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投資分享 > 正文

字號:  

網貸投資請擦亮雙眼

  • 發佈時間:2015-03-18 00:31:2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3·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它于無形中培養了消費者維權意識,為行業敲響警鐘。央視3·15晚會一直是問題企業、問題産品曝光的重要平臺。今年3·15還沒到,P2P網貸行業內部盛傳3·15晚會將會曝光違規P2P平臺,記者全程觀看節目,發現在涉及金融的內容中,只談及冒用他人身份證在工行、中行、農行成功辦理業務行為,P2P網貸行業並沒有在晚會上頭條。晚會對P2P網貸行業雖然只字未提,在CCTV2官網上,3·15晚會熱點投訴第五條投訴熱點即是血本無歸的P2P網貸,顯然,P2P網貸問題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維權之途路漫漫

  P2P網貸行業作為近幾年剛剛興起的新領域,發展迅猛,良莠不齊,某種程度上,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自2014年下半年起,其發展過程狂飆突進,難免過於激進,有礙于未來走得更遠。近年來,P2P網貸平臺快速發展的同時,跑路、詐騙等問題不斷出現。而問題平臺背後,“踩雷”投資者踏上一條艱難的維權路。

  很多投資者見自己所投的平臺失聯,心情一下跌入谷底,有種萬劫不復的感覺。投資者在投資時,只是“見錢眼開”,看到收益率高就投,沒有預見到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據網貸之家CEO徐紅偉介紹,目前參與投資人維權事件已經二三十起了,統計下來成功的比例只有10%不到,也就是説整個維權的事情,亡羊補牢的效果非常差。

  近年來,中國P2P網貸行業呈現爆髮式增長,投資風險也日益凸顯。P2P網貸的安全問題再次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業內人士也建言呼籲,P2P平臺應當遠離“紅線”,盡職盡責保護投資人權益。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新興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每天都是3·15,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既是對自己的錢袋子負責,也是對金融風險的重新審視。

  P2P網路借貸平臺以其手續簡便、方式靈活贏得了投資者的追捧,刪繁化簡本來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好事,可是面對一系列的跑路潮和詐騙潮,P2P網貸究竟該如何維權?投資者多是非科班出身,對金融領域多是一知半解,如果踩雷,消費者應該怎麼辦?

  消費者如何維權?

  從網貸之家的大量數據、圖表顯示,網際網路金融存在風險。在遭遇風險時,投資者首先應該想到維權。維權道路雖然艱辛,但並非沒有希望,無功而返。日前,在網貸之家主辦的“3·15網際網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論壇”上,P2P網貸第一成功維權案,東方創投維權的負責人龍威談及他成功的維權經驗。龍威講到,維護個人利益,最重要的是選擇維權的方式。

  有效的方式可以推動問題的解決,更好的保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龍威介紹了三種方式以敵萬一,其一如果老闆沒有跑路,但平臺提現困難,首先要做核實平臺是否為自融,發現是自融立即報警的方式;如果平臺不是自融的,只是由於期限錯配,可以採取一種債權轉移的方式,核線下的借款人有沒有足夠的還款能力,簽過之後跟線下借款人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查它的資金現金流,推測其還款能力後,制訂了一個等本分期;如果老闆直接跑路,急需立刻報警。

  然而報警,並非是最好解決問題的途徑。龍威介紹首先應該選一位案發當地比較有專業知識的人作為一個主要的聯絡人,聘請一位當地有金融相關經驗的律師,這樣事半功倍,有利於事件的解決。

  中國政法大學李愛君教授談到,目前國家尚未正式出臺監管,更多的是通過市場機制運營,這個市場機制主要是消費者。一旦消費者都有這樣法律意識,本身就是對這個市場的約束。

  維權是一場持久戰,而投資是一門技巧活。

  如何應對金融風險?

  一項技術的産生會帶動原有業態技術創新,網際網路金融就是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對金融行業的創新。創新既會帶來良好的發展態勢,也會伴隨一定的風險,如果不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合法創新,只會將風險擴大化。

  搜易貸COO蔣軒建議P2P作為新興行業,要想走得更遠,需要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促進。首先從P2P行業自身而言,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要進一步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從源頭上,確保借貸資産的優質,與此同時,確實建立對投資人資金安全的保障制度。P2P企業要加強自律,遠離資金池、拆標、自融等灰色地帶,搜易貸總裁認為,“做網際網路金融,善良比聰明更重要。”任何有損於用戶權益的事情,都要摒棄。其次,外部因素方面,歡迎國家監管政策儘快出臺,也希望和同業一起推動加強行業自律,P2P行業能儘早的迎來健康規範的發展新業態。

  凡是金融必有風險,即便是銀行也會有壞賬,因此當借款人出現違約或逾期的時候,P2P網貸平臺不能只選擇逃避,而是應當採取積極應對措施,配合相應的保障機制,全力保護投資人的權益。

  李愛君建議投資者,作為一名投資者,在投資、融資的過程當中,首先你要了解你所投資的這個行業,這個程式和行為是不是合法合規,做到風險防範在先。事後負責,只能是對你自己的權益保護,這樣會造成投資成本高,收效緩慢。

  如何才能走得更遠?

  面對質疑等多方面問題,多事之秋,更要謹防應對。

  金融是預先的防範。盈燦集團執行副總裁、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也指出:“廣大投資人要學會甄別行業風險,找到規範的平臺進行投資,不能被P2P平臺上一些虛假的高收益宣傳所蒙蔽。行業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曝光一些詐騙的平臺,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投資人和行業的危害。”

  “P2P網貸行業作為新生事物,在給世界帶來光明的同時,難免也有一些不太和諧的現象發生。”蔣軒談到未來隨著監管的逐步到位以及行業自律的進一步加強,才能在競爭發展中,逐步實現優勝劣汰,迎來健康規範的新業態。

  金融工場CEO魏薇談到未來P2P想要走得更遠,最需要注意風控問題。P2P信貸本質上是小微金融服務,而金融的本質實際是風險管理,P2P網貸與其他網際網路行業最大區別也在於更專業的金融屬性。金融行業之所以門檻高,是風險控制能力對企業的要求必須專業。對於任何一家P2P公司而言,適者生存的法則決定了最終能生存下來的小微金融競爭者,必然在風控上有獨到之處。

  不管這個行業的形式如何創新,其最終賴以生存的基礎仍然決定於其核心的風險控制能力,培育不可替代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服務小微企業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