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線上音樂老師:月收入過萬很正常 得有真本領

  • 發佈時間:2016-03-31 09:41: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線上教師1小時掙萬元,收入超網紅》,最近,很多人被這則消息刷屏了,伴隨這個消息的是一張線上輔導老師的一個月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線上直播課,扣除20%的線上平臺分成後,這位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18842元,秒殺當下火熱的網路女主播。而所謂“網紅”,一般每小時收入也就一萬上下。

  線上教師的收入真有這麼高?線上教師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到底如何呢?昨天,記者採訪了線上教師和線上教育平臺。

  一位線上教師的現身説法:

  月收入過萬是很正常的

  我們先來了解下線上教師這個新興群體。

  註冊成為線上教師的有在校學生和已畢業大學生,在校學生需要提供學生證、校園卡等,畢業生要求學歷證,要會貼標簽,像“985”、“三年教學經驗”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課程銷售。

  比如,此次網傳新聞的主角——線上教師王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網上公佈的時薪其實低了,現在自己最高時薪為25000元,“這個月的收入為二十多萬元”。

  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一位線上教師,她是一位線上授課的音樂老師。

  這位姓李的老師告訴記者,她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她最早是在北京的一家線下培訓機構任教,教聲樂課程,當時成人學生和兒童學生大約各佔一半。

  2015年初,她在一個校長群裏了解到線上教育的授課模式,“當時挺激動,覺得會是未來的趨勢。後來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也去這個公司看了,後來就辭職,開始在這個平臺上給人線上上課。”

  為了積累經驗,在幾乎半年的時間裏,李小姐的授課都基本是免費的。“在這個平臺上,比較多的還是班課的形式,老師是看不見學生的。所以我花了很多的心血和時間,總結了一套授課方法,主要幫成年人解決唱歌跑調的問題,走的是大眾化的路線。”

  因為授課得法,加上平臺的推廣給力,半年之後,李小姐在這個平臺上有了比較穩定的收入,“月收入是以前在培訓機構的10倍左右,目前跟我學過唱歌的有1.1萬人次”。

  她向記者透露,她所在的線上教育平臺上,做得好一點的老師,月收入過萬的人“挺多的,而且很正常”。

  她説,“高收入”的線上教育老師首先得有真本領,線上這塊是實力的展現,比如PPT要做得漂亮,課程介紹話語幽默,可以吸引學生,因為打分、選擇權在學生手上。不僅課程內容切合學生的學習訴求、課程形式更要抓住學生眼球。看來,這高收入對應的可是高水準的教學。

  線上教育平臺未來可期

  是線下教育的補充和重塑

  昨天,王羽所在的線上教育平臺“猿輔導”在其官方微網志上稱:

  這個平臺上很多老師月收入超過5萬元。一些教育欠發達和資源匱乏地區的學生,因為有了網際網路,才能分享到國內最頂尖的教師資源,同時支付的費用比他們當地的輔導還要低很多。該平臺認為,從追求公平教育的角度,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市場化機構的教師,都應該有更多人能參與線上教育。

  錢報記者了解到,國內開始有線上教育這種課程模式,大概是在2002年左右,一開始以名校網校課程為主,但是當時家長和學生的接受度很低。現在的線上教育,主要集中在語言培訓、家教O2O、題庫類、職業教育類等方向。

  線上教育目前的現狀如何?就以總部在杭州的一家專注于真人外教一對一的線上英語培訓公司為例。

  昨天,該公司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説,目前公司的日活躍用戶有兩萬多,單月營收超過一千萬元人民幣,有4個海外教學中心,“我們所有的老師都是簽約全職老師,都是在教學中心集中授課、管理。”

  他們的外教分為菲律賓和歐美外教兩種,菲律賓外教月收入大約人民幣三四千元,這個收入在當地還是比較高的;歐美外教的收入,高的大約每月四五萬人民幣。

  “創業初期,大眾對這種學習模式認可度不高,後來遇到的問題是課程體系不規範。解決這些問題之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集中在老師身上。如何對老師進行有效的培訓和管理,如何更系統專業化地提升老師的授課水準,對老師分方向和級別地進行培訓和認證,是現在我們的難題。”這位負責人説。

  “我認為線上教育不可能顛覆傳統的線下教育,但是會給線下教育帶來很好的補充和重塑。目前線上授課有它自己的優勢:線上所經歷的每一個學習過程都可以完整地被記錄下來,形成數據,這是線下很難做到的地方。”

  正在這家公司學習英語的宣小姐告訴錢報記者,她在平臺上給自己報了一年的英語口語課程,跟著菲律賓外教練習口語,每天兩節17分鐘的課程。半個月下來,她感覺自己“口語表達水準有一定提高”。

  “課程價格便宜,時間上比較容易自己掌握,堅持上課相對容易一些。”宣小姐説,她一般選擇兩個時段線上學習,早上6點40分或者晚上8點鐘以後,“不過,這樣的線上教育,老師並不固定,老師的水準也參差不齊。”

  線上教育,家長對它還缺乏信任

  交互性不夠,少了點溫度

  那麼,作為為孩子的教育付費的人,家長對線上教育的評價究竟如何呢?

  杭州的王女士,兒子正在一家民辦中學讀初三,她曾經花錢給兒子在某網站上找了一個線上教育課程,專門補習兒子的弱項——數學,特別是中考數學的內容。

  雖然班裏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參加了校外輔導班,但是像王女士這樣給孩子報名線上課程的家長,並不是很多。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者,王女士對新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網際網路化的進展,一向採取比較開明的態度。

  昨天,王女士告訴錢報記者,自己上網報名時也考慮了很久,“雖然線上教育比面對面的課外輔導便宜很多,但我選擇課程主要還是衝著授課的名師去的。”

  王女士表示,孩子上了一段時間的線上課程之後,有了一些進步,但她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種課程都是錄製好的,好處是可以反覆播放學習,缺點是學習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缺少實時的反饋和交流,少了人與人當面溝通的那種溫度。”

  關於是否給孩子報線上課程的問題,王女士也和其他家長溝通過,不少家長説,不敢給孩子報線上課程,主要還是對這種教育模式缺少信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