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發掘罕見“四聯排”東晉墓 胭脂紅艷依舊

  • 發佈時間:2015-05-12 09:05: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玉梅  責任編輯:田燕

  

  

  

  

  

經過一個月的考古,昨天,南京鐵心橋“四聯”東晉古墓考古發掘宣佈結束。

  都説江南“十墓九空”,這次卻是個例外。考古人員從古墓中清理出青瓷盤口壺、香薰爐、滑石豬等近百件文物以及罕見的金器飾品……其中一枚銅質六面印,把墓主身份一下子“挖”了出來。六面印上刻著墓主的名字:張邁。

  這次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寶貝”讓人眼前一亮:一個圓形盒中,黑褐色的泥土中泛出點點紅色。現場專家推測為胭脂。古代美人們是怎麼化粧的?純天然化粧品如何製造?通過檢測,專家們將揭開謎底。

  昨天下午舉行的通氣會上,考古領隊陳大海説,這次考古發掘屬於搶救性的。“3月24日,鐵心橋尹西村後頭山停車場內,挖掘機在取土時發現一道古墓磚墻,雨花臺區文化局接到舉報後,就通報給了南京市文物局和我們考古所。”

  4月6日,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進場發掘,黃土覆蓋的地下,4座古墓“一”字排開。古墓是典型的東晉樣式:都是長方形“單室套”,墓頂起券。每個古墓的長寬都差不多,長約5米,內寬約1米。

  “南京發掘過不少六朝墓,一般分為大、中、小三種,這4座墓應該是中小型。”很難得的是,它們沒有被盜掘過。專家説,歷史上盜墓活動非常猖獗,因此,“十墓九空”的説法並不為過。而這4座東晉古墓非常幸運,這1600多年來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遺憾的是,沒有發現遺骨,可能和南京是酸性土質有關,已經完全腐掉了。”

  精美的文物

  1600多年前的金飾如此精緻

  “這次考古,一共出土了近百件各類文物。以陶質明器和青瓷器為主,其他的還有銅鏡、銅錢、銅六面印、鐵剪刀、滑石豬、金器、銀釵、料珠、胭脂、頭像磚……”陳大海説,根據現場來看,這4座東晉墓是一家人,1號墓是一家之主,2號墓和3號墓墓主都是女性,可能是前後兩任妻子,4號墓可能是妾。

  在2號墓和3號墓墓主頭部,發現了很多精緻的金飾品。考古人員把這些金飾一一拿出來展示,有造型呆萌的魚形金飾品,還有深情對望的金鳥,以及花瓣、方勝等。這些剛出土不久的金飾品,儘管已經1600多年了,但看上去依然金光燦燦的。

  “六朝墓中的金器非常罕見。”陳大海説,這些金器,可能是兩位墓主生前的頭飾品,它們對於六朝金銀器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古,每座墓葬中都出土了一對滑石豬,看上去萌萌的,還有些發亮。“滑石豬是墓主捏在手裏的。”專家説。

  這“四聯”古墓中,最重要的一件文物是銅質六面印。它看上去小小的,很不起眼,但專家們就是通過它,鎖定了墓主人。

  這枚六面印呈凸字形,六個面都有印文,專家一一還原,分別為:“張邁”、“張仲人”、“張邁白事”、“張邁白牋”、“臣邁”和“白記”。

  “六面印全國出土的並不多,也就10多枚。就南京地區而言,是目前已知的第6枚。之前,曾經在六朝士族大墓中出土。”陳大海介紹説。

  據介紹,這枚六面印出現了篆刻史上新穎書體“懸針篆”,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六面印是私人印章,一枚印章有多面印文,用途多樣,一般認為印主是有教養的士族,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一枚六面印“挖”出墓主名字

  這次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寶貝”肯定會引起美女們的興趣:一個圓形盒中,一小塊黑褐色的泥土中泛出點點紅色。這是在3號墓中發現的,專家推測是胭脂。這些埋在地下已經1600多年的化粧品,被發現時裝在一個漆器盒子中。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南京氣候較潮濕,出土的時候漆器上面的漆幾乎沒有了。胭脂也與漆器盒子粘連在一起,考古人員費了好大的勁,才把胭脂剝離開來。現在這些胭脂被放在專門的保護器皿中,蓋子上已經被染成了點點朱紅色,紅彤彤的,跟現在大熱的唇膏顏色非常相似。

  古代的化粧品,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這些化粧品是如何製造的?古代美人們又是怎麼化粧的?通過檢測,專家就能揭開謎底。這可是純純的古方,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哦。

  古代美人用的胭脂到底啥樣?

