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葉問3票房造假:上海快鹿通過資本遊戲輕鬆賺錢

  • 發佈時間:2016-03-31 11:31: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陽  責任編輯:畢曉娟

   電影金融化,跨界莫越界

   《葉問3》票房造假事件的背後,活躍著資本的身影

   前不久,電影《葉問3》因票房造假遭到處罰。票房造假的表像背後暴露出的資本“遊戲”更值得深思。

   近年來,我國電影行業發展勢頭強勁,資金大量涌入,資本運作也在電影界大行其道。法律人士表示,此次票房造假事件中,不排除欺詐、關聯交易的嫌疑,這表明行業監管存在滯後與缺位。而隨著金融與電影的糾纏越來越緊密,如何規範市場環境、完善監管制度,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繞不開的課題。

   ——編者

   造假

   上映前通過資本運作營利,上映後發行方自買自賣、虛假排場

   3月4日,電影《葉問3》在大陸上映,半月便累計了7.9億元票房,隨之而來的是網上不少關於其票房造假的消息。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公佈調查結果:《葉問3》確實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余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同時,該片總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購票房,發行方認可的金額為5600萬元。

   查審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決定,對《葉問3》發行方——大銀幕(北京)電影發行公司暫停新的電影發行業務1個月,責其進行整改;對參與不實排場、情節較嚴重的73家影院提出嚴重警告,由所在地電影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誡勉談話,名單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網站曝光;對73家影院所屬20家院線公司通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網站進行通報批評;對虛假場次出票相對集中的3家電商提出嚴重警告,由電影局誡勉談話。

   隨著票房造假事件被披露,一個更大的資本運作鏈條被逐漸揭開了面紗。

   去年10月,《葉問3》項目在蘇寧眾籌、當天金融、大管家理財網、玖那裏金融、玖影通、寶駝貸等平臺出現,並籌得數千萬元。今年2月23日,香港上市公司十方控股以1.1億元買下《葉問3》55%的票房收益權。2月24日,內地上市企業神開股份再以4900萬元認購了《葉問3》的票房收益權投資基金,該基金年化收益8%,如果票房超過10億元,投資者還將獲得超額收益。與此同時,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諾為該基金項目提供10億元保底,如基金收益小于或等於0,中海投金控將補足本金和預期收益。表面上看,資本市場對《葉問3》抱有極大信心,神開股份也于2月24日當天漲停。

   但實際上,據業內人士介紹,《葉問3》資本運作涉及的數十家公司,均與上海快鹿集團關係曖昧,有的甚至直屬快鹿麾下。也就是説,《葉問3》的投資資金在快鹿的關聯公司間流轉後,最終又回到了快鹿手中。影片還未上映,快鹿就已通過各種金融手段賺了一大筆。而影片上映後,通過“捂盤”式的自買自賣和虛假排場,資本市場對該片的信心得以繼續發酵。相比一張張賣票掙票房,通過資本“遊戲”來賺錢顯然輕鬆得多。

   滲透

   通過保底發行規避市場風險,各種以電影項目為核心的金融産品大量出現

   《葉問3》的資本運作方式並非個案,如今,金融對電影的滲透日益增多。

   2002年《電影管理條例》頒布,民營資本得以參與投資電影。此後,國家正式開放了民營資本獨立製作電影的許可權。2010年頒布的《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電影企業的支援力度,支援具備條件的電影企業通過多種融資手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探索建立電影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大型企業通過參股、控股等方式投資電影”,被業內視為具有里程碑意義。

   近年來中國電影發展十分迅猛,2015年全國票房突破440億元,票房過億的國産影片多達47部,其中超過10億元的達7部。今年春節上映的電影《美人魚》票房更是接近34億元。

   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勃興的電影産業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電影行業迅速由“缺錢時代”進入“缺項目時代”,發行公司為了搶到好的電影項目,保底發行應運而生——發行方與片方協商一個保底票房數字,片方在協議簽訂之時便可以馬上獲得這筆保底金額,從而避免市場風險,如果影片上映後票房超過保底數額,發行方就可以按照協議獲得更多分成。

   2015年《港囧》上映前,導演兼出品人徐崢將47.5%票房收入權益,以1.5億元的價格賣給香港上市公司歡喜傳媒,提前收回了製作成本。徐崢本人同時也是歡喜傳媒的股東。最終,《港囧》的票房接近16億元,遠遠超過保底票房金額,徐崢不僅獲得了額外的票房分成,更從歡喜傳媒飆升的股價中獲益。

   2016年春節《美人魚》上映初期,3家出品公司共同開出了16億—18億元的保底金額。事實證明,不僅周星馳提前規避了風險,保底方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如果票房沒有達到保底數額,如何幫助發行方規避風險?各種以電影項目為核心的金融産品隨即大量出現。憑藉熟稔的運作經驗,金融資本在電影圈如魚得水。難怪有人評價,中國電影行業正在全面金融化、證券化。

   擔憂

   資本“遊戲”或涉嫌關聯交易,行業監管遭遇挑戰,産業環境有待規範

   “現在不少有名的導演或演員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接到項目以後,再找專業的金融企業來為自己進行資本運作。”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樣一來,風險是小了,錢也有了,但你的主業到底是拍電影還是玩資本?”

   毋庸置疑,金融資本的進入對中國電影産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由於電影行業幾乎沒有固定資産可以抵押,銀行貸款相對困難,加上國內電影企業普遍規模不大,我國電影行業一度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激勵下,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自然可以高效地解決電影行業的資金短缺問題。

   有業內人士認為,問題之所以出現,一方面是由於網際網路金融本身尚不規範,另一方面也因為監管的缺位。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葉問3》片方通過違規關聯交易製造未來票房虛高假像,進而吸引非專業投資人加注來提高股價的行為,已經涉嫌欺詐、關聯交易等違法行為。許多業內人士擔憂,如果此次《葉問3》片方受到的處罰僅限於此,或將為行業低成本違規操作提供模倣“範本”。

   在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軍看來,電影項目涉及的資本運作方式越來越多樣,勢必對整個行業的監管提出新的挑戰。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則,目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只能在其業務範疇內進行管理,而與整個電影産業鏈相交叉的金融資本運作環節,應由國家金融證券管理部門進行監管。目前,金融與電影的交叉滲透越來越多,但政府部門之間的管理能否高效對接,這就成了一個新課題。“就《葉問3》而言,電影局已經在其職責範圍內對涉及違規的主體進行了處罰,但片方在金融市場上的資本運作是否違規,其實更多的非專業投資人希望從金融證券管理部門獲得回應。”王軍説。

   更多人關心的是金融資本運作帶來的泡沫對市場信心的傷害。“現在但凡大片好像都要通過資本運作弄個金融保險,這固然不違法,但這不能成為電影行業的重心。通過資本運作製造出來的虛高票房,一方面會提升觀眾對中國電影的信心,另一方面,這種信心也會反過來進一步吹大這種泡沫,但泡沫破了以後呢?電影觀眾和非專業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他們會失去對中國電影和資本市場的信任。”某位業內人士説。

   “對於處於發展中的任何一個行業來説,金融手段的進入都會增加行業風險,從業者的道德自律和産業環境的規範就顯得特別重要。”王軍説,建設資訊透明、數據權威、版權完善、法規健全的産業環境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燃眉之急,電影市場的規範化應當成為整個行業的自覺意識。(記者 劉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