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黎川農民放下鋤頭拿畫筆 撐起油畫産業一片天

  • 發佈時間:2015-09-09 1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9月7日,中國美術學院、黎川縣人民政府合作備忘錄簽署暨黎川縣第一期油畫短訓班開班儀式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行,首批23名來自黎川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師將在中國美術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學習培訓。近年來,黎川大力發展油畫産業,組織有一定繪畫興趣愛好的農民、家庭婦女、殘疾人、待業青年等拿起畫筆,耕耘在油彩世界,實現由農民向畫師的轉變,通過畫油畫走上創業致富路,黎川油畫品牌逐漸形成,黎川油畫産業風生水起。

  放下鋤頭拿畫筆 ,一米油畫一噸米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批上海下放知青在黎川縣文化館開辦油畫培訓班,傳幫帶出一批以當地農民為主的專門從事商品油畫的畫工、畫師,畫油畫成為當地一條很好的就業、致富途徑。放下鋤頭,拿起畫筆,一時成為黎川農民時尚的追求。黎川油畫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吉榮就是一個角色成功轉換的典型。楊吉榮出生於農村,高考落榜後當了幾年農民,以後進村辦企業裝潢廠當了一名彩繪工人,3年後,廠子倒閉,他憑著在縣文化館學習的油畫技能,到廈門、深圳等地闖蕩,很快紮下了根基,被多家油畫公司高薪聘為畫師。2010年,楊吉榮返鄉創業,為東鄉縣王震將軍紀念館創作了一幅30平方米的油畫,獲得酬薪10萬元,他感慨地説:“以前拿鋤頭,現在拿畫筆,吃起了‘文化飯’,我現在創作一平方米油畫的收入,就能相當於以前當農民時賣一噸稻穀的收入。”哥哥帶弟弟、妹妹,叔叔帶侄子、侄女,老師帶學生……,一個人學了油畫,經常會帶動一幫人學,如今在黎川,一家人都在畫油畫的現象屢見不鮮。目前全縣從事油畫行業的人員達3000多人,遍佈深圳、廈門、上海等地,臨摹創作的油畫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畫師的年收入至少8至10萬元。

   制定規劃建好園,返鄉畫師創業忙

  黎川油畫産業儘管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但在黎川縣內紮根,並形成了一項特有的文化産業,卻是近年來的事。2009年10月,黎川縣組織考察團到深圳市大芬油畫村參觀考察。當時正值金融危機,油畫外銷不景氣,不少畫師都有回家鄉創業的想法。2010年,該縣提出了“一個畫室就是一家企業,一個畫師就是一名創業老闆”的理念,在國安風情商業街上建立“黎川油畫一條街”,免費為畫師提供創作店面,一些畫師開始返鄉開展二次創業。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進黎川油畫藝術發展”,並確定由國家文化部對口支援黎川。該縣借助政策東風,依託自身優勢,前瞻市場,回應畫師回鄉創業的願望,確定了“創世界油畫基地、建文化産業名地”的目標定位,將油畫産業發展納入全縣“十二五”總體規劃,出臺稅收減免、“小微”貸款、畫師購房優惠、子女落戶、就近就醫就學和免費培訓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黎川畫師返鄉創業。

  為讓畫師形成抱團發展,該縣引進江西開拓文化産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興建了一座佔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的油畫創意産業園一期。該項目建有油畫創意大樓、展廳、創作室、油畫公司寫字樓、油畫培訓中心等,成為集油畫創作、展覽、銷售、藝術交流及相關繪畫用品銷售為一體的油畫生産基地、展示平臺、流通中心。油畫産業園成為一個個小微油畫公司孵化器,目前已匯集返鄉畫師300多人,油畫公司20余家,年生産、交易商品油畫1.6萬張,年銷售額達1.2億元。黎川也因此獲得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油畫)、“江西油畫之鄉”、“江西省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三千畫師三億金,小城發展大産業