  這塊磚上,刻著“胡人像”

  “六朝時,南京和外界就有了溝通,海上絲綢之路已經開始了。”專家説。

  這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力證。現場,陳大海小心地拿出一塊墓磚,墓磚的正中間,勾勒出了一張臉:有一個又長又大的鼻子,一對深深的眼窩……

  “古墓中一共出土了兩塊畫像磚,這塊是在1號墓的甬道中發現的,這是一塊鋪地磚。根據面相特點,初步推斷這是胡人。”

  陳大海説,別小看這塊只有十幾釐米長的磚頭,它可是民族大融合的見證。

  神秘的墓主張邁是為國捐軀的將領?

  從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墓主張邁在當時應該是士族,家裏不差錢。

  那麼,張邁是何許人也?陳大海介紹説,他們查閱了相關史料,在《晉書·張光傳》中找到了蛛絲馬跡,書上記載,張光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張炅,二兒子叫張邁。不過,這個二兒子是否就是墓主,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史書記載,張光是湖北人,身高八尺,用現在的話説,是一個大長腿“歐巴”,曾經在梁州做刺史,是東晉著名將領,曾經抵禦過氐、羌的反叛,後來因病去世。張光死後,張邁被推舉暫時管理梁州,後來也在戰爭中犧牲了。

  古代的尊卑地位十分森嚴,這4座墓的規模相似,4位主人肯定是同一輩分或者同一地位的。“1號墓2號墓是夫妻關係沒有問題,但是3號墓因為與2號墓規模相當,出土的文物也基本一樣,所以3號墓也可能是墓主人的妻子,可能一個先去世了,續了一個。”陳大海介紹説。

  而4號墓葬品相對寒酸,專家推測,不排除是妾的可能。

  新聞加點料:

  北京發現罕見墓葬群 1名墓主人來自"朝鮮縣"

  北朝墓葬2座,墓葬形制與東漢墓類似,由於這一時期社會動蕩,人口銳減,加上各王朝國祚時間短,倘若沒有明確紀年,很難與漢魏時期的墓葬區分,在此之前,北京地區發現過疑似北朝墓,因證據不足無法確定,而有明確紀年的北朝墓僅有一例。故此次發掘的紀年北朝墓具有重要意義,為北京地區北朝墓的形制特點樹立了尺規。

  墓葬內出土一塊刻有銘文的磚,通過銘文得知墓主人叫韓顯度,祖籍是樂浪郡朝鮮縣,下葬于元象二年(539年)。

  考古人員介紹,元像是北朝時期東魏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第二個年號。墓主人的祖籍很是耐人尋味和值得思考,樂浪郡是西漢漢武帝于西元前108年平定衛氏朝鮮後,在今朝鮮半島設置的四郡之一,樂浪郡郡治位於朝鮮城,朝鮮縣是其下轄縣之一,即今朝鮮平壤市區。但是到了西晉,中原大亂,高句麗開始攻佔樂浪郡。由於中原王朝實力的削弱,導致對邊疆控制能力大不如前,因此,到了西元313年,樂浪郡地悉數被高句麗奪取。

  西安發掘唐宰相韓休墓 現唐代最早獨屏山水壁畫

  在墓室內,發現了保存千年而不褪色的精美壁畫。其中墓室南壁為朱雀圖,北壁西側為玄武圖、東側為山水圖。西壁為樹下高仕圖,東壁為樂舞圖。樂舞圖中女樂為典型的唐人形象,男樂為胡人形象,演奏琵琶、箜篌等樂器。墓頂為日月星象圖。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劉呆運當日向記者透露,壁畫之所以保存較好,源於墓室極強的密封性。壁畫處於"真空"狀態下,才得以保存千年。對整個繪畫史及唐墓壁畫的研究意義重大。

  上官婉兒墓中屍骸係牛骨 復原其容貌已無可能

  2013年8月底,上官婉兒墓在陜西西鹹新區被發現,除了墓誌和陶俑外,考古工作者還在墓室內發現了一些殘留的骨塊。當時很多專家都在猜測,這些骨塊會不會是上官婉兒的屍骨殘骸?

  在本月初進行的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唐昭容上官氏墓考古發掘報告》開題研討會上,主持上官婉兒墓發掘工作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向記者透露:經過實驗室檢測、比對,這些骨塊基本排除了人骨的可能性。

  而據負責檢測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松梅研究員透露,這些骨塊應該是黃牛骨頭。這就意味著,復原上官婉兒的容貌,已不可能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