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真實的墓葬考古:不主動挖墓是考古行規
- 發佈時間:2015-06-18 10:32:27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專家談真實的墓葬考古:不主動挖墓是考古行規
核心提示
近日,網路小説改編的電視劇《盜墓筆記》播出,首播單集播放量一天內即破億。原著小説中的人物遁地潛海找古墓,各種情節將“盜墓”這個行當渲染得非常刺激。按照原著説法,“鬥”即為古墓。所謂“下鬥”,意思就是進入古墓,展開探險。那麼真實的“下鬥”又是什麼樣呢?
小説中 主人公上天入地找古墓
真相是 不主動挖墓是考古行規
《盜墓筆記》的原著小説中,主人公遁地潛海,在一座座古墓中尋找無價珍寶,但真實的考古與此截然不同。現實世界中,大部分考古工作對像是古代遺址,比如一段古城墻的墻基、廢棄河道淤泥中的一艘木船、散落著無數碎瓷片的磚窯等。
“不主動發掘墳墓”是考古行業一項不成文的行規,一方面“死者為大,心懷敬畏”的傳統觀念還在影響我們,另一方面以目前技術水準,發掘簡單保護很難。中國最後一次官方主動發掘帝陵,是上世紀50年代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當時考古部門首要目標是永樂皇帝,但朱棣的長陵規模太大,就轉而拿朱翊鈞的定陵“練練手”。結果打開墓門,考古人員還沒平復恢弘地宮給他們帶來的激動,陪葬的大量古字畫、絲織品就迅速氧化,眼看著色彩一點點褪去而無能為力。“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如此,南京南唐二陵的壁畫也是如此,到現在還在採取措施減緩壁畫一點點褪色。”一位考古專家説。
小説中 洛陽鏟堪稱盜墓神器
真相是 現在考古專家也用它
洛陽鏟用於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據傳,洛陽鏟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盜墓者李鴨子于20世紀初發明,併為後人逐漸改進。最早廣泛用於盜墓,後成為考古學工具。
洛陽鏟是考古工作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古代沒有今天意義上的考古學,而叫金石學,研究暴露在地表上的碑銘文字、青銅器物而已。直到近代,才從西方傳來了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但剛剛出道時,考古人員經驗不足,就只好去請教盜墓賊。
小説中 “粽子”“屍蹩”好可怕
真相是 二氧化碳才是終極殺手
《盜墓筆記》中出現了各種危險生物,如被稱為“粽子”的僵屍、以屍體為食的屍蹩、護衛古墓的血屍等,情狀可怖卻讓讀者們欲罷不能。
“説白了,墓葬就是古人在地上挖一個坑,把東西放進去,若干年後你把土刨開,把東西取出來。之所以神秘,是因為你和古人相隔時間太久,他的做法你不理解,未知就會産生恐懼,這種心理就給小説家發揮創造了機會。”南京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王濤説。
王濤曾參加過南京江寧上坊東吳大墓的發掘,這座迄今發現的最大六朝墓由前後兩個墓室組成,一米八的小夥子能在裏面奔跑。
王濤告訴記者,挖掘時一點點把封門磚拆下來,由於已經通風很長時間,也沒有什麼異味。拆完後,就進去慢慢清理,把碎瓷片收集回去慢慢拼接。王濤表示,盜墓是“不走正門”的,從墓室上開一個口人就鑽進去,由於墓室內部氧氣稀薄,二氧化碳濃度高,所以盜墓賊必須手腳麻利,很多都是撈一把就走。要是待久了,或稍有滯留就會缺氧昏迷。
小説中 墓室一角點根蠟燭防不測
真相是 有考古人員會上“定魂香”
在盜墓小説《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中,都有盜墓者入墓穴倒鬥,必先在墓室東南角點上一支蠟燭,若蠟燭不滅則可將陪葬品帶出,若蠟燭滅則速速退出不可造次的描寫。
王濤介紹,在對墓葬進行考古前,考古人員也會進行一些儀式,比如有的人會點上一炷香。“這不是搞迷信,因為考古工作需要心情冷靜,手腳麻利,所以往往點香,是為了平復自己的心情,讓自己靜下來。”
王濤告訴記者,也有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能夠直接進入狀態。可如果帶著毛毛躁躁的情緒下去,很容易磕著、碰著、打翻什麼,那就是在添亂。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