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銀行託管P2P雷聲大雨點小

  • 發佈時間:2015-05-12 08:45:49  來源:東方網  作者:安卓  責任編輯:張明江

  [ 監管層並未詳細界定究竟商業銀行能否為P2P開展資金託管業務,但鋻於P2P不斷爆發的跑路潮及曾經被叫停的P2P資金銀行託管案例,但凡開展該業務的銀行均是謹小慎微 ]

  4月底,位於廣州的一家區域性小銀行低調而謹慎地宣佈進入P2P賬戶資金管理陣營,合作方也是廣州本土一家小型P2P平臺,而在早前,包括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先後宣佈要開展此類業務。

  目前,監管層並未詳細界定究竟商業銀行能否為P2P開展資金託管業務,但鋻於P2P不斷爆發的跑路潮及曾經被叫停的P2P資金銀行託管案例,但凡開展該業務的銀行均是謹小慎微。

  “你可以稱之為資金存管服務,也可叫資金清算服務,還可以叫金融解決方案,但就是不能提"託管"兩個字。”一家曾與P2P簽約的商業銀行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

  根據近日媒體報道出的網路借貸業務監管草案精神,網貸平臺被要求在保證業務資金獨立性的同時,需要選擇不具有關聯關係的銀行作為託管機構。

  也就是説,P2P平台資金進行銀行託管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商業銀行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即便如履薄冰,但也不能錯失良機,據了解,不少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正在“跑步入場”,比如長沙銀行、廣發銀行等。

  尚未真正落地

  其實,最早提出為P2P提供金融服務的是平安銀行,早在去年6月,平安銀行就與多家P2P簽署了合作協議,但平安銀行宣稱提供的是存管服務,協議的內容包括實現平臺自有資金賬戶、資金存管匯總賬戶的分設管理和風險隔離;平颱風險準備金賬戶的管理和存管;協助平臺進行實名認證、充值、提現、資金劃轉、代扣、資訊查詢、清算等所有金融服務。

  問題是,與之合作的P2P以“託管”“全面資金監管”等字眼大肆宣揚,監管層出於審慎原則,叫停了平安銀行的該業務,這並沒有澆滅銀行的熱情,此後,數家銀行相繼與P2P簽署合作協議。

  比如去年10月,中信銀行與中投全球合作,為其開設了“風險保證金賬戶”,今年1月,你我貸宣佈與招商銀行合作,內容包括交易資金委託管理、財富管理、融資租賃業務、個人金融服務等;2月,民生銀行甚至發佈了“網路交易平台資金託管系統”。

  而就《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上述簽署協議的銀行在資金託管方面尚無落地項目。

  2015年2月,民生銀行宣佈與4家平臺對接,正式涉足P2P資金託管領域。但本報記者採訪多家與之洽談合作的P2P了解到,民生銀行的“網路交易平台資金託管系統”目前並沒有真正投入使用,宣稱與其合作的各大P2P平臺,也並未正式開通此業務。

  “我們主動去問了,但民生銀行説系統還在測試中,”深圳一家P2P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説,目前民生銀行自己也很尷尬,他們一開始是拒絕宣傳的,希望默默地把系統做出來,沒想到被合作的P2P大肆報道。

  “包括民生、招商這些宣稱做資金託管的平臺我都去問了,但對方都説産品還沒出來。”廣州一家P2P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説,銀行對資金託管的提法非常敏感。

  上述廣州小銀行與P2P的合作正處於系統對接階段,儘管模型初具規模,但小銀行也是極度避忌“託管”二字,而稱之為“資金清算管理協議”,其負責人對本報反覆強調,這不是資金託管。

  根據與之合作的P2P負責人演示的資金清算操作流程:當投資者在平臺上註冊並實名認證時,銀行端同步審核給投資者開設賬戶;當投資人在平台端進行充值時,充值款項同步進入到投資人銀行賬戶;當投資人在平臺上投標,銀行同步凍結投資人賬戶中相應金額;當項目到期回款時,銀行從借款人子賬戶中劃扣項目相應金額,根據投資列表劃轉到投資用戶相應的子賬戶中;當投資人申請提現時,銀行從用戶子賬戶中劃轉相應金額到用戶指定的銀行賬戶中。

  由此,投資者註冊、充值、投標、回款、提現所有動作,平臺與銀行同步對接的技術實現,資金也體現為借貸雙方的儲蓄存款。

  根據小銀行負責人介紹,銀行在P2P的後臺上,默認為平臺上的每一個投資人開設銀行實名賬戶,所有的資金流動均在實名賬戶間,與平臺完全隔離,投資人在銀行的客戶端可以清晰地看到銀行流水,借款人無需在銀行開戶,在其他任何銀行開立結算賬戶即可,“可以理解成為兩個人之間的轉賬,我們做的就是借貸雙方的網上資金清算。”他説。

  為何這麼難?

  為何對於銀行來説,真正託管P2P資金這麼難?

  事實上,資金託管是商業銀行一塊非常成熟的業務模組,根據《商業銀行客戶資金託管業務指引》,客戶資金託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託管人接受客戶的委託,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安全保管客戶資金、辦理資金清算、監督資金使用情況、披露資金保管及使用資訊等職責,為客戶保障資金專款專用、提高效率、防範風險、提升信用的資産託管業務。

  國內託管銀行從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起步,業務領域逐步擴展到企業年金、保險資金、券商資産管理計劃、信託財産、跨境投資、社會公益、各類交易支付等多個資産管理領域。

  但涉及到任何一個領域的託管,商業銀行均需要向該領域主管部門進行託管業務資格申請,另外,根據《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現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業務,商業銀行均需要報銀監系統履行審批流程。

  也就是説,商業銀行真正要落地P2P資金託管,銀監審批是繞不過的。而為了能夠與P2P合作賬戶資金管理,只能以資金存管或資金清算等方式。

  “存管,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委託保管,單純地給客戶開立一個賬戶,將客戶資金放在賬戶裏;而託管的概念要更大,不僅僅是開立賬戶這麼簡單,要涉及到賬戶的管理、監督資金使用情況、資金清算,資訊披露等,銀行所負有的責任更大。”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解釋説。

  “就以基金來説,倒閉的可能性很小,就算倒閉,也有一整套完善的清算流程,不存在跑路的情況,所以,銀行才可能託管基金資産,而在P2P內部,銀行所面對的客戶,無論是P2P平臺還是借款人,風險都是不可控的,萬一平臺出現提現困難,投資者就有可能去圍堵銀行。”該銀行業內人士説。

  “P2P資金實現銀行託管的願望是好的,也一定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內是沒有辦法實現的,首先,要有詳細的法規界定在託管業務中銀行該負有的責任,銀行的角色定位;其次,銀行要真正開發一套完善的P2P託管系統,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這其中還要涉及到系統對接的問題。”紅象金融聯合創始人何彬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