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P2P收益回歸理性契機出現

  • 發佈時間:2014-12-01 00:31: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時隔兩年,央行再度降息。專家認為,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將引導融資成本下行。與此同時,不少P2P業內人士也表示,降息不僅導致銀行業內息差、理財收益率下降,也將導致P2P平臺預期收益率下滑;更有部分P2P平臺高管認為,業內一直倡導P2P收益回歸理性,此次降息正是一個契機。

  部分P2P收益率出現下滑

  或許是受到降息影響,陸金所已下調投資利率。陸金所近期發佈年化利率調整公告稱,旗下“穩盈安e”系列投資項目一年期和12(不含)—36個月期限的年化利率均下調。其中1年期投資項目由之前的年化利率8.4%下調至7.84%,下降0.56個百分點。中國證券報記者登錄陸金所看到,“穩盈安e”項目1—3年的預期年化利率7.84%起,3年期投資項目的年化利率已下調至8.4%。

  儘管如此,多數P2P業內人士認為,儘管短期看P2P平臺的預期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長期有利於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表示,此次降息對P2P平臺影響並不大,甚至可以説是有利好因素,“降息短期內將導致銀行業息差收入下降,銀行頭寸反而出現縮緊,因此之前無法從銀行融到資的小微企業仍然拿不到貸款,這對於網貸來説也是好機會。”

  安丹方強調,雖然P2P網貸的收益率可能出現下滑,但是由於降息有利於改善實體經濟,降低借款人融資成本,提高資産品質,壞賬率也會隨之降低,當然投資人的風險也會變小,“此前我們也一直在倡導P2P收益應回歸合理和正常值,劃定例如年化收益率18%的上限,這次降息正是一個契機。”

  理財范首席風控官葉映輝認為,貸款利率的下降,對於和平臺合作的企業在銀行信貸和平臺融資之間額度管理上可以進一步靈活配置。政策在釋放宏利,有利於網際網路金融業和實體製造業

  銀行係P2P熱度不減

  降息考驗P2P平臺的標的篩選和風控技術,與日俱增的平臺數量也讓這個市場的競爭更加殘酷。據了解,目前P2P平臺已達2000家左右,業內預計全年交易規模或突破5000億元“大關”。

  但這些絲毫沒有讓傳統銀行佈局P2P的熱情冷卻。“今年P2P市場發展較快,據我們了解,還有幾家銀行也準備上P2P業務。”網貸之家首席運營官石鵬峰表示,銀行係P2P更多是為了佈局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P2P公司目前是錯位競爭。不過,作為銀行係P2P,儘管有銀行信用背書的優勢,但尚難攪局。

  近日,繼平安集團陸金所、招商銀行的小企業E家、民生銀行旗下的民生電商推出的民生易貸、包商銀行的小馬bank之後,又一商業銀行插足類P2P領域。11月28 日,齊商銀行宣佈旗下“齊樂融融E”平臺正式上線運作,該平臺係國內首家致力於提供小微企業、三農企業、青年和婦女創業等金融服務的網際網路投融資平臺。至此,國內銀行係P2P已經壯大至8家。

  據齊商銀行微貸管理總監、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鄒倩透露,小微企業、創業群體在“齊樂融融E”平臺上的綜合融資成本在年化13%左右,給投資人的理財收益率為7-8%。此番齊商銀行上線的“齊樂融融E”平臺,設有齊發財、齊致富、齊創業三個投資項目,分別對應支援借款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三農産業、青年及婦女創業的小微融資群體。三個項目的投資起點均為1000元,期限1至36個月不等,適合於不同層次的理財群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