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冬日在龍美術館遇見奈良美智 百餘精美藏品現身

  • 發佈時間:2015-11-30 11:41:15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易小燕  責任編輯:郭偉瑩

  除了“買買買”,龍美術館也接連“曬曬曬”。“康雍乾宮廷藝術大展”剛落下帷幕,昨天,為期三個月的“想像突圍現實——龍美術館藏亞洲藝術作品展” 便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共展出來自趙無極、朱德群、周春芽、白髮一雄、王廣義、奈良美智、草間彌生、李暉等藝術家的百餘件亞洲現當 代藝術品。讓不少年輕觀眾驚喜的是,其中一整間展廳均為奈良美智的代表作,頗為難得。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向記者表示,希望通過亞洲不同地區藝術精品的呈現, 開啟區域對話,探尋亞洲藝術的多重維度,“並借此為2019年龍美術館館藏對話世界做準備”。

  有些高價拍品沒展出?可能不符合策展人思路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起用了素以“強硬”著稱的日本知名策展人長谷川佑子。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她講述了這次展覽的策展思路。因為長谷川佑子 身在日本,所以展覽前期她與龍美術館的溝通幾乎依賴郵件。長谷川佑子很驚訝王薇私人藝術收藏的專業度,“當王館長給我看她的藏品時,我被感動了,能策劃這 個展覽,我很興奮”。

  長谷川佑子真正面對實體作品,則是在開展的前一天。到館後,長谷川佑子根據場地特點,部分作品的位置進行了反覆調整。在整體思路上,長谷川佑子 試圖重點介紹那些沒有依附於任何一種既成的藝術形態,“而是通過挖掘身體與‘現實’之間的直接關係,嘗試理解世界本原的藝術家們”。她拋棄了慣常的時間線 索與國別框架,勾勒出別致的亞洲藝術風貌。

  長谷川佑子坦言,因為面對的作品屬於私人收藏,“它們帶有強烈的藏家個人品位,所以,我在選擇作品時,需要考慮藝術作品本身,需要找到不同地區作品之間的內部聯繫”。而不少觀眾印象中熟悉的高價拍品沒有展出的原因之一,也許不屬於她本次策展思路上的作品。

  展覽現場看什麼?日韓重要作品喂飽你

  長谷川佑子從龍美術館館藏的亞洲藝術家作品中甄選百餘件,將展覽分成四大部分,勾勒亞洲現當代藝術的基本面貌。

  走近展廳,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第一部分的抽象表現繪畫作品。長谷川佑子説,呈現在這一部分的作品不同於所謂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而是更加普遍 的一種表現形式。她認為,“在東亞,表現主義方面的要素和抽象大多與水墨畫的創作方法息息相關,主要是利用水墨畫的一些天然屬性,如時間性、墨汁的滲透與 暈染帶來的微妙效果,如趙無極”。長谷川佑子特別在乎不同地區作品之間的內部聯繫,在吳大羽、田中敦子的作品中,她看到了相似的幾何學圖形,“我會將具備 類似共同特點和相似氣質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另外,在展覽動線設計上,這一板塊的部分展墻上貼了鏡面,增加了觀眾與作品的參與性,不少觀眾拿起手機玩起 了自拍。

  第二部分主打“物派”,如代表藝術家菅木志雄(日本)、李禹煥(南韓)的作品,中國藝術家丁乙的作品也在這部分亮相;第三部分展示了從現代派繪 畫直到當今的具象繪畫,其中奈良美智的6件作品就佔據了一個展廳,這些可愛的小孩便是藝術家的招牌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駐足合影;第四部分則是波普藝 術,如王廣義、村上隆等藝術家。

  有觀眾向記者感嘆,“一場展覽逛下來,不得不欽佩王薇購藏日韓藝術品的眼光”。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展出作品大部分為架上繪畫,偌大的 空間顯得有些空曠,零散的一兩件(組)雕塑作品顯得有點孤單了;另一方面,整個展覽中,日韓作品的比重過大,中國藝術作品稍顯邊緣”。據記者了解,因為對 布展細節的苛刻,加之策展人抵達現場的時間太晚,原本預想在展廳中放置一些可供觀眾落座的懶人椅,也沒有在開幕當天得以呈現,這或許是展覽留有少許遺憾的 地方。

  龍美術館未來計劃?

  2019年將辦全球藏品藝術展

  熟悉龍美術館的人知道,王薇鍾愛現當代藝術,她在10年前就著手收藏中國現當代藝術。近年火遍拍賣市場的日韓藝術品,王薇也是好幾年前就開始關注。

  走在展廳中,王薇對每一件展品都非常熟悉,包括作品特點、背後故事等。站在草間彌生的《南瓜》前,她説,“大家看到草間彌生的南瓜雕塑多為黃底黑波點,而我買的是白底紅波點”。

  前段時間,王薇老公劉益謙花重金拍下莫迪利亞尼的《裸女》,是否意味著龍美術館對西方頂級藝術品介入?王薇説,“其實早在兩年前我們開始收藏西 方藝術品”。她透露,預計在2019年3月28日將舉辦一場更全面的全球藏品藝術展,“這次展覽也是為2019年龍美術館館藏對話世界做準備,到時候會梳 理包含歐美、亞洲等地區的藏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