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苦筍帖》:禪筍一味(圖)

  • 發佈時間:2016-02-22 09:17:1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金葉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苦筍帖》:禪筍一味

  懷素 《苦筍帖》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金葉

  上海博物館館藏懷素的《苦筍帖》,絹本墨跡,兩行十四字:“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翻譯成今天的語言就是説:“苦筍和茗茶兩種物品異常佳美,那就請直接送來吧。懷素敬上。”

  苦筍是一種蔬菜,筍肉色白,尋常做法為炒、拌、泡,清香微苦,回口爽甜(這種口感與喝茶很相似)。和懷素一樣對苦筍有偏好的還有宋代的黃庭堅。他的行楷 書墨跡《苦筍賦》中有“余酷嗜苦筍”、“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啗而不疾人”等句。黃庭堅自跋曰,黔中之人“冬掘筍萌于土中,才一寸許,味 如蜜蔗,而春則不食”。

  茶與筍的特性,和僧禪有一種相同之處。蘇軾有詩云:“攢金盧橘塢,散火楊梅林。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 有 句話叫禪茶一味,《苦筍帖》是可考的最早與茶有關的佛門書法。苦筍與茶,都是苦中有平淡清甜,説禪筍一味也未嘗不可。懷素通過書法充分體現了茶筍與禪的種 種緣分。這幅《苦筍貼》雖然只有14個字,但是全帖“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近觀此帖,一字一句由淡到濃墨色分明,單純明朗,卻又盡顯奔流直下 的狂草書勢,尤其是後一行字,幾乎是一筆書成。細看筆畫,懷素揮毫的動作仿佛清晰可見:“茗”字,草頭逆勢起筆,取險成勢,果敢鋪毫,兩點為“口”,神完 氣足,宛若金石有聲……比起懷素的其他書作,《苦筍帖》少了些“狂詭”,增添了幾分清逸與神妙。

  懷素,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的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

  懷素的書法作品大多是醉書于“粉壁絹裳”而難以保存,成為傳世珍寶的《苦筍帖》,宋時即有人獻入內府,鈐了“宣和”、“紹興”的印鑒。現在我們看到的書 帖,前有乾隆皇帝的題簽及“醉翁逸翰”的引首;後有南宋米友仁、聶子述的題跋和觀款,另有南宋“寶慶改元九月九日重裝,松題記”的標記,元明以後,又經民 間藏家歐陽玄、項元沛、安岐等人遞藏,實為一件世間不可多得的書法珍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