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大學初戀都掰了 言情劇看得多戀愛期望太高
- 發佈時間:2016-04-11 09:13:39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青春總要認慫,初戀終就成渣”,南京中醫藥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王挺最近在學校大四學生中做了一項有關“初戀”的小調查,結果印證了這句令無數大學生心碎的話:240名受訪的大四學生中,有170人經歷過初戀,至今維持戀愛關係的僅2人,總體初戀成功率只有約1%。
實習生 狄一鳴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蘊琦
“心碎” 的調查
初戀成功率 只有約1%
王挺副教授以選修《醫學心理學》課程的240名大四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結果如下:
1、有多少人已經歷初戀?
答案:170人,雙方都是初戀的比例較高
2、至今仍維持與初戀戀愛關係的有多少?
答案:2個人。
總結:初戀整體“成功率”只有約1%。
王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在接受學生心理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在初次戀愛中,學生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長時間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會走入死衚同。“做這個小調查我其實想告訴學生們,很多人一生都至少會失戀一次。這是不可避免的。總要成長,總要長大。”好似骨骼生長,在成為大人之前,我們總要經歷一些“撕裂”,一些“打磨”,甚至一些“跌打損傷”。
總結起來失敗的原因歸為兩類:
問題出哪?
言情劇看的多,戀愛期望太高
那我們為什麼無法讓初戀保溫呢?“人們往往把初戀想像得過於美好,言情小説和偶像劇的毒年輕人中得不輕。”王挺認為,人們對初戀的期望值有點“爆棚”,再加上年輕時懵懵懂懂,對“愛情”沒有深刻的理解,也做不到“共情”,即換位思考或感同身受。“兩人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機制,只能揮手説再見。”王挺在諮詢中,接觸過不少因初戀失敗而意志消沉的學生。
1 “不會愛”型
典型例子:一個男生在失戀後,來到心理諮詢中心,找到王挺老師叫苦不迭。平時戀愛裏,他悉心呵護女友,給她最好的東西,帶她到處“吃喝玩樂”。這次鬧彆扭,他跑到女生宿舍樓下,大聲呼叫女生姓名,求其原諒,自認勇敢之心日月可鑒。“不過女生非但沒被感動,反而更加生氣,再沒有原諒他。”
2 “不懂愛”型
典型例子:有個女生分手後來心理諮詢中心哭了一下午。她分手的原因是,自己在愛情與友情間無法抉擇。男友逼她離開自己覺得很投機的一個異性朋友,兩人都很熱愛詩詞歌賦。在溝通無果後,她選擇與朋友“走地下道”,在男友不發現的情況下交流。最後男友還是發現了。
以上兩個事例,無需深諳戀愛之道,你也看得出主角的不成熟,任憑情感操控自己的行為。“戀愛關係中的兩人,如果無法協調,找不到癥結所在,那麼情感一般都很危險。”王挺説。
戀愛“公開課”
1
把失戀當經驗 情傷癒合得才快
王挺老師認為,失戀的週期是2個月,如果在之後仍然陷在失戀情緒中,你可能就要尋求幫助了。40歲的王老師從事學生心理服務工作20年。他跟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戀愛聖經”。“我是我老婆的初戀,但是她卻不是我的初戀。她曾抱怨,她把初戀給了我,她覺得‘吃虧’了。但我卻告訴她,我讓她免於失戀的痛苦,並且包容理解她,這個是我失戀的經驗。所以大家需要在失戀中成長,找到‘門道’。”王挺從科學的角度給大家“三不”的建議。
第一,不要覺得自己“被騙了”,或者“吃虧了”,無需強求或者感到絕望;
第二,不要瘋狂尋找新歡。“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的爛梗從來都不是“靈藥”,在不同感情裏穿梭,只會讓你愈發的寂寞;
第三,不要一個人黯然神傷,悲傷持續發酵,試著找到信任的人去談心。父母、朋友都是很好的選擇。
2
初戀成功秘訣: 有一方能妥協
[成功例子]許蕓(化名)和先生是高中同學,彼此都是初戀,戀愛10年結婚3年。大學期間,許蕓在杭州一所高校,男友在南京。“剛開始每週他來看我,後來學習緊張,變成1個月1次,我就跟他鬧脾氣,甚至要分手。慢慢地我妥協了,他忙的時候我就到南京來。”本科畢業後,許蕓到日本留學,男朋友去了北京工作。“中間也分手一次,各方面壓力很大。後來捨不得又和好了。”結束學業的許蕓考入了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穩定,“這次是我老公辭掉了工作,回到南京。”許蕓説,經過多年的磨合,結婚後兩人相處反而更融洽,彼此早摸清了對方的“爆點”,能避免“踩雷”。
[王老師説]初戀成功率雖低,也沒必要對初戀抱著“必敗”的想法。他建議,初次戀愛前,不妨學一學怎樣戀愛。“比如説戀愛就是天天膩在一起嗎?什麼都答應你就是愛你嗎?大部分高校有心理健康必修課程,就有戀愛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