  如何在調整産業結構中尋找産業的突破點?如何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産業?如何落實江西省提出的“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的發展戰略,該縣選準了發展油畫這個低碳環保的文化産業。2013年,該縣專門成立油畫辦,並相繼組織畫師成立了油畫協會和油畫商會,縣財政每年安排600萬元發展資金,支援油畫産業發展。每年,該縣通過組織畫師參加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中國義烏文化産品交易會等各類展會,統一打造黎川油畫品牌,擴大黎川油畫知名度和影響;組織畫師采風寫生活動,參加全省首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精品聯展等,提高畫師的技藝水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在黎川畫師中産生巨大影響,如今,該縣畫師們紛紛提出:“我的畫布我做主”,主動“破繭而出”,進入自我發揮、自我表現階段,創作出有構思、有涵義、有情感的油畫藝術作品,已從低端的臨摹複製開始走向自我創作。張建斌就是黎川為數眾多的畫師中實現轉變者之一。他專攻人物肖像,畫作逼真傳神,一幅肖像油畫市場價格在10萬元以上,天津天獅集團曾出資100萬元,請他為公司創作巨幅油畫。在商品油畫裏耕耘多年的余長華,也由當初的一名畫師“華麗轉身”為油畫家。他曾與北京名流共同舉辦畫展,一幅原創油畫價格高達10萬甚至幾十萬元。楊吉榮以江西境內的自然景觀為素材,創作的《老街》、《會仙峰》、《廬山》、《三清山》等油畫作品,在省內各級美展上屢次獲獎。由臨摹複製轉到藝術創作,一大批畫師“破繭成蝶”成為畫家。在“全省青年美術作品展”和“全省油畫作品展”中,該縣入展作品22幅,獲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全省紀念建黨90週年美術作品展覽中,該縣有6幅原創油畫作品入展,在全省所有縣(市、區)中名列第一。

  油畫成為了黎川響噹噹的一個文化産業,帶動了縣內裝裱、電商、快遞、旅遊、餐飲等多個産業的發展。據統計,目前,遍佈全國各地的3000名從事油畫行業的黎川籍畫師畫匠、裝裱工、經銷商等,年創産值可達3億元。

  走出山門進校門,菜鳥也能變鳳凰

  3000油畫大軍是黎川發展油畫産業的資源優勢,培養高層次油畫人才也是黎川油畫産業發展升級的重要因素。近年來,該縣先後邀請了德國著名油畫大師比希庭、國家一級美術大師鄧家駒等國際和國內著名畫師、油畫界資深人士等前來舉辦各類油畫藝術講座和培訓指導,現場傳授油畫技巧和創作經驗。此外,還積極鼓勵、支援畫師申報省市美協會員,目前全縣已有省美協會員17名、市美協會員56名。縣委、縣政府根據目前油畫人才狀況,制定了“壯大基礎人才規模,提升現有畫師創作水準,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的分層次人才培養計劃。一方面,在縣職業中專繼續開設油畫專業班,每學年招生60人,縣財政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標准予以補助,壯大後備基礎人才規模,已培養130多名畢業生。另一方面,提升現有畫師藝術素養和創作水準,積極爭取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大力支援,從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資訊服務、科研實踐等方面開展校縣合作,推動雙方人才、技術、資源共用與互動。此次與中國美術學院簽署的《關於支援黎川縣文化人才培養、文化産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中國美院學科隊伍和人才培養的優勢,通過聯合開展人才教育培養、創意設計等工作支援黎川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每年為黎川開設1至2期油畫研修班,在黎川設立“教學實踐基地”、“研究創作基地”,將進一步提高黎川畫師的繪畫技藝和創作水準,推動黎川油畫産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讚表示,對於特別優秀的畫師還將積極推薦其報考本科、碩士、博士等學歷教育。

  “想不到,我們農民學油畫還能上中國美術學院培訓進修,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像。”藝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危彤説。早幾年,危彤在外打工,2010年返鄉,在油畫街開了一間工作室。2013年入駐油畫創意産業園後,成立了藝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油畫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危彤説:“我要抓住這次學習機會,不斷充電,提高自已的繪畫技藝,人生中不留遺憾。”星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周燕做了10年家庭婦女,這幾年通過學油畫,成為了一名風采秀麗的女畫師,每年收入達10萬多元。周燕説:“以前在家裏帶帶小孩,打打麻將,過著碌碌無為的生活,現在學會了畫油畫,生活過得比較充實。這次政府組織我們畫師參加中國美院的學習培訓,對我們開闊視野、提高畫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大家都十分珍惜,一定認真參加學習,盡力提高自已的繪畫創作水準”。黎川縣委副書記、副縣長周廣明説,“一個産業的形成和發展需要一定的規模,但沒有創新沒有品質提升的産業很容易被複製、超越、甚至替代、淘汰,黎川畫師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但原創性不足,技藝和水準還有待提高,挑選優秀的畫師送到全國著名的美術學院學習培訓,讓他們接受藝術氛圍的熏陶,接受名師、專家的指導,加快推進他們從“畫工”、“畫師”向“畫家”、“大師”轉變,油畫從“商品”向“作品”、“藝術品”升級,培養黎川油畫産業的領軍人才,提升黎川油畫的品牌價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