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藏不能只對“行家”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2-01 09:25:0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本期專家:本期專家:廣州茶業協會副會長、合和昌董事長鐘廣林

  “收藏和投資是兩回事,那些將自己喜歡的茶買回去,擺“老”了之後再拿來品嘗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收藏的樂趣。”

  此次茶博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參展企業的裝修普遍“高大上”,90%的展位都是特裝,充滿文化內涵且清新時尚,要知道,一個展位的精心設計和裝修,花費往往要達到10萬元左右。市場不景氣,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因此每個企業都在探索,如何在這樣的大行情下走出一條創新的路。第二個特點就是,對茶有興趣的年輕人明顯增多了,他們大多喜歡平淡、清爽的口感。企業也應針對這個變化去創新,開發出相應的産品。

  前段時間芳村茶葉城有商戶歇市,也是市場冷清的一種表現。行情明明不太好,茶城方面卻還在此時大幅提高“入場費”。有同行反映,從3年前簽約7萬元,現在一下子要漲到38萬元,市場本來就處於波動期,中小茶商怎麼可能接受得了如此驚人的漲幅呢?這樣一來,把很多潛在的問題也帶出來了。

  但據我所知,有不少原本投資房地産等行業的老闆,想謀求轉型紛紛進入茶葉行業。一年投個幾千萬元,做純料茶,先賣給身邊的小圈子裏的客人。這種“熟客”生意模式究竟能維持多久,現在很難評價。我一直認為,普洱茶的收藏不該只針對茶葉市場中的行家、炒家,而要跟更多其他領域的人群共用。可現實問題是,很多企業原本並不想捲入其中,可大環境如此,一款好的産品出來,總會被一些資金盯上。

  任何投資門類都是有漲有跌,普洱茶也不例外。事實上,一款生茶要放20年以上,口感才真的具有代表性,也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所以懂茶的資深茶客都是以藏養藏,邊收邊喝。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市場參與者只買不喝,放著等升值好變現,有的甚至參與炒作“期貨”,一味追求短期利益。

  誠然,普洱茶有其金融屬性,因此這些年來不斷吸引著各路投資客,但我們要儘量引導投資者謹慎、理性,不要盲目地去投入。説到底,收藏和投資是兩回事,那些將自己喜歡的茶買回去,擺“老”了之後再拿來品嘗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收藏的樂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