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島湖魚拓藝術走進盧浮宮 用顏料將魚拓印在紙上

  • 發佈時間:2014-08-01 11:58:1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胡月華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不久前,法國巴黎盧浮宮舉辦了一場為期5天的“共築中國夢”的全球華人藝術展。此次藝術展有近60位華人藝術家的270幅作品參展。其中,中國的魚拓藝術作品首次亮相盧浮宮,作者分別來自中國魚拓專業委員會的理事胡守慶老師和台灣地區的魚拓師嚴尚文老師。

  據了解,中國魚拓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就設在淳安千島湖,聘任了全國各地共12名魚拓鼎尖高手擔任理事,此次在盧浮宮參展的一位魚拓作者就是委員會理事之一。

  在此之前,千島湖先後舉辦了三屆“全國魚拓大賽”和中國魚拓優秀作品展。每屆均收藏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魚拓作品100余幅,目前千島湖魚文化展示中心收藏了世界各地魚拓師優秀作品1000余幅,屬國內規模最大,作品最多收藏地。

  而今,這魚拓藝術展竟然從千島湖“搬進”了盧浮宮,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魚拓的藝術價值。近日,本刊記者和錢江晚報濱江區小記者一起現場體驗“保護千島湖,魚拓萬里行”環保公益系列活動,並共同見證魚拓藝術家的神奇技法。

  魚拓,把魚活生生變成了一門藝術

  魚,大家可以變著法子去吃,卻從來想到有一天,魚也可以成為一種文化,一門藝術。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説是有一位養金龍魚當寵物的先生,突然有天發現自己的魚死了,非常傷心。其中一個朋友見了很不忍心,安慰説可以讓他的魚 活過來。於是,奇跡真的發生了,他朋友將金龍魚拓印在紙上,看上去就是一條活生生的魚,只不過它活在紙上。欣喜萬分的他,從此也愛上了魚拓,用這種方式把 他所喜愛的各種魚,永遠保存下來。”這是魚拓藝術家相互傳説的一個故事。

  魚拓,顧名思義,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在紙上的技法和藝術。魚拓,古已有之。現存古時魚拓有清初曹溶所藏無名氏魚拓及清代皇室宗親溥儒硃砂魚拓,據此,魚拓起源於中國。

  初期的魚拓很簡單,只是單純用墨汁暈染魚身後再蓋回紙上。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約80%的日本釣魚人都會把釣到的大魚製作成魚拓,以記錄垂釣的成果,並將垂釣昇華到藝術的境界。

  那時的魚拓稱作“魚折”,由於魚折技術主要傳承了我國千年的碑拓藝術,才改稱魚拓。魚拓最初是採用墨汁拓印,只是黑白兩色,製作出來的魚拓也比較粗糙。

  如今,魚拓往往採用多種顏色的顏料進行拓印,製作出的魚拓是彩色的,同時作品上面可以描繪水草或山水,書法或題寫詩詞,鈐蓋印章,形成詩書畫印的藝術品。

  本土魚拓藝術家劉毅現場演繹魚拓

  這一次,我們有幸見到了本土魚拓藝術家劉毅,他同樣也是中國漁業協會魚拓專業委員會理事,並且還是首屆國際魚拓大賽白金獎、中國魚拓優秀作品展最高獎金鱗獎獲得者。曾被央視《遠方的家》、浙江衛視《錦鱗尋蹤》以及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過魚拓成就。

  見到劉毅時,他正埋頭準備魚拓工具,專心到根本沒注意到有人圍觀,或者説他已經習慣到被人圍觀而淡然處之的程度。

  “把魚拓到紙上,很難嗎?”有小記者好奇地問著。

  劉毅聞言笑了笑,説道:“想做好,肯定難的,如果只是鬧著玩,就不難了,很簡單,你們一會也可以試試。”

  “往魚身上塗抹顏料,這是魚拓過程中的第一步”,劉毅介紹説,魚拓就是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起初魚拓主要是垂釣者記錄釣上大魚的實際尺寸,留作紀念,但在後來漁民們的相互比拼中,逐漸發展成一種藝術形式。

