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春拍觀察:抽象藝術漸成市場新熱點

  • 發佈時間:2015-05-28 10:33:59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尚揚 《診斷-3》

  近來,“抽象藝術板塊走向趨好”、“抽象藝術將會成為下一個市場熱點”等説法被不斷提及,從剛剛結束的幾場春拍來看,在市場走勢整體趨於冷靜調整的當下,抽象藝術的確處在持續升溫的態勢中,而且,在這一波抽象藝術市場行情之中,“亞洲抽象藝術”更成為各大拍賣公司力推、也得到藏家認可的新熱點。

  各大拍賣公司力推抽象藝術作品

  與前兩屆相比,今年3月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則以抽象作品為主,大多數西方和中國的畫廊都帶著抽象藝術作品參展,讓坊間發出一片“抽象藝術最HOT”的呼聲。

  這一判斷在5月份各大拍賣公司已經落槌或即將舉槌的春拍中得到了驗證——在今年嘉德春拍的各個板塊中,抽象藝術表像亮眼。其中吳大羽的《譜韻-63》是藝術家晚年創作的傑出佳作,以1150萬元成交,刷新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而尚揚的《診斷-3》是藝術家80年代末闊別寫實主義“黃土系列”創作進入綜合風格自由表達“轉型期”的重要代表作,以805萬元成交。另外一位年輕藝術家王光樂《壽漆091117》以138萬元成交,創藝術家“壽漆”系列作品拍賣價格紀錄。

  去年年底,保利也瞄準抽象藝術,開始在國內做抽象板塊,與去年的態度相比,今年他們的信心顯得更足。保利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賈偉認為,這與去年保利“新繪畫”夜場取得100%成交率佳績給他們增加的信心有關。在抽象版塊作品的選擇上,今年匡時也有了更新的面貌,在抽象領域中儘量選擇不同表達的藝術家作品呈現。

  香港蘇富比不斷增加抽象藝術作品的比重,在2014年秋拍中推出了上世紀50到80年代的抽象作品單元,更首次推出南韓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將於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舉行的蘇富比北京春拍中,也將呈現中國藝術不同時期的抽象藝術代表,包括重要級旅法藝術家趙無極最為完熟的90年代作品《15.2.93》,該畫在色調及風格上與馬蒂斯和應,展現了藝術家成熟時期美學上開闊的面貌。當代藝術家則有劉煒及王光樂的標誌性作品,呈現了與早年中國藝術家迥然不同的獨特抽象風格。

  香港佳士得將於5月30及31日舉行三場“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會,其中夜場將推出95件來自亞洲各國藝術大師的傑出作品,重點展示亞洲20世紀抽象藝術、東南亞藝術。其中朱德群油畫《八仙山之秀》融合印象派光影技巧和中國古代宏觀山水的美學底蘊,是朱德群獨創風格確立時期最成功也最令人驚艷的早期抽象作品之一;趙無極的《12.04.60》體現了畫家對自然空間的深度思索,以純熟的抽象語言生動演繹了火元素,代表著趙無極開始展露完整獨特、深具自信的個人風格。此外,日本“具體派”與南韓前衛藝術家“單色畫運動”中産生的抽象佳構,也令人期待。

  年輕藏家更青睞亞洲抽象藝術

  不難看出,這一輪抽象藝術行情中,亞洲抽象藝術是個關鍵詞。這或許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拍賣主要發生在亞洲地區。許多分析家認為,隨著年輕藏家群體走進收藏市場,他們很自然地會選擇更符合他們視覺習慣、讓他們更易産生共鳴的抽象派、現代派作品。

  隨著中國藝術市場中當代油畫的價格已經高企,空間被壓縮,水墨等其他板塊開始輪動,長期被忽視的中國抽象繪畫也受到了人們的青睞。相對美國的抽象藝術作品價格,中日韓的同類作品價格合適——或者説大幅低於同等藝術水準與同樣年齡當代油畫家的作品——這就給市場投資留下了空間。因此,日本和南韓戰後重要的藝術流派和團體的作品,以及部分中國抽象畫家的作品,就成為了新的選擇。

  在西方的藝術史語境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亞洲抽象藝術曾被視為是回應歐美藝術潮流而衍生的表現;然而,亞洲抽象藝術其實是藝術家從自身的文化底蘊找出新的角度來演譯現代抽象藝術。常玉、吳冠中、朱德群和趙無極等留法畫家對抽象畫在中國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成長于傳統中國文化中,而後在西方接受了專業的藝術訓練,相似的背景使得他們都選擇了用西方的繪畫形式闡述中國傳統美學,創作出了一批跨越文化界限的不朽畫卷。

  眾所週知,日本的現當代藝術深受西方影響,但最近一兩年間最引人矚目的“具體派”卻是二戰之後,日本藝術家面對失落的社會氛圍、力圖在日本文化的傳承中使用現代藝術的形式與語匯來創造嶄新的藝術,不斷挑戰藝術的定義。而一些南韓前衛藝術家在1970年代興起的“單色畫運動”同樣是為了追求現代藝術的獨特性,積極從南韓的傳統美感和哲思汲取創作理念,開創出具有南韓特色的卓越現代藝術。

  抽象藝術拍賣熱潮背後是畫廊與研究機構的努力推廣

  此外,畫廊與研究機構對抽象藝術推廣所作出的持續努力,也是這一輪抽象藝術拍賣熱潮得以成立的前提。

  去年舉行的抽象藝術展暫且不論,僅僅2015年以來,幾場大型的藝術展覽幾乎都與抽象藝術有關。

  年初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劉韡個展“顏色”,進一步確定了這位出生於1972年的,中國當代十分重要且市場關注度很高的青年觀念藝術家的地位,同時今年各大拍賣公司的春拍中都有他的作品呈現。

  4月份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大型群展“秩序的邊界”探討“非具象”的繪畫。之後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的顏磊個展“利悟利”以及十天后即將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辦的丁乙個展“何所示”……

  這些展覽與相繼而來的研討活動和媒體宣傳,讓抽象藝術的受眾基礎更為堅實。這一切很像是在前些年“新水墨”、“新工筆”熱潮席捲藝術界與藝術市場之前,學術界做出的理論儲備的再現。或許是市場的輪動與資本的新鮮選擇,或許是藝術價值在經歷了美術史的考驗之後獲得了承認,或許是年輕藏家的力量影響了市場口味……不管怎樣,這一波抽象藝術熱潮已然到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