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我國P2P新增餘額超過小貸30余倍

  • 發佈時間:2015-11-11 08:50: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范京蓉  責任編輯:畢曉娟

  昨日,《前海特報》與第一網貸聯合發佈的《2015年10月份網際網路金融前海指數報告》(下稱“前海指數報告”)顯示,10月末全國P2P網貸貸款餘額4380億,達到小貸餘額的一半;而今年新增P2P網貸貸款餘額更是大大超過小貸30多倍,P2P網貸顛覆傳統民間借貸、顛覆小貸公司的跡象日益明顯。

  《前海特報》與第一網貸聯合發佈深圳網際網路金融前海指數,旨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及時、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深圳網際網路金融全貌和綜合變動情況,為行政決策、社會監督和行業發展提供交易和輿情大數據參考。

  網貸繁榮小貸萎靡

  據前海指數報告,當前全國P2P網貸貸款餘額4379.67億元,前十個月新增貸款2992.95億元;而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15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15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965家,貸款餘額9508億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76億元。

  從貸款餘額來看,全國4000余家P2P網貸的貸款餘額已經接近小貸的一半,而今年前10個月新增的近3千億P2P則是全國小貸行業前9個月新增貸款76億的39.38倍。

  業內人士認為,借助網際網路技術、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普及所帶來的便利性和跨地域性等優勢,P2P網貸將過去分散的傳統民間借貸搬到了網際網路上,從而讓借貸雙方在網路上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實現了低門檻、高透明、高效率、高收益的投資交易,因此能夠呈爆髮式發展、幾何式倍數增長。

  特別是隨著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下發,和9月26日《國務院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的頒布,從傳統民間借貸蛻變而來的P2P網貸,其發展目標已接近以信用仲介為核心的現代金融系統,尤其針對小額分散的融資需求。

  宜信CEO唐寧説,現在普惠金融存在很多未被覆蓋的市場需求,這是一個增長的驅動引擎。而普惠金融在覆蓋過程之中,科技起到了關鍵性的驅動作用。無論是硬體還是金融風控技術等科技手段的提升,都讓普惠金融有機會去彎道超車,這就是一個雙輪驅動的邏輯。

  P2P網貸利率差別仍然懸殊

  經常被冠以“野蠻生長”的P2P網貸,經過近兩三年的高速發展後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表現在其給予投資人的年化收益率上則是少數激進的平臺利率仍然超越大多數債務類投資,最高的超過24%;而大部分平臺則回歸到18%以下,開始尋求穩健成長。

  據前海指數報告,按平臺的數量計算,2015年1-9月,納入中國P2P網貸指數樣本平台中,8.07%的平臺平均綜合年利率在10%以下;54.52%的平臺,平均綜合年利率在10%-18%間;17.94%的平臺平均綜合年利率在18%-24%之間;19.47%的平臺,平均綜合年利率在24%以上。

  如果按照成交額計算,2015年1-9月,全國P2P網貸總成交額的28.39%年利率在10%以內,媲美銀行;62.12%的平臺年利率10%-18%;5.82%的平臺年利率18%-24%;3.68%平臺年利率24%以上。

  綜上所述,全國網貸成交額近9成的年利率在18%以下,低於信用卡透支年化費率;剩餘一成在18%以上,極少數超過24%。

  前海指數報告還顯示,2015年10月份,新發生停止經營、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情況的問題P2P網貸平臺65家,環比減少29.35%,但同比增長85.71%。

  P2P網貸行業,2013年以來已經發生各種問題平臺1183家,其中2015年前10個月821家,佔69.40%;截至2015年10月底,問題平臺率26.42%,再創歷史新高。儘管問題平臺大都是短命的小平臺,但還是給投資者造成一定的損失,需要高度關注、綜合治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