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李可染精品山水亮相傳秋拍

  • 發佈時間:2014-12-19 10:08:1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北京傳是2014秋季拍賣會將於2014年12月19日-20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預展,12月21日舉槌拍賣。本次秋拍中,傳是拍賣推出的“中國書畫(一)”、“中國書畫(二)”及“古董珍玩”三大專場共計上拍1200余件,為廣大藏家呈現一場盛宴。

李可染 陽朔碧蓮峰

李可染 陽朔碧蓮峰

  李可染 陽朔碧蓮峰 設色紙本 鏡框

  1972年作

  尺寸:66 ×43 cm

  題識:國權同志指正,陽朔碧蓮峰,一九七二年(1972年)可染畫。

  鈐印:可染、河山如畫

  估價:RMB  6,000,000-8,000,000

  出版:

  1.《名家翰墨》 25期李可染鑒定特輯翰墨軒 第32頁;

  2.《榮寶齋》2005 肆 第222頁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2005年5月;

  3.《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232頁保利藝術博物館 2011年10月。

  展覽:“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三)” 保利藝術博物館 2011年10月。

  説明:1.上款人國權即馬國權,字達堂。專修古文字學,為國學大師容庚先生入室弟子。

  2.1971年,中蘇交惡,中國政府為打破僵局,重新作出布署,周恩來總理召集可染師等一些畫家從下放的農村回京,為賓館作畫。李可染在陽朔作過不少寫生,他作的賓館畫,以陽朔為題材的作品較多,採用全景式構圖,有的篇幅很大。如他1972年為民族飯店所作的《陽朔勝境圖》,近四米寬,畫了一年的時間。《陽朔勝境圖》是可染師山水畫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李可染的山水畫風格,從一九七二年以後似乎忽然走向成熟,其實他是歷經半個多世紀長期艱苦的藝術實踐與探索,自然而然形成的豐碩成果。由於文革中,李可染被剝奪了創作的權利長達六年之久,于一九七二年第一次以精心製作的紀念碑式的巨幅山水重返畫壇,人們感到他的山水畫風格似乎是忽然走向成熟的。

  李可染的山水,勝在筆墨的豐富和厚重,而他對於光影的成功表現,也是其他同輩畫家所遠不及的。由他所創作的漓江山水系列,恰是最能體現其筆墨特徵和風格的。這件《陽朔碧蓮峰》,全圖為漓江與碧蓮峰截景,構圖取勢匠心獨具。畫幅中左半邊為表現漓江而作的大量留白,與右半邊碧蓮峰的濃重墨色形成強烈對比,足令觀者情緒為之一振。碧蓮峰一角矗立於漓江之畔,山水交接之處以淡墨渲染,峰中草木蔥榮、生趣盎然,有遊人拾級而上,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山峰的描繪,是李可染最為典型的積墨之法,層層積染的重墨之中間以藤黃、赭石、花青之色,色墨交融,山色厚重而不失秀潤,同時又造就極深邃之感,碧蓮峰的美麗和雋秀迅疾般活現于大師筆下又出脫于尺幅之限了。漓江之中,漁帆接踵,近處漁舟就要落帆捕魚而遠處的漁舟若隱若現,似正要穿透薄霧,前後漁舟遙相呼應,觀者就此已得極目遠眺之感。值得一提的是,此作係李可染為馬國權所作。馬國權字達堂,當代著名學者,專修古文字學,兼善書法篆刻,為容庚先生的入室弟子,歷任中山大學及暨南大學教授,後應聘赴港,出任大公報編撰,並曾于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此件《陽朔碧蓮峰》既是李可染的代表作,又印證其與馬國權的友誼,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在近百年中國山水畫發展中,李可染是一位開宗立派的大師,他獨創的“李家山水”構圖飽滿,筆墨凝重,氣勢博大,並巧妙吸收借鑒了西畫的明暗處理,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形成了“黑、滿、重、亮”的嶄新山水畫圖式,將中國山水畫的變革向前推了一大步,被喻為近代中國山水畫“劃時代的里程碑”。

  與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等講究傳統筆墨、追求古意的山水畫大師相比,李可染的山水畫無疑更具有時代感,在山水畫語言的探索創新上更顯“當代性”。這種創造性的貢獻得益於他早期對西畫的學習和晚年到真山真水中的大量對景寫生。李可染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曾在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學習西畫,對油畫、水彩涉獵較深,1957年他訪問前東德,歷時4個月,看到了西方繪畫大師倫勃朗的許多原作,深厚的西畫素養對他日後的山水畫變革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光線、構圖的大膽創新與感悟皆來源於對西畫的超凡了解。從50年代末期開始,李可染多次到全國各地寫生,開始他“為祖國山河立傳”的路程。桂林、黃山、武夷山、蘇州、從化,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其中漓江山水成為他百畫不厭的題材,變為他最具個人風格的標誌性畫作。

  自古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景佳桂林。”而陽朔的風景又以碧蓮峰為最。陽朔位於桂林東南方十五公里,境內沃野千里,林木蒼翠,川流縱橫,峰巒嶂疊,風景為天下之冠。碧蓮峰在縣城與漓江之間,群峰擁圍著層樓村舍,自然景色與田園風光天然融合,正如詩中所寫的:“碧蓮峰裏住人家。”

  近百年中國山水畫發展中,李可染是一位開宗立派的大師,他獨創的“李家山水”構圖飽滿,筆墨凝重,氣勢博大,並巧妙吸收借鑒了西畫的明暗處理,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形成了“黑、滿、重、亮”的嶄新山水畫圖式,將中國山水畫的變革向前推了一大步,被喻為近代中國山水畫“劃時代的里程碑”。與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等講究傳統筆墨、追求古意的山水畫大師相比,李可染的山水畫無疑更具有時代感,在山水畫語言的探索創新上更顯“當代性”。這種創造性的貢獻得益於他早期對西畫的學習和晚年到真山真水中的大量對景寫生。李可染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曾在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學習西畫,對油畫、水彩涉獵較深,1957年他訪問前東德,歷時4個月,看到了西方繪畫大師倫勃朗的許多原作,深厚的西畫素養對他日後的山水畫變革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光線、構圖的大膽創新與感悟皆來源於對西畫的超凡了解。從50年代末期開始,李可染多次到全國各地寫生,開始他“為祖國山河立傳”的路程。桂林、黃山、武夷山、蘇州、從化,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其中漓江山水成為他百畫不厭的題材,變為他最具個人風格的標誌性畫作。

  在他的畫中,瀑布、江水、梯田、小屋的高光留白極為精采,從此幅《陽朔碧蓮峰》中處處可窺。“白”每每成為他畫中的“點睛之筆”,虛實處理非同凡響。筆墨渾厚,蒼茫之韻。加之自稱為“醬當體”的李可染書法,融會了篆、隸、楷、草的體格,粗重剛猛,連綿起伏,滲透到繪畫中處處給人“紀念碑”之感,雄渾博大,凝重老練,一改文人山水畫的靡弱,堪稱對中國山水畫變革的一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