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P2P詐騙“有跡可循”

  • 發佈時間:2015-01-02 08:32:4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歲末年初,資金趨緊。在經歷一年的瘋狂後,P2P網貸行業終在年底要面臨“冷靜期”。在經濟週期下行、銀行信貸收緊、股市飆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如今P2P行業面臨著兌付高壓,不少平臺也在此時東窗事發。

  自2014年12月以來,出現問題的平臺已經達到67家,且這一數據還在增加。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平臺被曝光,這些平臺慣用的套路和操作手法也變得有跡可循。

  盈利模式不清

  高息,是平臺對投資者最大的誘惑力。

  正是看中了平臺給出的超乎正常值的高息,投資者在僥倖心理和缺乏專業分析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便步入了詐騙平臺設下的陷阱中。據網貸之家研究院數據,截至 2014年12月12日,中匯線上總成交量為17.5億元,待收本息共計2.6億元;平均借款期限為2.13個月,綜合收益率高達29.99%。

  發假標?自融?非法集資?詐騙?這是不少投資人對中匯線上的質疑焦點。事實上,該平臺的盈利模式一直備受爭議,而這也是目前不少平臺的通病。

  以票據業務為例,目前,市場上開展票據融資業務的平臺主要有阿裏金融的“招財寶”、新浪微財富的“金銀貓票據”、民生電商推出的“民生易貸-E票通”等。開展票據融資業務的P2P平臺呈現出的共同點包括:開展票據業務的平臺投資利率一般為年化6%~11%,金額普遍在100萬元以下,期限在半年以內。 問題平台中匯線上的借款標類型就主要有票據質押、企業過橋貸款、企業信用貸款。而中匯線上的P2P票據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均為18%。

  網貸行業第三方專業研究評級機構棕櫚樹CEO洪自華告訴記者,在中匯線上備受質疑時,自己也應中匯線上邀請,去調研過該平臺。不過,針對調研方關於平臺盈利模式的詢問,平臺負責人支支吾吾並未作出詳細的回答。

  專家支招應對策略

  目前,由於P2P行業的監管細則尚未出臺,該行業還處於魚龍混雜的野蠻發展期。懵懵懂懂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者,由於缺乏專業認識,“踩雷”的概率非常高。

  對於近期出現的跑路潮,大成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肖颯稱,目前這些跑路事件基本上都屬於刑事犯罪,主要被起訴為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但她坦言,目前刑事犯罪也存在立案較難的情況。

  對於投資者,肖颯介紹了目前維權的四種主要途徑:第一,在跑路初期,可以採用商務談判的方式。如果平臺剛剛跑路,投資人就可以採用這種談判方式,與公司的留守人員談判,看能不能挽回一部分損失。第二,可以利用與平臺的借貸關係、合同關係,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成本比較高,時間週期比較長。第三,如果達到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或者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可以提起刑事訴訟。由於刑事訴訟是公訴,效率高,花費少。第四,如果刑事訴訟難以立案,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強迫行政機關對事件進行推動,即採取行政訴訟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