度來進行考慮,而不是盲目迷信品牌效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