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美國借貸俱樂部為何沒有卷款跑路?

  • 發佈時間:2015-11-11 09:23:12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熱點觀察】美國借貸俱樂部為何沒有卷款跑路?

  陳思進

  最近有媒體報道,到今年9月底,中國的P2P網貸問題平臺累計已達1031家之多,主要問題依然是詐騙卷款跑路。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高速發展,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P2P因其高回報率,猶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地發展起來。不過,由於追逐高回報率和缺乏嚴格的監管,P2P等網際網路金融存在高風險的隱憂。

  其實,類似P2P的網路融資——以繞過銀行的方式發展借貸業務,在歐美繁榮的網路市場,也是近10年的事情。其中,最成功的P2P公司,要數美國的借貸俱樂部。

  借貸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市,是一家專注于提供線上平臺,作為交易服務媒介的借貸公司。他們通常的做法,是讓借款人列出他們的借貸需求,經過資格審核後,依照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借款總額及分期貸款期限的資訊,計算出每期應償還之利息及本金。然後,再將債務總額分割為小金額債券,提供眾多投資人(貸出者)參酌債務人的資訊,進行有的放矢的選購。

  在網路上利用金融創新,繞過銀行進行借貸業務,借款人的優勢在於:首先,借款利率要低於信用卡公司和銀行;其次,通常來説借款人無需資産抵押擔保。而個人投資者(貸款人)將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利率高於儲蓄賬戶或定期存款)。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當銀行的信任度和利率都降到了歷史最低點,這種融合了“利他主義”的高回報融資方式,吸引了許多個人投資者。

  投資者從利率中賺取回報。利率從6.03%到26.06%不等,這完全取決於貸款的信用等級(借款人的),信用越高,利率越低。而借貸俱樂部的收益來自兩部分,包括借款人的手續費和投資者的服務費。手續費的金額取決於信用等級和貸款額費率範圍,1.1%~5.0%;但服務費則一律收取1%,無論借款人支付多少手續費。

  總之,借貸俱樂部反饋給借貸雙方的利益,要比大多數銀行更好。總體回報率的平均值在6%~9%之間。因為借貸俱樂部購買了貸款票據,他們是債務的擁有人,承擔票據貸款的義務。這就意味著風險,一旦借貸俱樂部破産或宣佈破産,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即使借款人繼續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投資者在貸款到期前,只要支付1%的手續費,便可在二級市場出售貸款票據,使得借貸俱樂部成為第一家提供這一服務的P2P公司。

  隨著行業的成熟,新一類投資者蜂擁而至P2P的大門,包括P2P曾經想繞過的大型金融機構。目前,在P2P這個平臺上的貸款業務,已經被大型金融機構所佔領,而非中小型投資者。在過去的一年中,超過80%的貸款均出自這些大型機構。

  如今,華爾街的大玩家進入P2P網路借貸,已違背了P2P貸款的原始概念——從一個普通的民粹貸款形式,被高風險的華爾街世界所替代。在這兒所謂的“對等(P2P)”已經用詞不當。近來出現的一些最新的借貸平臺,已拋棄個人投資者,把重點放在吸引大型機構了。有鋻於金融機構的作用越來越大,有人提出這個行業作為一個整體,乾脆叫“線上消費金融”更合適。

  然而在目前的中國,公民信用體系依然嚴重缺失,由民間金融無數次引發的資金鏈斷裂、債務人跑路的現實案例中,無一例外是金融監管制度對民間金融監管的不完善造成的惡果。但在中國漸進式發展的經濟金融體系下,先入場後定遊戲規則已經成為金融業的常態規則制定模式。

  中國現行的所有金融監管制度,無一不是由鉅額資金換來的,不同的是過去是由國家銀行來買單,每年央行鉅額的呆賬核銷資金,都會催生相應的監管制度的完善。而此次冒出的P2P平臺公司倒閉的風潮,將會促成國家最小成本的網際網路金融業監管制度的産生。

  (作者係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資深顧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