  劉毅告訴我們,大約在2007年左右,他第一次接觸到魚拓作品,就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這種古老而具有細膩之美的藝術。“最開始是一些南韓人拿著他們的魚拓作品來我店裏裝裱,看過很喜歡。”劉毅説,他原本是搞書畫作品的,就是從那次之後,他開始關注魚拓。

  “作為千島湖人都知道千島湖的魚很多,於是就有了一種想法,想學習魚拓。”後來,他在魚拓大師楊阿永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魚拓藝術,七八年過去了,他已把自己深深融入其中,在他看來,千島湖人放魚、養魚、吃魚、看魚、拓魚已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了。

  劉毅最後介紹説,魚拓目前的製作方法有兩種:直接拓魚法和間接拓魚法。目前在千島湖常見的還是直接拓魚法,這種拓法相對簡便,耗用時間少,一條魚可重復拓印多次,既能充分體現魚的質感,又能展現魚兒的風采和魅力。

  “拓印一副完整的一條魚作品,往往需要一天的時間,最關鍵的是最後的‘點睛’之筆。如果沒有較好的書畫修為,眼睛畫不好,就會成為最遺憾的敗筆。”

  濱江小記者團:親眼見證奇跡,親手體驗神奇

  落款為中國漁業協會魚拓專業委員會的“保護千島湖,魚拓萬里行——錢報小記者團”橫幅醒目地挂在釣魚島酒店的大廳前,“希望推廣魚拓藝術的同時,可以號召社會各界關注千島湖水環境,有好水才有好魚,才有魚可拓。”此次魚拓公益環保活動的發起人介紹説。

  而劉毅正是此次活動的魚拓導師,濱江小記者們緊緊地將劉毅圍在其中,誰也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還有小記者感嘆道:“上色的過程,真的就像給魚在‘做面膜’,只不過抹上去的是顏料。”

  “之所以選用鯽魚給大家示範,是因為所有魚類中,屬鯽魚相對易拓些,一般入門者都會選鯽魚先拓。”劉毅將鯽魚全身抹好顏料後,拿起宣紙,找準角度和位置,將宣紙輕輕覆蓋在魚身之上,然後將魚鱗一片片印出來。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孩子們看著劉毅準備揭起覆蓋在魚身上的宣紙時,興奮地叫道。

  白凈宣紙上,一尾活靈活現地鯽魚出現了,遠遠看去如同遊曳于紙上。一片片魚鱗,依然保留著原始紋路,細膩生動;那顆逼真的魚眼,似乎還能轉動。

  小記者們驚嘆地拿著劉毅老師的作品欣賞著,實在不敢相信。於是,在老師的示範後,各個躍躍欲試。

  10幾位小記者從圍觀狀態迅速分散到各個魚拓練習臺前,開始像模像樣地調色、刷色、拓印……

  “看老師做起來,好像不難。可是輪到自己做的時候發現,調色都好難,看,我們把顏色調得這麼紅了,不過説不定拓印出來也別有風味吧。”其中一組小記者笑著調侃自己的作品。

  最後,劉毅對現場10幾位小記者做的魚拓作品進行了打分和點評,並將自己現場製作的魚拓圖送給了此行的濱江小記者團。據了解,像這樣一幅劉毅的四尺斗方尺寸魚拓作品,市場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

  另外,每位小記者還獲贈一份價值50元的《千島湖錦鱗圖》微縮版連體明信片,作為此次活動的紀念。《千島湖錦鱗圖》是千島湖各種魚類的“全家 福”,拓印了各種魚類大大小小共188尾,另有詩詞百首,印章110方,是目前全球魚拓作品中單幅面積最大、圖卷最長、魚類最多的鴻篇巨作,體現了當今魚 拓藝術的最高水準。各位小記者收到連體明信片後欣喜若狂,如獲珍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