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意見領袖 > 正文

字號:  

P2P出路:與第三方支付結合

  • 發佈時間:2014-10-17 01:00: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湯珂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期全國P2P網貸平臺出現了倒閉潮,超過10%的平臺所有者“卷錢 跑 路 ” 。P 2P貸款風險之大讓很多 投 資 人 望 而 卻步。然而,P2P平臺在給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我國有5千多萬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全國企業數量的95%、G D P的60%以上,而這部分企業目前正遇到貸款難的瓶頸。BC G集團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系統2020》報告指出,P2P貸款和網際網路電商的發展將會使小微企業的貸款覆蓋率大幅提升,從目前的12%上升到2020年的30%-40%。P2P網貸平臺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而,P2P平臺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的規避風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分析P2P貸款平臺倒閉的案例不難發現“設立資金池”是平臺倒閉的主要原因。資金池的模式是指平臺上眾多借款方把錢匯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池子,由P2P平臺統一調撥以匹配貸款標的。資金池的存在使得平臺所有者可以輕易地“卷錢跑路”,製造假賬以掩蓋平臺運營風險,或者製造龐氏騙局。因而,中國人民銀行提出了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五大原則裏明確指出,發揮P2P網貸平臺的“仲介”功能,不得變相搞資金池。然而,對資金池的監管並不容易。一些P2P平臺使用銀行託管的模式,即把平台資金放入銀行進行託管。但這種模式並沒有真正避免資金池,因為平臺上的錢還是匯集進入了“單一”銀行賬戶,個體投資人並沒有自己獨立的賬戶。其次,錢的使用依然通過P2P平臺,即由平臺向銀行提供文書後,銀行方可進行支付或放款。這種模式實際上是一種被銀行託管(或監管)的資金池模式。

  “徹底”擺脫資金池的方式應是由投資人向貸款人“直接”付款而不經過P2P貸款平臺。具體來講,借款人和貸款人分別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設立賬戶,借款人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把錢劃轉至貸款人的賬戶,這樣的P2P平臺並不具備匯集和調撥資金的功能,只發揮仲介的作用。這種模式即P2P+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同時,由借款人直接支付給貸款人的方式可以保證不同的貸款項目不被混淆,P2P平臺更無權動用投資人的任何資金,因而從機制上避免了資金池的形成。另外,第三方支付對P2P平臺起到監管作用,第三方支付可以根據資金的走向和貸款標的的變化來判定貸款的“合規、合法性”。舉例來講,如果同一貸款人在貸款快到期時進一步擴大貸款額度,這很有可能是“借新還舊”的表現,即“龐氏騙局”。加之,每筆貸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留下支付憑證,很容易對虛假標的或詐騙行為進行事後的調查取證。也就是説,第三方支付的存在使得政府對P2P平臺的監管變得更加容易,自發地避開了資金池,提升了平臺的透明性。另外,投資人的利益獲得了更大的保障,投資人也很容易辨識這種P2P+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即在P2P平臺註冊後,必須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也註冊資金賬戶,並通過第三方支付實施資金轉移。

  總之,與第三方支付結合是目前P2P發展的大勢所趨。特別是,在目前我國民間金融立法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對於P2P這樣具有服務小微企業的優點同時又有高風險缺點的機構,與第三方支付的融合增強了監管的便利性以及P2P平臺的透明性和穩定性。P2P+第三方支付必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服務小微企業的貸款模式加以普及。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