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機構投資漸成趨勢 P2P平臺主動“親近”信託、資管

  • 發佈時間:2015-11-03 07: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近幾年P2P行業的快速發展,投資于P2P網貸的機構投資者也應運而生。那麼,當前我國P2P機構投資者的發展現狀如何?前景怎樣?會對網貸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海外成熟市場對我國P2P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有何借鑒意義?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採訪。

  近幾年,隨著P2P網貸業的迅速發展,相應的金融配套和衍生行業也應運而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P2P機構投資者已開始緩慢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出現是必然趨勢。相對普通投資人而言,機構投資者可能更專業,在盡職調查和分散投資方面更有優勢。

  近日,有P2P平臺人士表示,其所在平臺正與信託、資産管理公司等洽談,看雙方在項目上是否能夠達成一定的合作。

  此外,部分P2P平臺甚至專門設有機構投資部,來對接行業裏的機構投資者。

  規模風險匹配仍存問題

  隨著P2P行業的發展以及“資産配置荒”時代的來臨,一些資質較好的平臺也受到了傳統金融機構的關注。此前就有P2P平臺獲得銀行的整體授信,可以利用該授信額度來開展業務。

  實際上,機構投資者對P2P的關注也日漸增加。一位P2P行業人士認為,現在行業裏優質資産比較稀缺,一些好的資産自然會引起關注。

  此前,有保險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於市場利率下行,保險資金也在尋找一些風險可控、收益稍高的“非標”資産進行投資。

  據了解,有些P2P平臺專門還設有機構投資部,來對接行業裏面的機構投資者。不過,投資機構對接P2P資産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位P2P平臺高層人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也和一些銀行、資産管理公司談過,雙方都有合作意向,但最終沒有能夠完成合作,主要原因在於P2P平臺的資産規模較小和風險匹配的問題。

  目前,P2P平臺多數仍在強調“小額、分散”,大部分借款規模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大額借款項目較少。而一般的銀行、保險資金的規模均比較大。

  當然,除傳統金融機構以外,一些新興的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也開始將P2P資産作為配置的標的。

  早在去年,上海盈燦財富管理推出的以P2P債權為主要投資領域的基金産品“盈燦基金”就已經正式上線;網貸天眼也推出了針對P2P行業的類ETF基金——“樂投保”;盈燦集團旗下投之家上線,也推出了類似的産品。此外,火球網、添米網等平臺也都推出了以P2P資産為投資標的的産品。

  機構投資者具專業優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機構投資者將會更好的促進P2P行業的發展。國外的P2P機構投資者較多,而國內P2P平臺也已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但目前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數量和規模仍處在起步階段。

  一位P2P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受行業發展狀況以及法律的限制,P2P機構投資者的發展速度並不快。不過,機構投資者的出現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

  投之家CEO黃詩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前期P2P市場體量較小,且對機構風控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很深的行業積累,所以機構投資者數量不多,發展也不快。不同平臺和不同項目的風險識別需要專業能力,這對普通投資者的要求比較高。機構投資者的出現,降低了普通投資者的進入門檻,促進了行業的普及和發展。

  “對於普通P2P投資者來説,哪怕風險再低,一旦遇上也會造成較大的損失。所以,P2P投資也需要進行分散的投資。”添米網CEO張祺表示,很多普通投資者不夠專業,而機構投資者更專業,能夠對平臺進行更加嚴格的調研和考察。

  風車金融CEO曾瑜輝也認為,類基金機構投資者的出現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風險。單個投資人甄別安全平臺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那些不太了解行業和潛規則的人來説,專業人士的投資就可以避免這些的問題,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其篩選的産品收益率也能達到和保持在一定水準。而平臺方面對於機構投資者非常歡迎。

  海吉星金融網COO賴志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機構投資者能夠帶來大量的資金,解決平臺的資金匹配問題,對行業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張祺認為,P2P網貸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行業,機構投資者的出現也是一個大趨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