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在炒作書畫崩盤論 遊資身影浮現

  • 發佈時間:2015-01-21 09:40:58  來源:東方網  作者:隋永剛 傅瑪麗  責任編輯:張明江

書畫崩盤論背後遊資身影浮現

  書畫崩盤論背後遊資身影浮現

  多篇關於書畫市場“崩盤論”的文章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瘋轉,賺足眼球的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書畫市場的極大關注。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琉璃廠等地調查發現,范揚、史國良、田黎明等一線名家的畫作依舊是眾多畫廊的主打作品,從作品標價來看,並未受到“崩盤論”影響,也未出現拋售現象。那麼是誰在炒作“崩盤論”?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秘密?

  “崩盤論”瘋轉朋友圈

  自去年底以來,關於書畫市場即將崩盤的傳聞在朋友圈愈演愈烈,本報一篇名為《節前愁賣 禮品書畫市場遭遇小年》的一篇報道竟被一業內微信號改為《北京失守 全國各地字畫市場相繼崩盤》,幾天內達到了十幾萬的閱讀量,業內一片愕然。作為全國最大的書畫市場,山東更是首當其衝,受到的衝擊最大。《山東字畫斷崖崩盤,市場泡沫重度破滅》、《山東書畫市場崩盤加劇青州之後濟南淪陷》等等,均在討論山東書畫市場在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低迷後,已經到了崩盤的邊緣;之後,《書畫市場拋售潮涌》、《遊資盯上書畫市場,低位狂掃割肉籌碼》、《北派崩盤,南派崛起 藝術市場南北分裂》、《書畫市場拋售潮涌》等文章相繼出爐,著實攪得書畫市場風起雲湧,熱鬧非凡。

  作為藝術品交易的一線市場,畫廊對於市場的反應最為敏銳。但從各個地區畫廊的表現來看,並未嗅到崩盤的氣息。特別是近期在京津兩地舉行的書畫展覽活動,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吸引了眾多藏家和藝術家,沒有冷場的現象。而雅昌藝術網當代中國畫100指數中,當代藝術家指數未出現大幅下滑,有的只是小幅下跌,有的還出現回升。顯然,書畫市場崩盤的論斷令人難以信服。“藝術品市場萎縮論、‘崩盤論’言之過早,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調整要通過總量和品質來判斷。”收藏家朱紹良表示。

  一些畫廊的經營者也保持樂觀的心態。“目前,小型畫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大型畫廊的經營保持非常健康的狀態,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一位畫廊經營主將其歸根于市場的良好基礎。“數量龐大的藏家群體是市場存在的基礎,少數藝術家作品的下跌,是市場自我調整的過程,這是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一些藝術含量低的作品必然會被淘汰。”

  是誰在炒作“崩盤論”

  逾500家畫廊林立,每年100余場畫展亮相,書畫經營戶765家,書畫從業人員1.5萬多人,“書畫市場看山東,山東市場看青州”。山東地區畫廊的經營狀態直接反映出市場現狀。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相比往年,2014年的山東地區書畫市場確實平淡許多,以前很好出手的作品現在沒了市場。業內人士指出,山東書畫市場的不景氣,直接導致書畫市場崩盤的説法甚囂塵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瘋傳“崩盤論”的同時,一些來自山東、江西、北京等地畫廊的老闆正在“趁低吸納”,為日後市場回暖做準備。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圈內人士披露,他們往往手握大量現金,熟悉資本運作,背靠私募基金,典型的遊資操盤手法。他們買畫的顯著特徵一是明確拒絕泡沫極其嚴重的名家書畫作品,只收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書畫家作品,對作品品質和藝術家藝術修養有較高要求。二是要求打包交易,即單次交易都要求100張起。再就是利用資金優勢進行價格壓制,他們無視書畫市場長期以來形成的按照平尺計算價格的規則,直接談論100張起打包價。有媒體也報道稱,最近的種種跡象表明,來自其他領域的遊資正在有節奏地進行低位吸貨,待到書畫市場反彈的時候,他們無疑將因此獲得暴利。而著名藝術市場評論家齊建秋對此保持謹慎的態度,“對於這種現象屬於過度解讀,從目前來説沒有切實的依據”。

  與此同時,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傳統的書畫市場也不可避免。藝術品市場“崩盤論”的始作俑者經常是一些微信平臺。“微信圈所傳播的文章往往冠以崩盤、跳崖等詞彙,其實並未有原創內容,經常轉載一些其他文章,在標題上做文章,加入一些篡改的內容,配上誇大的圖片,以博取眼球。”一位長期從事藝術品報道的專家表示,對於此種現象,很多人表示憤慨。“為了炒作微信平臺,以這樣的方式擾亂市場秩序,無疑兩敗俱傷。”

  如何規避藝術投資風險

  “在藝術品市場調整期間,早些年書畫市場的‘繁榮’正在慢慢消退,以前有大量價格虛高的作品,買家絡繹不絕。現在,這種風氣已經開始改變。”中國作家書畫院秘書長姚蘭表示,“2015年可以看做是書畫市場重整風氣的‘元年’,書畫市場表面萎縮,或是一種理性回歸。反腐之風讓書畫市場重新成為正常交易鏈條中的一環,也讓書畫家們在創作上不那麼急功近利。”

  放眼書畫市場,價位居高不下的永遠是傳世精品,這是收藏者的選擇,也是市場的選擇。雅昌藝術網根據2014年拍賣市場情況分析指出,雖然書畫市場整體表現平淡,但名家板塊依然頻現亮點。從2013年的“黃胄年”,到2014年春已經轉換成“賓虹季”。作為中國近現代書畫史上重要大家的黃賓虹作品,多年來在市場中相對於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藝術家皆遜色不少,隨著書畫市場的調整,之前被市場低估的藝術家必然會受到關注。此外,海派大師吳昌碩、陸儼少在2014年表現突出。

  相對於大家而言,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還指出,二三線名家的精品開始受重視。“如今的書畫市場上大家的作品價格已經上漲至較高水準,相對而言,二三線畫家的作品目前價位不高,這些藝術家是未來市場的增長板塊和值得關注的領域。可以預見,隨著藝術品消費大眾化趨勢的增強,二三線藝術家作品將成為藏家們和愛好者們追捧的熱點。”

  收藏家王飛認為,現在市場與以往有很大的差別,炒作為市場帶來了大量的泡沫,這為那些新入市的藏家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了解市場,不能盲目入市,避免成為別人的犧牲品。”這是他為那些新入市的投資者提出的忠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