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頭腦風暴:網際網路消除供需不平衡
- 發佈時間:2015-09-09 09:33:49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在網際網路金融出現之前,中國的金融行業長期存在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社會的金融供給不足,社會融資相對單一;另一方面,社會的金融需求旺盛,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服務長期得不到滿足,獲取服務的門檻高,成本相對高。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資訊不對稱。”百度[微網志]事業部總經理楊進表示。 本報記者 張奇 北京報道
“經過2013年網際網路元年的洗禮,中國企業界開始在傳頌這樣一句話,寧可死在網際網路化的路上,也不要在傳統的世界裏活著。”招商銀行副總裁唐志宏在9月8日的百度世界大會金融分論壇上講到。
該論壇的到會企業與機構除了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巨頭BAT,還包括宜信、融360、信而富、挖財網等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以及監管機構。
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共發生133起融資事件,披露金額數110起,披露總金額高達26.14億美元,平均每起融資金額達2376.54萬美元。相關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正常運營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數量上升至2028家,比2014年年底增加28.76%,今年上半年新上線平臺近900家。
網際網路金融希冀消除供求不平衡
在網際網路金融出現之前,中國的金融行業長期存在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社會的金融供給不足,社會融資相對單一;另一方面,社會的金融需求旺盛,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服務長期得不到滿足,獲取服務的門檻高,成本相對高。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資訊不對稱”,百度事業部總經理楊進表示,“我認為這其實是由於傳統金融與各個行業相對獨立的運作,金融服務游離于行業之外,對於企業和用戶無法低成本高效地進行需求洞察和評估。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能非常快的發展就得益於它融于生態中間,它深度了解企業和用戶,成為生態中的一環,在了解企業和用戶的情況下發展金融業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百度的戰略也從連接人與資訊到連接人與服務。人是指以用戶為核心的消費網際網路,服務是以企業為核心的産業網際網路。所以百度做連接人與服務無外乎三件事,一是服務好消費網際網路,二是服務好生態企業産業網際網路,三是為實現連接人與服務提供工具和橋梁。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市場是巨大的,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和任何網際網路企業單獨承擔。百度在自身提供金融服務同時,還將充分利用百度在網際網路渠道、數據、技術及風控能力上的優勢,與金融機構合作,搭建客戶與金融服務之間的橋梁,緩解資訊不對稱。連接金融機構最大限度滿足客戶需求。”楊進表示。
在完善第三方支付、大數據平臺、徵信及信用分析與評級等底層構架的基礎上,百度相繼與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以及小貸、保理、融資等金融衍生機構合作,方向涉及聯名信用卡、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金融支付等多個領域,聯手打造完善的金融生態體系,在資源整合與資源共用中創造更多價值。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根本:創造價值
“傳統銀行業作為原有金融格局的老大哥,不得不重新審視新的位置,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對傳統銀行的負債拓展、盈利來源、渠道控制、服務模式等産生巨大的挑戰。”招商銀行副總裁唐志宏行長介紹到。目前BAT、電商平臺等已經對銀行帶來較大衝擊,銀行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這樣的變局下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擁抱網際網路。
2014年1月12日9時,工行旗下的“融e購”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營業。“我們去年開始做電商平臺並不是想去爭奪傳統電商、網際網路電商、阿裏或者京東的市場份額,而是想注入新的金融元素。”工商銀行副行長谷澍先生介紹,“客戶在我們這裡購物可以享受分期付款服務,也可以享受工行的積分,這是我們為消費者提供的富有銀行特色的優勢。”
對於商業銀行來講,長久以來積累的金融服務優勢和經驗是最為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在這一基礎上利用網際網路提供的創新空間,實現網際網路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為客戶創造價值,也為自身開拓業務。
“這應該才是商業銀行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根本,”谷澍認為,“如果我們做網際網路金融時也把中心放在網際網路上,銀行做得再了不起也就是成為一個新的百度,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在現有網際網路市場上重新做存量的劃分,沒有用自己所長為這個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創造更多的價值。”
基於這一理念,今年為止融e購銷售額已經突破4000億,目前,萬科、綠城、保利、恒達等全國400多個項目入住融e購電商平臺,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30億元,拉動大量房地産貸款。其中個人客戶中有1/3是新增客戶。
“傳統金融的這些業態,保險、證券、銀行、基金、信託等要迎頭趕上網際網路2.0浪潮進行充分的移動化、網路化、數據化,這是傳統金融機構做網際網路金融還要補課的任務,但是它是基礎性的成分。”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表示。
網際網路3.0:技術驅動 網際網路金融生態是如何一步步發展過來,該往哪走?
中國傳統金融有一個大格局叫“二元金融格局”,正規金融在地上運作,民間金融在地下運作。網際網路1.0時由於技術滲透沒有進入底層,所以形成所謂的電子金融,形成網際網路基礎上的交易所、銀聯等等系統。“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黃震認為,“但是那時各自間沒有連接起來,是孤立的各個系統。並且傳統金融是把網際網路要素當做改善效率的工具和渠道。”
網際網路2.0時代新的技術和生態形成,特別是以智慧終端作為切入點,有了無線WIFI、即時通訊和搜索,在此基礎上有了創新的金融服務,特別是在虛擬環境中的一些交易、遊戲、支付等等,需要有新的工具,這就産生了第三方支付;基於P2P技術廣泛使用,出現P2P借貸和眾籌融資。
黃震認為這一階段“民間金融與網際網路結合,夾縫中野蠻成長”。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共發生193起融資事件,超過2013年投資案例數三倍有餘。披露金額161起,總投資金額達14.20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達882.12萬美元。而同時黃震也認為當時沒有相應的配套政策監管,“這樣的野蠻生長看不到未來,隨時可以被踩死。”
“未來的趨勢是網際網路3.0,技術驅動仍然是趨勢。”黃震稱,“未來物聯網、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每一個場景下面都會産生新的金融服務。”
而更為現實的發展方向可能是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上市。螞蟻金服、融360先後傳出受邀上市。融360
CEO葉大清坦言,3月12日,證監會[微網志]主席助理張育軍等一行走訪了融360,在對其融資情況、上市意向、盈利模式等進行詢問調研後,發出邀請:“希望融360和螞蟻金服一起,成為第一批在國內上市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業公司。”
除此之外,目前,豐付支付、國富力弘等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經公開啟動新三板上市。“在網際網路金融基本法公佈之後,未來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來説,無論是從股權眾籌、新三板、還是主機板,我認為都不是夢,是很快能實現的。”典石投資董事長賈大華強調説,這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