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黃金周出行熱度不減 7.5億個移動錢包的消費趨勢

  • 發佈時間:2015-10-08 08:56: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傑 郭白玉  責任編輯:鄭夢琦

  “十一”黃金周落下帷幕。根據交通、鐵路等部門的預測,今年有超過7.5億人次出行,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遊玩消費。北京商報記者綜合各項數據研究發現,在購物、旅遊、文化、餐飲和交通五個方面,國內消費者呈現出明顯的新特點和新趨勢。

  旅遊:出遊方式多元化

  交通:理性出行高速擁堵緩解

  昨日,國家旅遊局發佈國慶7天全國旅遊市場數據報告,納入國家旅遊局監測的125個傳統熱點景區接待遊客量均未出現往年無序暴漲的現象,7天共接待遊客2962.17萬人次,門票收入15.88億元。

  據了解,部分熱點A級景區實施了遊客最大承載量限流、分流措施。受此影響,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大量遊客分流到城市周邊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和休閒旅遊等項目。

  北京市旅遊委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十一”黃金週期間,北京市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396.6萬人次,旅遊收入約4.1億元,同比增長6.8%。值得一提的是,昌平區在“十一”期間的鄉村旅遊收入達到1057.7萬元,佔全區“十一”期間旅遊總收入的22.37%,超過十三陵景區5.23個百分點。對此,市旅遊委安全與應急處副處長李明霞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年來,隨著京郊旅遊市場的火爆以及景區遊客承載量的限制,更多的遊客選擇自駕前往遊客密度相對較低的京郊遊玩。”

  此外,散客自駕遊、自由行成為今年各地遊客出行方式的主流。黑龍江部分城市自由行比例佔七成以上、福建泉州自駕遊比例達到83%以上,江西廬山自駕進山車輛達2.8萬餘輛,自駕遊客佔遊客總量近九成。

  在出境遊方面,由於中秋與國慶假期相連,部分遊客選擇拼假出行,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長線遊均呈大幅增長態勢,據日本領事機構數據顯示,廣州9月發放赴日簽證數量同比增加40%。

  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系主任張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旅遊消費的多元化趨勢標誌著中國旅遊市場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近郊遊、長線遊、出境遊均呈現井噴態勢。同時,隨著景區的限流産生的溢出效應也使得部分遊客調整出遊計劃,向非熱點景區導流,帶火了一批景區。”

  交通:理性出行高速擁堵緩解

  根據交通、鐵路等部門的預測,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約有超過7.5億人次出行,全國道路客運量預計將達6.4億人次,同比增長1.6%。黃金週期間,高速公路交通流主要以小客車為主,預計佔比約80%,假期最後兩日高峰單日達9500萬人次。

  就北京來講,儘管道路擁堵情況仍然較為嚴重,但是相關數據顯示,今年高速公路進京遊客與上年基本持平,此外,多項數據較上年樂觀。據報道,高速公路通行狀況總體較2014年同期有所好轉,城市路網運作總體情況也相對理想,7-16時平均交通指數2.4,略低於2014年同期(2.5),交通指數峰值為3.9(10時45分-11時),低於2014年同期(4.4)。黃金周幾天交通量相對均衡,各日交通量均在200萬以上,最低值201.23萬,最高值211.23萬,差距不大。另據市旅遊委數據顯示,與前兩年高速自駕出遊的大幅增長相比,今年高速進京遊客與去年基本持平。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教授王衍用分析,主要原因在於遊客不過分追求高速公路免費政策選擇公共交通或者是選擇錯峰出行。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免費首日高速公路通行狀況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長時間集中擁堵路段明顯減少。

  王衍用表示,自駕進京旅遊多是周邊省市,由於地緣關係,很多人已經不是首次來京旅遊,他們對北京的交通環境有一定了解,因此更傾向於選擇公共交通。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ETC實現全國聯網,中秋假期臨近國慶,客觀上起到的分流作用以及交通部門的管理也都是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高速公路擁堵緩解的重要原因。

  餐飲:品牌企業銷售穩定上漲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品牌餐飲客流不斷,同比銷售再創新高。據市旅遊委介紹,北京餐飲文化對外省市遊客的吸引力顯著提升,遊客餐飲消費比例從上年的20.5%提高到今年的21.3%。

  北京聚德華天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個假期華天延吉餐廳連鎖店銷售同比增長42.1%,創銷售歷史新高;馬凱餐廳、大地西餐廳等餐廳同比增長超20%。烤肉季、馬凱餐廳等老字號在假期中出現了單日同比增長超40%的場面。據不完全統計,“十一”黃金周中,烤肉季、什剎海同和居食府等緊鄰什剎海水系的品牌餐廳接待船餐超過200份,“遊什剎海,品老字號船餐”成為今年國慶北京一大消費亮點。

