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美術館:數據漂亮卻難掩尷尬問題(圖)
- 發佈時間:2016-02-22 09:16:0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私立美術館:數據漂亮卻難掩尷尬問題
去年,余德耀美術館的《雨屋》展得到好評如潮。
全球首份《國際私立美術館調查報告》近日公佈——數據漂亮卻難掩尷尬問題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金葉
2007年,海外藏家尤倫斯夫婦出資在北京建造的非營利當代藝術美術館(UCCA)開幕,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當代私人美術館。
儘管比西方當代私人美術館的發展相對滯後了40年,但從2010年以後,中國也迎來了私人美術館的“黃金時代”。
近日,由AMMA(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與全球收藏家資料庫Larry’s List聯合發表了全球首份《國際私立美術館調查報告》。人們驚訝地發 現,中國目前已經擁有26家以展陳當代藝術為己任的私人美術館,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北京、廣州和上海還進入了“全球十大私人美術館城市”的榜單中。
雖然在數量上已經得到驚人的發展,但漂亮的數據卻難掩私人美術館中一些尷尬的問題:私人美術館這麼多,為什麼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我們的私人美術館全球第一“燒錢”,觀眾卻非常少,這中間究竟是哪出了問題?
廣州私人美術館數量
甚至超過紐約和倫敦
在對全球超過166家以上的私人美術館進行詳細調研的基礎上,《國際私立美術館調查報告》透露出諸多有趣的細節。
以國家層面來分,南韓、德國和美國分別以總數45、43和42個私人美術館佔據了前三把交椅,中國以26個私人美術館的數量排在第四。前4個國家的私人美術館加起來幾乎佔據了世界上私人美術館總數的半壁江山。
以城市來論,南韓首爾以擁有13個私人美術館位居城市排行榜榜首,其後是柏林和北京,這兩個城市都有9個私人美術館。特別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國內除了 北京之外,擁有私人美術館最多的竟是廣州,擁有6間私人美術館,佔全國私人美術館總量的23%。這個數字不僅打敗了上海(4間),也打敗了紐約(5間)和 倫敦(4間)。
《報告》分析,紐約和倫敦排位較低,香港甚至沒有入榜。分析原因,多半是因為這些城市的租金較高、可用空間長期不足造成 的。歐洲的收藏者似乎更喜歡在非主流的城市建立藏品的展示空間,所以不會出現私人美術館在“一線城市”扎堆的現象;而香港的收藏傳統更多地聚焦于現代藝術 品和古董古玩,立足於展示當代藝術的私人美術館也比較少。
而廣州,是一座擁有深厚收藏文化底蘊的城市,同時又擁有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美術館、紅磚廠、小洲村等豐富的當代藝術資源。但長期以來,可供廣州的當代藝術作品展示、對外交流的公立空間又比較缺乏,廣州地區私人美術館便是在這種機遇與困境中應運而生。
53美術館館長李瓊波的個人經歷印證了這個推論。他表示,2009年,廣東地區當代藝術的作品展示、對外交流空間非常缺乏,與廣州經濟的前沿位置非常不 對稱,市場對當代藝術的認知還很保守,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代藝術的發展。他在那時正好看到了一個與當代藝術的氣質非常貼切的展示空間,再加上當時剛好國家 出臺了民營美術館的鼓勵政策,繁瑣的程式走得特別順利。在各方面的支援下,53美術館成為廣東第一家非營利性質的私人美術館。
小圈子內自娛自樂的遊戲
多數廣州人不識私立美術館
對於廣州取得的驕人成績,即便是廣州藝術圈的人也大感震驚。“廣州竟然有6家?”“這個數字太神奇了!”“是不是算錯了?”這是記者在隨機採訪中得到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反應。
但問題是:為何大多數人沒有感覺到廣州有那麼多的私人美術館呢?
這6家美術館究竟是什麼名字?記者向雅昌諮詢,有關負責人表示,此份報告因為和ARTPRICE簽署了保密協議,所以具體的美術館名稱不能對外公開。
然而究竟是哪六家其實並不難猜。尤其是在調查報告中頻繁出現的廣州53美術館和廣東當代藝術中心,必然屬於6家範疇之內。
和北京的M WOODS、上海的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南京的四方美術館作對比不難發現:國內大部分具有影響力的私人美術館,是依託于大藏家的私人收 藏而建立的。龍美術館的創始人劉益謙和王薇,近幾年幾乎橫掃了各大拍賣行的“封面”;印尼商人余德耀則是目前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 他們富有品質的收藏和傳奇的收藏故事對大眾本身就富有強烈的感召力。同時,這兩家已經是“世界級”的私人美術館近幾年在當代藝術方面的策展水準也頗具水 準,這想必和藏家本人在藝術圈的人脈,以及頗具實力的資本也有極大的關聯。
相比之下,廣州的私人美術館的掌門人本身並不是大藏家,廣東 當代藝術中心的創辦人黃子龍是個頗有藝術青年氣質的年輕企業家,53美術館的館長李瓊波本人是學藝術出身,辦過藝術雜誌和藝術空間。這兩傢俬人美術館“私 人”的特質不明顯,它沒有積累大量珍貴的藝術品,更像是一個符合創辦人口味的當代藝術展覽空間。
如果説前一種類型的私人美術館是私人藏家的收藏達到一定規模之後,自然而然産生了一種要和公眾分享的強烈意願,某些廣州的私人美術館卻更像是熱愛藝術的商人為自己和自己圈中的朋友們搭建的與藝術家互動的平臺。當代藝術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小圈子內自娛自樂的遊戲。
