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故宮慶生:《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展真容
- 發佈時間:2015-08-31 09:52:19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鄭夢琦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局部)圖片來源於網路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局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然)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9月8日至11月8日,國寶雲集的重量級書畫展——“石渠寶笈特展”將在故宮展出。展品大多是歷代書畫中的經典之作,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朝宸翰集體亮相實屬首次。其中,《清明上河圖》為近十年首次展露真容。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今年故宮博物院在一整年內舉行一系列大展,其中“石渠寶笈特展”為重中之重。展覽分為“典藏篇”和“編纂篇”兩個部分,分別在武英殿和延禧宮同時展出。因展覽展出的宋元珍品較多,該展覽將於10月12日更換部分藏品,分兩期展出。兩個展場兩期一共展出故宮書畫藏品283件。
“石渠”一名,典出《漢書》。西漢皇家藏書之處稱“石渠閣”,在長安未央宮殿北。乾隆帝以“石渠”為內府書畫著錄命名,表現了對古代文化傳統的景仰和追溯。
“石渠寶笈特展——典藏篇”(武英殿),以《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為主軸,注重揭示書畫收藏、流傳、辨偽的歷史。記者在現場探訪時看到,本展區展出82件(套)書畫藏品,可謂珍寶雲集。故宮博物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出的文物規格之高,一級品之多,在故宮博物院乃至博物館界都難得一見。
比如作為“中國第一畫”的《清明上河圖》,多年來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觀眾難見真身。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本有意借原畫展出,出於對國寶的保護考慮最終未給“面子”。記者在現場看到,長528釐米的《清明上河圖》這次全卷鋪開陳列。“10年前,為了慶祝故宮博物院80歲生日,這幅作品展出過。之後10年,這幅圖只在香港和日本展出過,但都未曾全展開。”展覽負責人介紹。
記者注意到,大約三分之一展品旁配了二維碼。據介紹,展覽期間將在展區內提供無線網路,觀眾掃碼可詳細了解文物幕後故事。
>>文物故事
《清明上河圖》的“前世今生”
《清明上河圖》繪于北宋,作者張擇端,早年遊學于北宋都城汴梁,後研習繪畫,供職于宋徽宗的翰林圖畫院。
畫面表現北宋汴梁城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城鄉風光與市井百態。圖中有城外郊野風景,有漕運繁忙的汴河,以及虹橋上下之景,還有城內繁華的街市。圖中共繪人物約600余名,牲畜近百頭,房舍百餘座,舟船25隻,繁雜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情節進行組合,結構嚴謹而緊湊,畫法精嚴,刻畫入微,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清明上河圖》流傳有緒,在宮廷與民間歷經輾轉,畫上有歷代鑒藏印璽共近百方。它最初收藏于宋徽宗內府,北宋滅亡後,它流落至金邦,成為私人藏品。元朝初年,被統治者納入內廷。明代它由宮廷又轉入民間,後被奸相嚴嵩、嚴世蕃父子所藏。明隆慶年間,它重新被官府收沒,第三次歸入宮廷。萬曆六年(1578),大太監馮保巧用伎倆獲得此圖,並將它帶出宮外。清乾隆年間,它被湖廣總督畢沅收藏。畢沅死後其家被抄沒,此圖遂入清內府。末代皇帝溥儀將此圖卷作為賞品,交由其弟溥傑攜出宮外。1932年,它曾存放在吉林長春偽皇宮東院圖書樓中。1957年經東北博物館轉存到故宮博物院至今,堪稱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