  “十一”黃金周也是餐飲團宴的旺季,婚宴、壽宴等佔很大比重,眾多品牌餐飲成為消費者聚餐宴請的首選之地。據了解,國慶期間,北京的鴻賓樓、烤肉宛、又一順等品牌餐廳婚宴不斷;同和居、西四惠豐餃子樓等老字號接待壽宴超過300桌,超過往年。北京大鴨梨航太橋店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國慶期間每天都有宴席,主要以家庭聚餐和宴請親朋好友居多,國慶期間的餐位在中秋節時就已經預訂完了。”

  此外,正值秋風吹、蟹黃肥的時候,江蘇省餐飲協會發佈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江蘇省共消費大閘蟹60多噸。同時,螃蟹還帶火了京城餐桌,蟹老宋第16屆螃蟹美食節國慶期間持續進行,蟹老宋3家直營店10月1日-5日共賣出螃蟹近萬斤。

  受城市居民外出郊遊帶動,農家樂成為餐飲消費一大亮點。國慶期間,江蘇各地推出多種農家菜推介活動;安徽蚌埠市的禾泉農莊營業額同比增長32.23%;長沙市區周邊的餐飲生意也大幅增長,各種特色菜品成為長沙農家樂吸引遊客的招牌。

  中國食品産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國慶期間品牌餐飲銷售份額提高,除了外來遊客的帶動作用之外,本地消費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也反映了整個中國城鎮化的程度,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達到了新高度。

  購物:出境購物持續火爆

  國慶長假中國遊客赴日購物再掀高潮,日本各大商場也都早早打通渠道、備足貨源,還針對中國遊客推出微信支付等功能。中國遊客的回歸也提振了南韓旅遊消費市場,據金融投資業界消息,南韓免稅店市場也在逐漸復蘇,南韓免稅店的銷售總額有望在今年底超過8萬億韓元,明年或將突破10萬億韓元。

  業內表示,2015年相關境外消費數據也將隨出境遊市場的整體向好有較大增長。日本當地媒體數據顯示,訪日中國遊客的消費預算在2萬-5萬元人民幣。僅2014年數據就已經十分可觀,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40萬中國遊客2014年的消費額達到5583億日元,佔比超過1/4。

  在國內遊方面,旅遊購物消費同樣火爆。就北京而言,黃金週期間,市旅遊委推出2015“北京禮物”旅遊文化體驗購物節活動,以“北京禮物”旅遊文化體驗消費為主題,創新打造“網際網路+旅遊+購物”消費升級産品,消費者不僅能現場感受以“燕京八絕”等非遺工藝、中軸文化、北京老字號和體育文化為主打的旅遊文化體驗消費産品,而且能參與線上旅遊平臺攜程網同步推出的購物節“1元歡樂購”促銷活動,線上與線下聯動,整個國慶假期共迎來國內外旅遊消費者10萬餘人次。不少城市還推出了國慶購物節,青島就在中秋、國慶期間舉行2015青島老字號企業精品展和百家門店大促銷,精品展吸納了30余家老字號企業參展,以方便遊客現場品購地方名優産品。

  文化:國慶檔票房同比大增六成

  據貓眼票房分析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16時05分,國慶檔電影票房已達17.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0.5%,其中國慶檔首日票房就超過了3億元。儘管今年的“十一”影市有《碟中諜5》、《小黃人大眼萌》、《像素大戰》等海外大片共同搶羹國慶檔,但國産影片《港囧》、《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的票房成績卻表現不俗,其中《港囧》蟬聯國慶檔前三天日票房冠軍。10月5日,影片《夏洛特煩惱》憑藉24%的排片拿下了39%的票房,單日票房接近1億元,一舉拿下單日票房和上座率雙料冠軍,成為國慶檔最大黑馬。

  國慶期間越來越多的市民放棄了長途旅行,而願意選擇參加一些文化消費活動。由於近兩年銀幕的增加,觀影條件、影院設施的改善,觀影逐漸成了不同年齡人群的消費習慣。今年的國慶檔不僅出現了適合全家人一同觀看的電影,甚至還有一些深受成年人喜愛的動畫片,而且部分電影在上映之前就成了大家的熱議話題,為電影的發酵做了前期鋪墊。

  去年國慶檔創下10.71億元票房紀錄,成了影史上首個突破10億元大關的國慶檔,而今年再創新高。在北京大學文化創意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目前票房市場的整體幅度依然在不斷增長,造成國慶檔票房持續走高的原因除了基於自然增長的幅度之外,越來越多的影院陸續向三、四線城市覆蓋。據藝恩EBOT票房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三、四、五線城市新建影院數量約佔全國新建影院數量的78%。“這就為三、四線城市的人群走進電影院觀影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對整體觀影人數的攀升有一定推動力。”陳少峰説。

  北京商報記者 陳傑 郭白玉 實習記者 張致寧 周寧 馮雪菲/文 韓瑋/製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