反觀西方以及國內比較有“存在感”的私人美術館,無不看重公眾及媒體對展覽的反應和評價,他們通過精準的電子郵件推送、廣泛的社交媒體以及廣告宣傳,與 社會資源有著密切的聯繫,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美術館,從而監督他們推出更高品質的展覽,由此形成一個良性迴圈,促進私人美術館的發展。
而相比之下,廣州一些私人美術館至今沒有找到一種和公眾互動的方法,或者可以説是根本缺少這種意願。在公眾的眼裏,他們的存在感極其微弱,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中國私人美術館
世界第一“燒錢”卻觀者寥寥
儘管在國內,很多人對土豪們建立私人美術館的目的有各種“逐利”的揣測,但報告中,只有4%的藝術品收藏者承認稅收優惠政策是他們建立私人美術館的動機所在。85%的中國藏家表示建立私人美術館是出於“熱愛與公眾分享藝術”,以及“將藏品公開能夠愉悅身心”的原因。
上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説,她想要建立一座私人美術館的願望,誕生於2009年的一次展覽。那一年,王薇在國家博物館館長陳履生的幫助下舉辦了一場“紅色 收藏”展。展覽中一共有王薇收藏的76件紅色經典作品,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那是我的藏品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我的眼淚都忍不住掉下來了。我第一次意識 到,如果只是把藏品放在儲藏室裏,它永遠只具有‘物’的屬性,文化價值和魅力無法被煥發出來。而將作品放到美術館裏展示給公眾,才是藝術品應該有的歸 宿。”她表示。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北京M WOODS美術館的聯合創辦人雷婉瑩和林瀚。他們表示,建立私人美術館的目的是與更多人分享和交流,鼓勵我們的朋友也去分享他們的收藏,“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一同學習與發展”。
然而,要想實現和眾人“分享藝術”的夢想,是需要巨大財力支撐的,尤其是在中國。調查顯示,全球範圍內,44%私人美術館的年運營費用在35萬美元以 下。但在中國,只有10%的私人美術館可以如此低價運轉。90%的中國私人美術館年運營費用在35萬美元以上;近三成的中國私人美術館年運營費用在100 萬美元以上。而像龍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這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私人美術館,年運營費用超過500萬美元。
和鉅額運營費極度不相稱的,是中國私人美術館的參觀人數。根據報告統計,目前63%的中國當代私人美術館每年參觀人數在兩萬人以下,僅有37%的參觀人數在兩萬人以上,還有10%的參觀人數不多於2500人,相當於每天平均只有個位數參觀者到訪。
余德耀曾經在自己的美術館開幕的一個月後對媒體吐槽:除了開幕展上嘉賓雲集之外,其他時間都是觀眾寥寥。“我去斯德哥爾摩,那裏的私立美術館每天有五六千人參觀,而城市人口才兩百多萬,羨慕!”他感嘆。
“私藏”轉“公藏”理念太超前
“基金會”運作模式步履維艱
即便是土豪,長期以“燒錢”的方式來養一座美術館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所以不少私人美術館也在“開源”方面各出奇招。北京紅磚美術館有很多的配套設施如 多功能廳、西餐廳、咖啡廳、VIP俱樂部等,希望營造一種“藝術化生活”,和觀眾産生更多可能的黏合與聯繫。廣州當代藝術中心也表示,會利用自己的場地舉 辦一些與藝術相關的活動增加部分收入,如正在規劃的藝術走廊和藝術沙龍,類似的活動本身可以向觀眾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同時成熟的沙龍活動可以定期舉辦, 實行會員制,從而增加客戶黏度,形成長效機制。但面對巨大的資金投入,這樣的賺錢方式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記者在報告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事實上全球範圍內的私人美術館,有一半以上是通過基金會的方式來解決長期發展的資金問題。這個傾向在西方國家很明顯,尤其是美國和英國。相比之下,中國只有 10%的私人美術館以基金會的形式建館。
藝術市場觀察者季濤告訴記者,以基金會的方式運作私人美術館,私人藏家只需提供啟動資金,然後可以從社會中募集到源源不斷的資金捐助,這確實是解決私人 美術館長期發展的好途徑;而私人美術館一旦轉換成基金會的方式運作,也可以從社會當中徵集到更多好的藏品,以提升美術館的品質。同時,基金會的形式,還可 以幫助私人美術館獲得更多的賦稅優惠。“但基金會運作有個前提,那就是藏家自己的收藏實際上轉換成了‘公藏’,成為社會財富的一部分。私人藏家對資産和藏 品的管理也要受到更多法律上的約束。這是絕大多數建私人美術館的中國企業家不願意接受的。他們不想受到更多法律上的約束,還想著也許哪一天生意不好,破産 了,把藏品變現呢……雖然現在中國的企業家已經有了和公眾分享收藏的願望,但他們還是將藏品看成是一種私有財産。轉換成‘公藏’?這個理念太超前了,咱們 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
所以,雖然《報告》顯示出的中國私人美術館春光一片大好,北京德美藝嘉的策展人王棟棟卻不客氣地表示“中國現在 其實並不需要私人美術館”:“私人美術館屬於藝術生態鏈高級發展階段,必須有自由推廣文化的環境才能成氣候。它是種公共項目,雖由私人創立,但一旦成立就 屬於公共財富的一部分,資金流動自然就該納入社會管理和分配的總體系統中去,而這些經驗在中國遠沒得到認可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