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瓷器的發展歷史簡述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00: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這是舉世都公認的。瓷器的發明是在陶器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産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嶺土)作原料,燒成溫度達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白陶的燒製成功對由陶器過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準的制瓷技術,標誌著中國瓷器生産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産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陜西銅川)産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産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産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産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緻,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産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于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産;均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産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三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溫度1100-1340℃);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再燒1100--1340℃為釉中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600-800℃)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