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餘額寶重回“3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7-14 12:29:15  來源:南昌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7月6日,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至3.4050%。無獨有偶,收益下行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寶寶”軍團的整體趨勢。數據顯示,7月6日,68隻網際網路“寶寶”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3.65%。其中,7日年化利率超過5%的有4隻,收益在3%以下的“寶寶”則有9隻。

  曾幾何時,餘額寶因其靈活的存取方式、高於線下國有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引發了一場網際網路理財的熱潮。然而,好景不長,最近餘額寶收益持續下跌,其高收益時代似乎正在遠去。難道餘額寶真的風光不再了嗎?

  兩年變遷

  兩年前的6月13日,在很多人看來,市場中出現了“顛覆性産品”——餘額寶。用網友的話説,“原來還能這麼購物,還能如此理財。”

  餘額寶的原理其實不難。按分析人士的話理解,支付寶不是銀行,金融監管政策不允許支付寶給賬戶上的錢發利息。於是,支付寶就金融創新了一把,推出了基於支付寶賬戶的“餘額寶”功能。

  數據顯示,餘額寶推出當天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23%,短短不到一週在6月17號就突破4%,半個月後的6月28日,更是達到6.08%的驚人收益率。而後,雖然有所下降但是都是維持在4%到5%之間。同期,銀行活期利率僅僅只有0.35%,定期利率也只有3.5%。

  正因為這種高收益率,餘額寶推出之際受到了廣大歡迎。到2013年末,上線僅半年的時間,餘額寶客戶已達4303萬人,規模為1853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基金。

  此後,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路走高。甚至在2014年1月還達到了6.763%歷史最高點,創造了收益“神話”。由於收益率維持高位,當時的餘額寶“吸金”能力極強。到了2014年2月14日,餘額寶的規模進一步增加到4000億元。

  開始“縮水”

  然而,好景不長。2014年5月11日開始,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5%,在4%-5%區間維持的一年多後,今年6月16日,又首次跌破4%,且這幾天還在持續下跌。截至發稿,餘額寶的最新7日年化收益數據是3.4150,曾經備受矚目的餘額寶再次回到了“剛開盤”時的“3時代”。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研究部、戰略孵化部總監周新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餘額寶經過兩年發展,現今的用戶規模很大,縮水也是正常的。如果7日年化收益率一直很高,説明其他的商業模式還沒有發展起來。縮水,還從另一種程度上説明瞭其他渠道分流了餘額寶的收益。”

  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際網路金融部分析師錢海利看來,“其他渠道分流”指的還有今年的股市,“前階段股市太火,資金都去那兒了”。

  在談到股市分流資金的問題,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廣東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朱明春卻有不同想法。

  “餘額寶跟前一段時間股市的繁榮沒有太大關係,可能不太會有用餘額寶的資金去博取這種高風險的投資渠道。相比而言,餘額寶的安全性還是最高的。”朱明春認為,“之所以縮水,應該還是回到收益本身。”

  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餘額寶縮水,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宏觀加監管”。

  “首先,網際網路金融正在走向規範,不會再允許‘打擦邊球’博取高額收益。其次,銀行創新業務的蓬勃發展,利率市場化使得‘寶寶類’産品的單邊發展不再可能,銀行本身有更強大的實力提供更豐富的産品。”他説,“宏觀層面的變化加監管力度的變化,使餘額寶無法實現高利率的承諾。”

  未來何往

  那麼,餘額寶等“寶寶類”産品,在如此多的挑戰下,未來到底該怎麼走?

  “雖然有很多資金大鱷紛紛撤資,但它還是留下了一批年輕的群體,因為它的便捷性服務還是受到了年輕群體的青睞。同時它還同整個阿里巴巴的業務平臺是打通的,所以它還有它的存在價值。”孫立堅認為。

  錢海利也認為,“雖然現在利率在降低,但其利率還是要比銀行存款的利率高,另外,餘額寶流動性高,如不是為了將餘額寶作為惟一盈利工具的話,還是能繼續穩步地維持下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在金融方面還在不斷地創新。7月8日,支付寶全新改版,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支付事業群總裁樊治銘透露,7月底,支付版將接入證券賬戶,餘額寶上可以買賣股票。

  不過,目前支付寶尚未獲得券商經紀業務牌照,樊治銘也表示需要等到之後的發佈會再具體闡述,因此,炒股功能如何實現值得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金融進軍證券市場將會對目前的券商市場産生重要影響。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馬永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螞蟻金服提供炒股交易,意在將股市沉澱資金與餘額寶等産品進行對接,保障餘額寶的規模和客戶流量。

  提供借鑒

  雖然各方觀點不同,也備受爭議,但餘額寶的出現,確實讓人們思考了網際網路與金融行業怎麼結合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國務院正式公開發佈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未來三年以及十年的“網際網路+”發展目標,網際網路金融作為“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升級為國家重點戰略。

  其中,《意見》明確提出全面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支援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企業依法合規開展網路借貸、網路證券、網路保險、網際網路基金銷售等四大業務,並充分發揮保險業在防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中的作用。

  對此,朱明春用理財端、資金出口端和投資端三個端口為記者分析了以餘額寶為例的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

  他説:“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從理財端來説就是給普通大眾提供了新的理財方式,而且這種方式很便捷。以前的理財渠道就是銀行,信託的門檻相對較高,而基金和股市相對來説風險又太大。現在餘額寶出來後,培養了大家的理財意識。”

  “從資金出口端來説,貨幣基金一直存在,只是在餘額寶出現之後,貨幣基金這一名詞被大家所熟悉。從投資端來説,也將會有大發展,更可能是未來的藍海,並會填補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很多空白。”他進一步預測,可見的未來,微企銀行、網商銀行、信貸銀行、個人信貸市場這些都將彌補傳統銀行不做的領域。這是未來的趨勢,真正做到了普惠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會給更有有消費能力的中國人有錢去消費,來拉動內需。”朱明春補充道。

  事實上,此前的公開峰會上,行業專家也紛紛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和實體金融行業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雖然網際網路金融現在的發展,沒有對實體銀行産生正面的衝擊,但是至少他們的觀念已經開始發生改變。迫使實體銀行去改革。網際網路金融能夠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投資,解決就業,給予那些有消費能力的人資金,拉動內需,促進整個金融改革的發展和整個經濟的發展。”朱春明對記者説。

  不過,在注重風險控制的中國,拋開部分“寶寶類”産品,網際網路金融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監管”。

  “網際網路金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且它有自己的突破性和創新性,具體監管操作起來很難,且也沒有條例監管,但又不能扼殺它的積極性和創新性。”錢海利認為,最根本的,未來還是要圍繞傳統金融改革的方向“下功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