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60.6%受訪大學生認為 男女生之間存在純友誼

  • 發佈時間:2016-03-04 09:24: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對於青年男女來説,友情和愛情都是一言難盡的話題。發生在男女之間的友誼,到底是充滿默契的友情,還是暗藏的別樣心思,抑或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734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6%的受訪大學生相信男女生間存在純友誼,但有51.1%的受訪者曾藉口“友誼”接近異性。

  青春時期異性間的友誼,一向被認為是滋生美好的土壤。調查中,39.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很多異性好友。

  對於自己和異性的友誼,54.0%的受訪者表示,除了友情,雙方都不想要更多;32.1%的受訪者認為是對方希望轉為愛情而未遂;24.3%的受訪者表示是雙方都想把友情轉化為愛情;20.5%的受訪者則承認是自己希望轉為愛情而未遂。

  46.0%的受訪者和異性間雖有愛情動機,但仍願意維持友誼。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樊富珉看來,很多人之所以不想把友誼轉化為愛情,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大多數人不願意冒失去有價值的人際關係的風險;二是缺少性的意願;三是存在持反對意見的第三方,如戀人等”。

  田松(化名)是北京一所理工類學校的在讀研究生,大二時他在係學生會認識了蔣雨(化名)。在他眼裏,蔣雨甜美又隨和,也有很多共同話題。“經過半學期的接觸,我確定自己喜歡她,希望她做我女朋友”。

  在她面前,田松變得格外健談,學生工作也更積極,以顯出責任感。“但我沒有告白,而是在‘友誼’的名義下,以請教作業為由和她一起學習,以談工作為藉口約她吃飯,以了解女生為由探聽她的愛好等”。

  雖然田松努力地增加與蔣雨的互動,甚至製造一些“曖昧”來試探她的反應。“比如上自習會離她近一些,發短信叫她的昵稱等。但關係就是沒辦法升級”。田松意識到,對方其實有意識地把交往控制在普通朋友範圍內,不會讓他越界。

  調查發現,51.1%的受訪大學生都曾用“友誼”為藉口接近異性。同時,64.0%的受訪者認為在異性眼中,自己是值得信賴的人,57.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與對方是志趣相投的人,31.5%的受訪者則表示自己是有求必應的人。還有10.8%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是無法轉正的“備胎”,10.7%的受訪者則認為自己是戀人未滿的潛力男(女)友。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純友誼”?60.6%的受訪大學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26.6%的受訪者覺得沒有。

  “美國心理學家羅蘭 米勒在其所著的《親密關係》一書中説,異性之間能成為異性密友,尤其是在未婚人群中。”樊富珉分析,首要原因在於每個人都需要陪伴。“要共度美好時光,交談和開心地大笑。其次是每個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社會支援。還有,男性和女性相處時會更加開放和具有表達能力。研究發現,具有高表達性的男性和具有高工具性的女性,更有可能與異性建立親密的友誼”。

  樊富珉表示,對友誼的性別差異研究發現,“女性之間的友誼是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展開的,男性友誼是圍繞‘共同活動’、‘相伴相隨’和‘搞笑娛樂’的。女性的友誼是‘面對面’,男性的友誼是‘肩並肩’。異性友誼可以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

  在成都工作的徐薇今年24歲,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她心裏一直住著一位“男神”。他們是在畢業時的朋友聚會上認識的。“他長得不帥但是陽光,工作認真靠譜,是很好的發展對象”。

  “微信群裏,‘男神’説話我會策略地回應,有存在感但不過分主動;有他的聚會我也會積極參加甚至組織;遇到修電腦這種技術難題,我會向他請教。”即便如此,徐薇仍覺得以朋友身份相處更保險。“否則即使得到也會被動,若失敗的話會更尷尬”。

  當友誼向愛情轉化失敗時,怎麼應對?41.0%的受訪者會選擇努力做回朋友或同學,29.8%的受訪者則就此減少來往,説再見,11.6%的受訪者覺得沒什麼影響。還有7.3%的受訪者會“死纏爛打”,6.1%的受訪者則會迅速尋找下個目標。

  在徐薇心裏,志趣相投但不符合雙方擇偶標準的都是“鐵哥們”。“是坦蕩的純友誼”。她認為,異性朋友很重要,工作不順心、感情有麻煩,男性都可以從另外的角度給出好的意見。“有時幾句幽默的話就能排解心中煩惱,他們不矯情”。

  受訪大學生中,男性佔50.3%,女性佔49.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