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幼兒園在教師節前給家長髮短信:別給老師送禮

  • 發佈時間:2015-09-10 08:53:22  來源:東方網  作者:沈逸雲 王娟  責任編輯:張明江

  祈福新邨幼兒園小班的寶貝,用自己的小小手指印卡片為老師送節日祝福。

  調查顯示逾四成受訪家長明確表示教師節不送禮,不過有個別家長仍變著法子送大禮

  “嚴禁老師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支付憑證、鮮花、卡片等財物……”教師節前夕,就當不少家長還在為今年教師節送禮頭疼時,天河區一幼兒園的家長們收到了這條“定心丸”短信,希望家長們配合監督。不過,記者發現,今年教師節前,為不讓老師為難,家長們也在煞費苦心表達謝意。

  幼兒園發短信 “預防”家長送禮

  拿什麼來表示我對老師的感激?賀卡?一句話?小禮物?重禮?臨近教師節,各類家長群裏,都是關於教師節如何感激老師的討論。送禮吧,怕老師不收,也怕老師為難;不送禮吧,別的老師都有,我們班老師會不會難過?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年來,教師節,成為不少家長們借此表達心意的黃金節日。且有家長髮現,近年來,部分家長禮物越送越貴重,教師節,成了許多師生和家長糾結的日子。有家長表示,“我自己是老師,覺得教師節可以給老師送一張賀卡,一朵鮮花或者一個小綠植,東西不在乎多麼貴重,只要有這份心意,老師都會喜歡。但別人都送貴重的禮物,又怕孩子送輕了老師嫌棄。”

  不過,昨日,在廣州市天河某幼兒園的家長們收到一條“定心丸”短信:“嚴禁老師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支付憑證、鮮花、卡片等財物,嚴禁教師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不少還在糾結的家長瞬間釋懷,“幼兒園提前給我們打‘預防針’,明令禁止給老師送禮,還希望家長們配合併監督。”

  據悉,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也早已通過“互教通”向家長髮出倡議,強調不送禮不宴請;也向教師發出溫馨提示,重申教育部的“嚴禁規定”,過一個廉潔的教師節和中秋節。

  家長充話費送快遞

  老師感覺“心累”

  早在2014年7月,教育部官方網站發佈了《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的通知,明文規定“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等規定。

  一紙禁令懸在頭上,許多學校、老師都向家長明確表示“過節不收禮”,謝絕各種好意。但是,有些焦急的家長髮現明著送禮行不通,便發揮“創意”,變著方法來迫使老師不得不收下這個禮。

  天河區一中學老師告訴新快報記者,教師節前夕,她的手機裏突然多了800元話費,原來是一位家長三番四次地想要“意思意思”,送禮物、請吃飯都被她好言謝絕後,這位家長想出來“直充話費”這一招。此外,還有家長將保健品等禮物包裝成快遞模樣,寫上老師的姓名與電話,放在學校門衛那裏,讓老師過來拿。“遇到這樣的家長,我們挺無奈的。”這位老師坦言,自己已經被家長們的“機智”打敗了,一開學便需要花心思跟家長們打一場“防送禮戰”,直呼“心真累”。

  昨日發了拒收短信的學校老師們表示,其實老師非常理解家長想要送禮的心情,不少家長是擔心別的家長送,不送會對孩子有影響。因此學校直接群發這條短信,不僅解決了家長的一塊心病,更是對老師的一種保護。

  五花八門謝師恩

  如何在不違規的情況下,在教師節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呢?記者昨日了解到,不少家長和學生想盡了辦法,有的熬夜趕制網路視頻為老師祝福,有的家長精心安排了小拇指手印感謝卡,給老師送上驚喜。

  最時髦:熬夜製作視頻祝福感動恩師

  教師節未到,省實附中的老師們就已提前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來自網路的“最溫暖的祝福——2015年省實附中教師節祝福視頻”。

  視頻中,學子們或向老師招手致意,或舉著字牌,向敬愛的老師送上發自心底的祝福語。據悉,這些學子中,不僅有目前在校就讀的學子,還有已畢業,走向世界各地的歷屆學子,他們都特意穿上了當年的校服來致意。

  這個富有創意的活動早在十天前就開始製作了,校團委和學生會通過百度貼吧和微信,向各地的校友發倡議,讓他們自拍微視頻或照片,用電子郵件寄回學校。然後把收集的微視頻和照片組合起來,製作成《省實附中教師節祝福視頻》,發上優酷網,讓所有省實附中教師都能看到。看完這20多分鐘的片子,很多老師都淚灑當場。

  最溫情:天降玩偶送來親子小手指印卡片

  而另一群剛入園的小朋友們,昨日也將才帶了他們一週的老師們,感動到熱淚盈眶。

  昨日下午幼兒園放學,在廣州番禺區的祈福新邨幼兒園裏,突然出現一隻會走路的大“巧虎”玩偶,讓師生們又驚又喜。原來,這是家長們精心安排的一齣“謝師表演”。

  在“巧虎”的引導下,孩子們和家長一起,精心製作了一份份蓋滿了小寶貝小小手指印的卡片,並親手送給了老師們。“看到孩子們一個個小手認真地蓋手印,老師們的眼眶都濕潤了。”一位媽媽高興地告訴記者,看到老師感動和開心的那一刻,他們覺得之前幾天的準備,都是有意義的。

  三成受訪家長稱 送過百元以上禮物

  ■小調查

  還在為教師節送禮糾結嗎?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部分學生家長,加上隨手記理財社區發佈的意向“教師節送禮調查”的數據,記者發現,超四成的家長都明確表示,今年過節不送禮。不過,在該不該送禮的問題上,近四成家長都表示很糾結。

  據該活動的負責人介紹,在今年的調查中,共有500多位家長參與了調查。其中,42%的受訪家長明確表示,今年教師節不打算送禮。而這些受訪家長中,在以往的教師節裏,僅有23%的家長從未向教師送過禮,有四成家長送過100元以下的禮物,有近三成家長,送過100-500元不等的禮物。

  由此可見,在教育主管部門嚴禁教師違規收受禮金的背景下,家長的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今年準備送禮的家長中,一半以上的家長預算在100元以下,多準備選擇紀念品、鮮花或購物卡。不過,也有4%的家長送禮預算在500元以上。

  眾説教師節

  “要送禮,我也是給自己的老師送。孩子的老師等孩子自己想方法去表達,讓他自己學會感恩,我不會提供他任何資金上的支援。”

  ——小學三年級家長果媽

  “與孩子一起製作禮品贈送給老師,不僅教育孩子感謝師恩,也增進了我與孩子的交流。”

  ——小學一年級家長小陳

  “作為一名老師,在自己的節日,多少還是期盼被感恩和祝福的,但僅僅是祝福,而不是送大禮。”

  ——一名小學老師

  “我只希望在這一天,得到社會更多的肯定,一句肯定的話語,孩子們親手製作的一張簡單賀卡就足夠了。”

  ——一名小學班主任朱老師

  教育部部分“嚴禁”

  《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提出:

  一是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

  二是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考核評價的宴請;

  三是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支付費用的旅遊、健身休閒等娛樂活動;

  四是嚴禁讓學生及家長支付或報銷應由教師個人或親屬承擔的費用;

  五是嚴禁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

  六是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