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買成,要‘過五關斬六將’。”近日,北京消費者小陳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吐槽購買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不容易。記者調研發現,雖然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不斷擴容,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空間,但目前個人養老金保險購買渠道有限,存在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開戶銀行、可選保險産品的“雙重考驗”。
多家保險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渠道,通過發力團險、個險,提升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覆蓋面,同時與銀行的合作也在進一步推進之中。
投保遇到“攔路虎”
“自己是剁手黨,最近終於決定為未來養老問題進行資金規劃,讓養老錢專款專用。”小陳説,“可是完成了第一步之後,第二步就被卡住了。”
不久前,她在某股份行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在朋友的介紹下,小陳想入手某保險公司個人養老金兩全保險。然而,準備投保時,代理人告知,小陳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銀行不在該保險公司合作之列,無法直接投保。
“代理人給我發了一份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合作銀行名單,共7家銀行,讓我把之前開的戶轉到這幾家銀行中的一家。”小陳無奈地表示,自己問了一圈,發現轉戶不容易,需到櫃檯辦理。“等哪天有空去辦理轉戶吧,希望那時我還有投保熱情。”她説。
小陳的經歷是絕大多數保險消費者購買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的縮影:由於銀行渠道還沒完全打開,購買産品得“過五關斬六將”。
即便是險企自建渠道,購買流程亦不通暢。記者在一家險企的個人養老金保險專區購買産品時發現,該險企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支援在10家銀行開設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客戶購買。在記者進一步諮詢是否有解決辦法時,相關工作人員稱,“如果開戶銀行不在名單上,就不能購買稅優版産品。其他銀行在陸續對接中,需要一段時間。”
個人養老金保險對開戶銀行的限制,目前是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一家銀行係人身險公司工作人員説:“抵扣個稅優惠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只對在我們股東行開立資金賬戶的客戶售賣。”不過,多家保險公司表示,更多銀行正在對接當中,未來合作銀行範圍會進一步擴大。
代銷覆蓋面小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銀行目前是消費者最容易看到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的渠道。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在APP開設個人養老金專區,但代銷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數量較少。
“在銀行開戶後發現,開戶行提供的産品很少,並不是客戶想買哪款就買哪款,而且需要雙錄(錄音錄影),挺麻煩。”一位上海的消費者對記者直言。
即便是零售業務突出的頭部銀行,對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的覆蓋同樣較少。例如,工商銀行APP個人養老金專區優選産品中暫無保險産品列出。又如在招商銀行APP上,僅有個位數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可以購買,當記者嘗試購買其中某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時,APP自動彈出“您已在他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如需開立招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請先在他行發起賬戶變更申請”。
業內人士解釋代銷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數量少的原因,一方面,多家銀行旗下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會優先對接“自己人”的産品;另一方面,銀行通常會選擇此前有過合作的機構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不會專門為一款産品開闢合作渠道,成本太高。
“除了險企自營平臺和銀行代銷渠道,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的購買渠道較少,要麼是團險客戶,要麼是通過個人代理人購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諮詢了多位保險經紀人,得到的回答普遍是保險經紀人沒有許可權銷售。“這類産品一般通過銀行APP購買,或者直接從保險公司購買。”一位保險經紀人説。
多次擴容 不斷豐富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享受稅優政策是吸引很多消費者購買此類保險的原因之一。不少人表示,會“頂格繳存”,也就是每年繳存12000元,每年可免稅額比較可觀,長期來看算是一筆不小的回報。
業內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具有封閉積累、長期投資的特點,其對接的四類産品普遍具備穩健、風險適當、長期增值特點,商業養老保險有一定優勢。某大型養老險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繳費方式靈活、承諾保證利率等特點,保險産品保障屬性比較突出,解決客戶養老、護理、失能等保障需求,養老金與養老服務可協同運作。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11月推出以來,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經歷多次擴容。中國銀行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網站顯示,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已由最初一批的6家公司7款産品增加至22家公司78款。
參與該業務的保險機構覆蓋頭部險企、銀行係險企、專業養老險企以及部分中小險企;産品種類主要包括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兩全保險、年金保險和稅延養老保險産品。
目前,多家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公司正緊鑼密鼓推進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業務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佈通知,明確正式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由試點業務轉為常態化業務。業內人士稱,多數獲准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險企開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産品後,會將其作為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推出。未來,個人養老金保險産品供給將進一步豐富,若稅收激勵力度不斷加大,有望吸引更多人購買。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