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專業藏家如何玩轉博覽會(3)

  • 發佈時間:2015-05-25 09:34:5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原標題:非專業藏家如何玩轉博覽會

  ■提醒

  專業博覽會

  也有假貨

  在藝術品市場整體性回調的大背景下,國內博覽會的雜亂叢生,近年來讓這個行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艱難。

  “由於參展成本比較高,博覽會本身的含金量又遭遇業內人士的質疑,因而,很多以前的參展商有過參展經歷後,都開始陸續退出這個平臺。”上述不願具名人士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老牌博覽會要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只能降低參展門檻,讓更多新的經營者進來。這樣,這個行業更大的危機就出現了:參展的機構和産品不斷走向低端化,價格泡沫和假冒偽劣也開始如影隨形。”

  在某地區的一個博覽會上,記者接觸到一些賣珠寶玉石的參展商,他們的商品售價普遍比外面的市場要高很多。一家賣碧石的展檔,在華林開價5000元的手鐲,參展商開口便要15000元,並強調“這是最後一天,優惠了。”而記者在廣西、湖南等地的一些博覽會上,甚至還遇到過一些賣假翡翠和假琥珀的參展商。

  實際上,不僅國內的參展商有造假現象,國外的參展商同樣也會在展品上玩些小花招。礦物晶體專家謝佑才在陪同記者一起逛展時,就發現過,一位外國參展商向國內觀眾賣拼接起來的海藍寶石的現象。在同一個展館,賣假化石的參展商比比皆是。

  實際上,早期很多以藝術品和珠寶玉石為交易品的博覽會,面向的都是專業採購商和收藏者的,是專供行內人交流和“過招”的平臺。因此,不管是産品品質和價格都相對有保證,既不會拿假冒偽劣産品來忽悠人,更不會對一件産品悖離市場規律來漫天要價。然而,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主辦方生存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一些文博會的盈利模式也開始發生微妙改變。

  博覽會原本是以“交易為王”的平臺,主辦方的主旨應該是想法設法發動在這個行業真正有影響力和購買力的參與者來參展,讓參展産品實現更多和更高品質的交易。這也是他們吸引更多新的機構和企業進來參展的基礎。但是,在非購買型觀眾門票收入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他們的工作重心也開始發生轉移。“有些博覽會,根本不管參展産品賣不賣得出去,只要門票場租和出版物等收入不變,這個展覽就還可以繼續辦下去。老的參展商不來了,就忽悠新的人進來。”一位曾經參加過多次地方性博覽會的藝術品經營機構的負責人對記者感慨道,當年像王肇民、劉大為、韓美林等名家都會參加藝博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博覽會,只要你有錢、有想法,都可以來參展。有的參展商花了高額的參展費進來後,發現有那麼多非專業的觀眾來參加,自然會想著混水摸魚,向他們高價推銷一些不合格或低檔次的産品。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行業風氣了。

  “剛入行的玩家,到博覽會上買東西,最好能夠有專業的行家陪伴。”謝佑才談起在博覽會上購物時表示,類似的展銷活動會産生很多刺激型消費,不懂行的觀眾本來沒有購買的需要,但是現場看到新鮮美麗的東西,加上賣家巧舌如簧的推銷,會臨時産生購買慾望。尤其是在購買珠寶玉石類的産品的時候,現場又沒有專業檢測機構可以提供意見,這樣達成的交易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那麼多參展商在同一個展館出現,産品數以萬計,主辦方從能力上也監管不來。很多買家出於對主辦方的信任,對參展産品的品質和價格經常會深信不疑。這就給了投機商人最好的行騙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