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傳統銀行全面試水網際網路金融 專家:將來或是主力軍

  • 發佈時間:2015-03-30 07: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日,工行、招行紛紛推出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戰略,已經從簡單的網上銀行延伸到電商平臺、全面的金融服務平臺方向。對此,專家認為,這是網際網路金融倒逼傳統銀行進行改革的結果,但二者會是競合關係,將來有可能融合,隨著發展,銀行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或是網際網路金融界的“主力軍”。

  傳統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逆襲”一波一波來臨

  近期,傳統銀行真正開始了一些大動作。工行推出e-ICBC體系,主要是三個平臺:電商平臺融e購、社交通訊工具融e聯、直銷銀行融e行。業內認為,工行以電商平臺積累大數據,核心思路仍然是將用戶圈在自己的範圍之內,客戶有什麼需求,其就提供什麼業務,這是e-icbc之下,工行提供電商、提供IM,提供直銷平臺等的邏輯。

  招行也于近期低調推出了“小企業E家”。與工行力圖打造電商平臺不同,小企業E家圍繞中小企業"存、貸、匯"等基本金融需求,開發了企業線上信用評級、線上授信、創新型結算、線上理財等網際網路金融産品,一網打盡中小企業的其他如閒散資金理財、生産鏈條、內部管理等多方面所需的金融服務,創新思維可見一斑。

  招行在小企業E家的介紹裏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脫媒進程中,商業銀行獨立承擔了賬戶、結算、清算、收單、反洗錢等大量管理和運營成本,但在緊密貼近用戶需求的新型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擠壓下,銀行正不斷被"後臺化"和"邊緣化","存、貸、匯"遭遇全方位金融脫媒,使得商業銀行正逐漸退化為整個金融鏈條的OEM商,並被殘酷地甩在價值鏈的尾端。金融脫媒不可逆轉,意味著商業銀行必須遵循網際網路的生存法則,在全新的行業分工和要素分配過程中掌握主動、順勢突圍。

  工行、招行的新動作反映出傳統銀行的覺醒。兩年前這些銀行的想法並不如此。在2013年年底的第九屆中國電子銀行年會上,就有多名銀行業人士對中新網金融頻道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對傳統銀行不是衝擊,許多國有大行早在10年前就開始探索網際網路化。當時這些國有大行人士所指的網際網路化,更多的是網上銀行、電子銀行,將存貸匯等核心業務搬上網際網路,使得金融服務更加便捷化。隨著餘額寶、眾籌、P2P、直銷銀行等多樣化的網際網路金融形態的出現,國有大行也紛紛探索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形式。

  銀行係網際網路金融將來或是網際網路金融“主力軍”

  近日也有多家銀行發佈年報,多家銀行2014年全年凈利潤增幅降至個位數,如工行去年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增幅比去年下降了5.1個百分點;交行去年實現凈利潤658.5億元,同比增長5.71%;增速最高的中國銀行去年凈利潤為1696億元,同比增長8.1%;不良率最高的農業銀行凈利潤增幅為8%。

  與此對應的是,一些股份制銀行去年實現了利潤兩位數增長,比如平安銀行凈利潤就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其中間業務的增長達到了70%以上。

  業內認為,中國金融業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別是利率市場化使存貸利息差進一步收窄,也對銀行業利潤的增長形成了挑戰;這些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銀行,主要依靠的是拓展中間業務,未來銀行可以通過拓展更多的中間業務,針對客戶的實際需要來創新産品、創新服務,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或是突破口。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對中新網金融頻道表示,工行等宣佈網際網路化,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實際上是網際網路基因的機構倒逼其改革的結果。傳統銀行最大的弱點是沒有以客戶為中心,網際網路金融的基因首先是看客戶有什麼需求,銀行不做什麼他來做,查缺補漏。

  “網際網路金融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金融基因’+‘網際網路基因’”,他表示,現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大體分兩撥,一撥是傳統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利用網際網路資訊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來做網際網路金融;另一撥是電商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和企業,網際網路的基因和組織來向金融業的擴散和延伸。當前網際網路金融能發展得那麼迅速説明傳統銀行在金融服務的供求上做的不夠。

  對於二者的關係,杜曉山表示,銀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與其他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是競爭和合作的關係,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不存在誰取代誰,有可能融合,雙方是‘主力軍’和‘地方軍’的關係。,“網際網路金融是‘地方部隊’,傳統銀行發展網際網路金融之後可能成為‘中央部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一些年輕客戶不再去櫃檯,喜歡在網上解決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問題,銀行為了激活這些存量客戶,就必鬚髮展網際網路金融。隨著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産品、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未來銀行可以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全面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