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意見領袖 > 正文

字號:  

P2P應有怎樣的危機感

  • 發佈時間:2015-01-13 09:47: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從2013年下半年起,P2P行業最顯著的變化是兩極分化。一極是許多平臺被擠兌、倒閉,形成各種風險事件;一極是主流平臺獲得鉅額風險投資。2014年這一趨勢得到了延續,許多有背景、有資源的企業開始陸續進入P2P行業。

  這兩種趨勢都有正面影響。倒閉事件給投資者敲響警鐘,暴露了整個行業潛在的卻被忽視的風險。風投注資和巨鱷進場加速了市場教育,讓整個市場擴容,讓整個P2P行業被越來越多人熟知。

  作為P2P行業的從業者應該有危機感。

  P2P主要是小額信貸業務,這也是監管層對P2P的期望。商業銀行具備做小額信貸業務的能力和技術,但是出於盈利的考慮,一直對小額信貸的資源投入較少。銀行是以每人平均産能為考核的,這註定了傳統銀行的服務模式無法下沉到真正的小微企業。P2P作為商業銀行的有效補充,理所應當服務小微企業,但是這種服務的成本並不低。因為我國徵信環境的問題,P2P徵信成本其實非常高。如何降低運營成本,降低借款人的綜合融資成本,就是P2P公司要考慮的危機之一。

  我國正在經歷金融改革,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乃至第三方支付等衍生金融模式都在轉型。民營銀行、直銷銀行、社區銀行成為未來銀行發展的3種方向;存款保險制度、資産證券化兩大變革將推動利率市場化,銀行傳統表內業務的經營成本增加,必然促使他們向表外業務轉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銀行,尤其中小銀行有動力去發展P2P平臺的原因:他們正在為利率市場化的到來做佈局。另一方面,我國證券業的改革也在佈局中。最近的牛市對絕大多數的P2P公司都造成了衝擊,只是影響或大或小。據説IPO註冊制即將出臺,對股市又將形成新的影響,這種影響終會傳導至P2P行業。

  2014年3月人民銀行曾經出臺一份對第三方支付的徵求意見稿,對支付做了限額,引起業內震驚。可這一事件真實的情況是支付淡定,網貸著急。因為一旦支付限額,P2P網貸很多業務就無法開展了。表面上P2P沒有被納入監管,但實際上金融大環境的每一次變動都會影響P2P,P2P對金融監管的敏感性極高。

  P2P雖然是網際網路金融,但卻分別受到網際網路和金融的威脅。如果線下業務過重,可能會跟不上網際網路的效率和速度;但如果過於輕資産,有網際網路的屬性了,又可能因為風險控制不到位受到金融屬性的威脅。P2P始於網際網路,回歸金融,就是既要有網際網路的特點,又不能放棄金融的本質。

  P2P雖然表面上沒有納入監管,但實際上對監管政策的調整敏感度很高。因此P2P需要堅持規範發展,取得和監管層的共識,P2P的底線就是不能承擔流動性的風險。

  相對於大企業,小微企業對於經濟週期的敏感性較弱,所以想要在P2P發展過程當中具備競爭優勢,就一定要堅持小微。新新貸從一開始到現在,2014年9月底,每人平均借款金額為13萬元,一直秉承了堅持“小微分散”的原則。小微的成本高,但是服務小微的邊際成本是下降的。

  P2P一定要清楚核心競爭力到底是放在投資端還是借款端。P2P平臺的思路要開放,把握好自己的核心優勢,把非核心的産品和業務外包給更專業的機構或者公司。新新貸目前也上線了銀行的承兌匯票類産品,未來還會推出基金類的産品,通過和不同機構的合作,尋找各自優勢,把握未來的發展之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