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P2P平臺如何監管更有效?

  • 發佈時間:2015-04-09 08:54:22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3月以來,P2P網貸行業可謂“冷暖交織”:一邊是提現困難、跑路等負面消息不斷,一邊是成交量強勢反彈、創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市場上不斷出現加強監管的呼聲。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實行備案制,一是進行産品登記;二是規範資訊披露;三是實行資金託管。

  P2P網貸行業門戶網站網貸之家4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強勢反彈,單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492.6億元,創歷史新高,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突破5000億元。與此同時,P2P平臺跑路不斷。3月份共爆出56家問題平臺,跑路佔比59%。另有數據顯示,2014年已有至少183家P2P平臺出事甚至跑路。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表示,由於銀監會對網貸行業的監管條例發佈在即,許多自知無法達到監管條件的小平臺選擇跑路或停業來應對,三人貸宣佈4月2日將關閉網站,要求投資人儘快提現;閩臺貸也發佈公告,稱由於公司盈利未達理想狀態,將從即日起(3月23日)停止發佈新標,進入財務清算程式。

  “P2P平臺之所以跑路頻發,排除那些動機不純的詐騙平臺外,從根本上分析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一是國內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平臺和借款人信用資訊不全;二是平臺自身風險控制能力過低。”一家P2P平臺負責人説。

  據介紹,風控能力是一家P2P平臺長期生存、健康發展所必需的。但在行業發展初期,只要建立起一個網站平臺,再去工商局註冊一個執照就能入行,而在後來,甚至有供應商將整個網貸平臺打包出售,P2P平臺的入行門檻更得以進一步降低。這使得有些P2P平臺起點較低,缺乏金融專業人才,以致平臺上線不久,經營管理上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最後只得“跑路”收場。

  據了解,目前各地政府均以包容的態度支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P2P網貸行業風險控制扔以行業自律為主。在P2P行業不斷爆出跑路事件之後,為規範其發展,市場上不斷出現加強監管的呼聲。有消息稱,今年P2P平臺將迎來監管政策。

  那麼,如何對P2P平臺進行有效的監管呢?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P2P監管,更可資借鑒的,是證監會對私募基金的管理辦法。證監會基金部僅僅依靠數個處室就實現了上千傢俬募基金的有效管理,其核心就是只登記備案,不發放牌照。不進行細緻入微的業務指導,只做大的原則限定。

  零壹財經CEO柏亮也建議實行備案制,第一是産品登記;第二是對資訊披露的規範;第三個是資金託管。

  “投資人應該知道投資的是一個什麼産品,對監管來説整個市場是什麼情況,資金託管後平臺不能隨意挪用資金,是對投資者比較好的保護。像這種在監管初期,當整個行業規模不是特別大的時候,監管部門不可能出一個特別系統的監管的時候,最初從投資者保護,從資訊透明來做比較實用,而且成本也比較低。”柏亮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