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高港區口岸街道這地方,從五代南唐起就一直稱為柴墟。後來由於水陸運輸的發達,明弘治十四年起改用現名口岸。在我收藏的若干古錢幣中,有四枚年號錢與古柴墟歷史上的幾次重要活動密切相關,所以也格外讓我重視。這幾枚古錢分別是:“唐國通寶”、“鹹平通寶”、“建炎通寶”和“慶元通寶”。
“唐國通寶”與古柴墟:西元937年,在長江中下游區域內,李昪代吳稱帝,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國號大齊,西元939年改國號大唐,史稱南唐。南唐升元元 年(西元937年),南唐烈祖李昪置泰州,治海陵縣,劃海陵南境五鄉置濟川鎮(縣級,泰興縣前身),直屬泰州。與此同時,中原地區的後周國力強盛起來,不 斷向南唐用兵,迫使南唐稱臣,以致使南唐“府藏空竭、錢貨益少”,於是始鑄“唐國通寶”,與“開元通寶”錢並用。這時的泰興縣治在濟川,與古柴墟近在咫 尺,是泰興縣第一個縣治所在,流通的是“唐國通寶”錢。這一時期正是口岸歷史上的初創期。
“唐國通寶”版本極多,僅錢文書體就有篆、真、隸三種,篆書以初鑄時的當二錢製作最為精美,篆書“國”字呈方形的稱為“方國”,有一種方國的“唐”字篆法獨特,筆法秀麗,與普通品迥異,是“唐國通寶”錢中的佼佼者。
“鹹平元寶”與古柴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泰興縣治由濟川鎮移至柴墟鎮,經過30多年的恢復發展,柴墟鎮已名符其實的初具縣城的規模,于鹹平二年開始 興建城隍廟等一系列廟宇寺觀,興建橋梁、疏浚河道,以至形成了“十廟九橋”的格局,據《泰興縣誌》記載,口岸的大多數廟宇都始建於北宋鹹平二年。因此,鹹 平年號的錢幣在古柴墟鎮的歷史上佔有重要位置,這一時期在口岸歷史上可稱為發展期。
“鹹平通寶”錢是宋真宗趙恒鹹平年間所鑄,錢文真書,傳為真宗御書,僅見小平,徑2.5釐米,重4克左右。
“建炎通寶”錢與古柴墟:金兵進犯,宋廷南遷後,宋高宗趙構稱帝後改元建炎,建炎四年,抗金名將岳飛任泰州知州兼通泰(今南通、泰州)鎮撫使時,將泰州州府一 度遷駐柴墟鎮,並在南灞橋(“其地位於柴墟南,現已坍入江中”見《泰興縣誌》)抗擊金兵,大獲全勝。建炎年號在柴墟歷史上有過一段輝煌,這一時期是口岸歷 史上的輝煌期。
“建炎通寶”錢是南宋趙構建炎年間所鑄,錢文為真、隸、篆三種書體,可配對成“對子錢”。小平徑2.4釐米,重約3.5克,另有折二、折三、折五錢和鐵錢。
“慶元通寶”錢與古柴墟:慶元年號時間為1195年—1200年,這時距南宋建國已70年,南宋與金的對峙也相對平靜,這一段時期,柴墟鎮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橫跨柴墟港上建起了高大的拱形石橋,石橋東西兩側分別建起了街道,被稱為東大街和西大街,街面用花崗岩鋪設。由於這些街橋都建在慶元 年間,故石橋被命名為慶元橋,街道也就被稱為慶元東大街和慶元西大街,這一時期在口岸歷史上可稱為發展期。
“慶元通寶”錢為南宋寧宗趙擴于慶元年間所鑄,楷書畫文,有小平、折二、折三記年錢多種,各錢形制整肅,文字俊秀,美不勝收。
千百年過去了,在口岸的出土文物和傳世珍藏中,都很容易見到這四枚錢幣,那斑駁古樸的錢文仿佛向人們訴説著當年的輝煌和滄桑。戚正欣
(責任編輯:畢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