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術館如何促進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5-26 10:45:0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近年來,我國美術館事業快速發展,美術文化週刊從本期起推出【你説我説】欄目。每期設置一個話題,邀請美術界專家、美術館從業人員以及廣大觀眾參與,就當前美術館發展中的各種現象、問題展開討論,以推進美術館專業化建設,促進我國美術生態健康發展。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博物館”。該主題呼籲人們利用資源的同時需對生態系統予以尊重。

  美術館作為博物館的一個門類,具有一般博物館的共性。那麼,美術館在促進社會文化,特別是美術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上應當有何作為?

  生成新知識的學術平臺

  張子康(中國美術館副館長)

  隨著時代演進,當下的藝術更接近一種很難界定的敏感體驗。從20世紀50年代起,伴隨藝術與存在的概念置於美學與哲學的交叉領域,引發了對藝術與生活關係的再思考。不管是對聲音、視覺,還是時間和空間,藝術開始承載多重的文化可能性,它本身就像是一個流動的概念。

  作為展示、交流與研究的空間,美術館則為處於變化中的藝術,尋求其本身的意義與價值。美術館就是將個體有價值的知識生産轉化成為被發掘的社會新價值,推動藝術史的發展與進程,建立藝術的長遠價值體系。在這個轉化過程中,美術館的學術研究作為其重要功能,需要在藝術作品個性的創造力中,探討其文化的共性。

  與此同時,研究不僅是關乎于藝術,更應致力於審美、生存、人與社會關係等問題的新知識的生成。以此提示出美術館作為有效的學術平臺,在持續為當代文化提供有效的新知識,推進社會創新價值的發展。

  美術館文化是積累的過程

  羅寧(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

  美術館本身就肩負著向社會輸出文化,輸出知識的重要任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依賴於美術館功能的持續實現,即收藏保護、學術研究、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推廣教育和對外交流。

  美術館文化體現在上述功能中。要使美術館文化持續發揮作用,必須夯實功能實現的基礎,即要有比較豐富的藏品、要有長期保存藏品的條件、要有連續性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成果的誕生、要有長期的作品陳列和支援這些陳列的策展人才,還要有公共教育和推廣服務工作的固定團隊及對外交流展覽的資源和渠道。

  最重要的是要有保障美術館文化發展的組織機構,如以理事會等形式將這些功能建設固定下來並堅持下去,包括對周圍美術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對觀眾的長期培育。切不可急功近力不管未來。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美術館文化更是。

  明確學術立場 體現文化價值

  陳湘波(關山月美術館館長)

  美術館要承擔促進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責任,首先必須以美術館館藏為基礎,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明確美術館發展的學術方向和定位,依據美術館自身的學術標準確立策展立場,並通過系列性的展覽與持續性的學術關照,以及積極主動地與觀眾互動交流,使美術館的真正價值得到有效的體現。

  關山月美術館在2008年提出“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確立了以研究為龍頭,以收藏為基礎,以展示、教育和推廣為手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精神文化追求為目標的發展思路,實現市民的文化教育權利,在學術研究、展覽、講座與服務上,注重基於本館學術定位和學術立場的系列活動策劃。

  我始終認為,美術館運營的著力點和基本出發點應把公眾的理解與參與放在第一位,只有強調與公眾之間的互動關係,才能架構美術館在促進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中扮演更加主動的角色。

  堅持開門辦館

  斯舜威(浙江美術館館長)

  美術館的責任即在於打造良好的藝術交流平臺,弘揚民族文化,提升大眾的審美水準,有效促進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美術館要注重美術史的研究,重點加強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文獻的蒐集、整理和展示,引領當代美術創作。其次,要堅持開門辦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提高文化藝術的社會普及。浙江美術館運用“流動美術館”“藝術宣傳站”“流動影像站”“美術陽光行動”“藝遊鄉里”等多種形式,實現美術館資源的社會共用。除了美術展覽外,利用高倣複製品、美術書籍、藝術課程等,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

  同時,美術館要以當代美術發展為前瞻,積極拓展多種渠道,加強與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其他藝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延伸對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內容,主動將優秀美術作品和美術人才推向世界,著力提升中國美術的國際影響力。

  讓公眾親近藝術 讓藝術影響生活

  劉鋒(石家莊美術館館長)

  美術館想要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首先是要做好自己,樹立自己的學術品格,形成自身特色。其次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公教活動,吸引更多公眾走進美術館,讓公眾親近藝術,讓藝術影響生活。

  美術館不是展覽館,更不是繪畫作品簡單堆砌的地方,它是一個知識生産和傳播的藝術機構。作為美術館人,我們要著意關注在地城市的藝術,分析所處地域公眾的審美水準,既要提供他們需要的藝術産品,創建大眾文化記憶的家園,同時,要避免刻意迎合。

  公眾的審美隨著時間的推進,也在不斷提升和進步,美術館人要及時掌握了解,根據公眾的欣賞水準,制定工作計劃,並不斷改進和調整,要從給其“講故事”到讓其“自由欣賞”。另外,一定要關注孩子,針對他們開展美育活動,他們是社會的未來,更是美術館未來的參與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