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麼奇葩的硯臺 古代文人怎能不愛讀書寫字(6)

  • 發佈時間:2015-07-22 16:02:19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原標題:這麼奇葩的硯臺 古代文人怎能不愛讀書寫字

  清道光壬午(1822)計楠銘鳳凰池端硯

  

  此硯琢制極為精妙,頗有現代感。硯石則呈紫紅,有青花、火捺、石眼、金線等石品。與硯背浮雕鳳凰相對應的硯面有一凹陷的鳳凰,組成陰陽雙鳳,硯面的陰鳳凰如同剪影,同時可作為墨池之用。由鳳首向鳳尾還用漸起的雕刻技法,使其具有身形的變化,同時,也易於儲水。

  二十世紀上半葉 陳端友制筍形端硯

  

  

  這方端硯的硯身為一段縱向剖開的毛筍(又稱毛竹筍),藝術構思與瓜形端硯相似,筍的表面自上而下琢出層層疊疊佈滿直條紋的筍殼和逐漸粗壯的側芽,筍 殼已有剝損,露出部分鮮嫩的筍體;圓而突起的側芽已招蟲蛀,蛀洞妙化為不規則的硯堂,硯堂的四週順勢凹下以為蓄墨。硯背為毛筍的剖面,由於不似竹根般堅 實,故剖面乾淨利落,前端是層狀的筍殼,竹節同向彎曲,由上而下漸次疏落,與硯面呼應。硯的後側有“端友手制”陽文篆書方印。而木製硯盒也與硯臺完全相 稱,為一個圓雕毛筍。

  陳端友(1892-1959),名介,字介持,江蘇常熟王市人。少時在揚州問古齋碑帖店為學徒,其師張太平是蘇州雕刻碑帖和石硯的行家。1912年 隨師遷至上海,後參加了“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其硯雕技法結合了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寫實主義藝術的表現方法,作品形神兼備。陳端友制硯中,再現真實的 自然生物與摹寫古物是其一生的追求,刀下的松蕈、甜瓜、竹節、螺螄,無不活靈活現,洋溢著自然的勃勃生機,摹刻的古鼎古鏡也是逼真肖形。陳端友極其擅長把 握自然物體的細微之處,被鋸後竹節的糙面、銹蝕殘破的古錢、池塘戲水的九龜等等,一塊塊頑石在他的刀下演化成靈物。寫實肖形、情趣盎然,確立了海派硯雕的 風格,對後世硯雕影響巨大。

  然而,對陳端友的雕刻工藝,也歷來有爭議:有人認為,他的硯臺完全倣照自然,沒有思考,工匠氣息太重。但在華慈祥眼中,陳端友也並非亦步亦趨於前 人,而是有自己的製作思路。“因為在他之前,從未有制硯家將硯臺製作地如此惟妙惟肖。同時,他製作硯臺的精細程度也是很值得人們學習的。”華慈祥説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