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網路徵信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徵信的價值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8-04 09:44:07  來源:環球網  作者:俞蓮舟  責任編輯:習人

  隨著網際網路在社會生活中的不斷滲透,“網際網路+”概念應運而生,許多傳統行業正在大踏步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用創新産品和服務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以銀行為例,傳統發放信用卡的主要方式是面簽,用戶需要填寫大量資訊並攜帶各類證件到銀行櫃面辦理申請。而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用戶只需輕輕敲擊鍵盤或玩下手機,就能完成申請,甚至直接在有需要的場景下獲得信貸支援。這就是“網際網路+”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

  然而,“網際網路+”並不光是美麗的畫面,裏面也摻雜著各種風險。

  首先,套用網際網路上的一句名言:“你永遠不知道螢幕對面的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即使知道是個人,也很難確定這個人就是真實的這個人,而不是其他人。用更加專業的話講,身份識別是所有傳統行業進入“網際網路+”必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極其昂貴的問題。只有具備海量數據以及精湛的大數據處理和挖掘技術,才有可能通過研究用戶身份資訊、設備環境、行為習慣、生物特徵,並進行交叉驗證,來確保網際網路用戶身份的可靠性。這不僅需要數據與技術,更需要經驗與教訓。沒有在網際網路上摸爬滾打栽過跟頭的公司,很難培養出這種能力。

  其次,網際網路的交易行為雖然能提高效率,但由於缺少了會面的環節,交易雙方的信任度會打折扣,彼此的信用判斷成為了難題。隨著個人徵信市場化開放,網際網路徵信也應運而生。其中,以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和騰訊旗下的騰訊徵信最受矚目。

  芝麻信用通過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政府機構、公共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商業夥伴的深度合作,利用海量數據和前沿的機器學習演算法,開發出一系列反欺詐産品和芝麻分等信用評估産品,幫助傳統行業更快速、更健康地邁入“網際網路+”時代,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培養信用文化,並享受到更好的信用服務。騰訊徵信則背靠微信和財付通。

  相信個人徵信由於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真正能給“網際網路+”時代帶來如下三個方面的價值:

  首先,以更現代、更量化的方式讓民眾切身感受到信用的存在,並通過大量移動互聯網的宣傳與推廣,讓用戶明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能融入到自身的信用評價中。中華五千年文化,誠信從來都是被高度認可和推崇的,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所有人真切感受到。有了更為開放的個人徵信,用戶就有機會很好地理解並管理屬於自己的信用,並且培養出屬於當代中國的信用文化。

  其次,隨著網際網路徵信公司與生活、金融場景的打通,有別於之前的車貸、房貸方信用的必要性,讓更為微小的場景滲入信用,讓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用戶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務,真實體驗到信用帶來的價值。

  再次,通過全面客觀科學地評估用戶信用程度,並且提供身份驗證等反欺詐服務,還能有效幫助合作夥伴識別和管理風險,同時向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用戶提供更為便利與人性化的産品和服務。

  “網際網路+”的大幕已經開啟,我們期待個人徵信逐步開放的未來,凈化中國的網際網路環境,推動中國信用文化的傳播和誠信體系的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