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藝術品捐贈:沒有制度難有熱情
- 發佈時間:2015-03-24 08:54:16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個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人民的藝術家—老舍、胡絜青藏畫展”,讓全國觀眾有幸一睹老舍夫婦藏品全貌,其中包括趙之謙《手札》等明清書畫,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林風眠等近現代藝術大師書畫佳作,精美程度更令人十分震撼。據悉,這並非老舍子女首次捐贈父母舊藏,兩年前,老舍子女還將老舍、胡絜青夫婦生前珍藏的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傅抱石《桐蔭圖》、林風眠《川江圖》等20幅字畫精品,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
捐贈藝術作品,是藝術家、藏家出於對公共藝術機構品牌、口碑與實力的信任,為其捐出作品作為館藏。在我國各大有實力的美術館、專業機構中,作品捐贈並不罕見,而優質的捐贈往往會成為各機構鎮館之寶。縱觀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的重要館藏大都來源於捐贈。在藝術品捐贈中,最著名的例子當屬1956年60歲高齡的張伯駒決定把自己收藏的100多件藝術品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包括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畫作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國內現存的最古老的一件名人墨跡西晉陸機的《平復帖》等。
相比于國外捐贈作品現象的普遍,在藏品來源結構中佔有的分量比重,我國許多公共藝術機構則更多呈現出作品捐贈匱乏局面,依舊青睞為藝術家、藝術家群體舉辦展覽,以作品抵場租的收藏方式:藝術家不僅不花錢實現了進美術館辦展的理想,還留下了慷慨捐贈的美譽和精緻實惠的證書;美術館不僅不花錢擴大了藏品的數量,還能從轉讓中得到了一定的經濟補償。雖然其中不乏較高學術水準的個案,而更多則可能因為行政對學術的干擾、使捐贈和收藏流於平庸。在當下,捐贈難最直接的原因,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古董藝術品市場的升溫,文物的流轉和經濟價值大大提升,市場經濟讓人懂得了文物和藝術品的價值,受到利益驅使人們背離舊有的捐贈傳統。他們更願意把家中收藏的文物和藝術品拿來參與拍賣、投資等藝術品市場活動,而並不是向博物館、美術館捐贈出來。
不僅如此,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美術館、博物館,對藝術捐贈品和捐贈者有一整套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機制,而國內部分美術館、博物館在具體工作中缺乏規範的做法、沒有嚴格的操作程式,存在諸多缺陷,沒有善待捐贈品,也成為優質藝術品捐贈瓶頸的形成原因。例如徐悲鴻紀念館所保存的油畫《愚公移山》因為1966年保管上將其捲起來的一個錯誤,致使無法打開,37年後,得益法國盧浮宮修復專家的修復才重見天日,還有一些美術館、博物館,只以捐贈品的市場價值為標準照單全收,結果藝術捐贈品進館後便無緣與觀眾見面。任何捐贈人都不願看到自己所捐贈藝術品出現損毀遺失甚至流向黑市,因此更多的管理制度確立,也成為捐贈實施的重要保障。
隨著中國藝術收藏的深化,大眾捐贈會成為必然和主流。目前,我國第一代、第二代富有階層形成一批有實力的收藏家,而藏家在考慮資産處理時,會選擇遺産、變賣、成立基金會或捐贈公立機構幾種形式。對此,國際普遍實施稅收減免、抵免等方案,如英國為了阻止藝術品外流,推出實物抵繳遺産稅方案,美國收藏者、收藏機構可通過捐贈藝術品來減輕自己的納稅負擔等,而國內遺産稅等各種稅費法制還並不健全,所以,進一步刺激藝術品捐贈需要我國立法機構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放寬捐贈形式的範圍,創造捐贈的良好環境,加大對社會團體和企業的捐贈獎勵措施,激發團體和企業的捐贈熱情等,只有這樣,“只投資不捐贈”的尷尬境地才會有所改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