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七旬教授向八旬教授借錢81次 藉口錢被海盜扣了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35:54  來源:東方網  作者:黃瓊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七旬老教授把八旬老教授當成了“提款機”

  82歲文教授怎麼也沒想到,面對推銷人員面對理財産品極度摳門理智的他,怎麼會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裏81次借款給同一個人,高峰時連續三天每天拄著拐杖奔走 于銀行和櫃員機之間取款……“我想著他也是教授,不會還不起錢嘛……”文教授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不料,去年中開始,借錢的陳教授電話打不通,人也搬家了。 文教授這才找到律師,將借錢不還的陳教授告上法庭。

  開端 他鄉遇故知倍感親切

  文教授今年82歲,曾是廣州暨南大學某研究所副所長。老伴過世後,他獨自生活多年,平素生活起居有一名保姆照顧。雖然和女兒同住在一個學校大院裏,但來往並不多。

  “有事就打打電話咯,要拿東西就讓小丫頭(外孫女)送過來咯。”文老師住在6樓,他腿腳也不太方便,拄著拐杖走路頗有些吃力,所以下樓的機會也不多。

  文老師是一名南洋華僑,從小在福建廈門附近長大,後來才到了廣州。

  五六年前,有南洋朋友過來投資辦學,經人介紹,文老師認識了同在暨南大學任職的陳老師。陳老師比文老師年輕4歲,是教外語的,他太太也是一樣。陳老師也是南洋華僑,也在福建廈門長大的,這讓文老師覺得很親切。

  慢慢地,兩人就開始有了往來,偶爾打打電話,説説鄉音。後來有一次,陳老師生病住院,文老師得知後,去醫院看望了兩次,兩人的關係更密切了。

  借錢

  藉口越來越奇葩

  “胃口”越來越大

  後來,陳老師出院,請文老師喝茶敘舊,二人相談甚歡。

  一邊喝著茶,陳老師向文老師訴苦,稱老伴的心臟要搭橋,手頭緊張,要借3000元。文老師爽快地答應了。

  一個月後,陳老師又找到府來,説自己的前列腺要開刀,很多藥是進口的,加起來要好幾十萬元,他十分為難,只能找到文老師。文老師不疑有他,爽快借出。

  “我想著大家都是同鄉,能幫就幫幫咯。”文老師坦言,自己花錢的地方不多,對錢也沒那麼看重。

  這是在2011年,剛開始,陳老師還比較節制,一般也就一兩個月借一次,借的數目也不大,一般都是幾千元,最多也就是9000元,從沒有超過1萬元。

  但到了2012年,陳老師的“胃口”大了不少。

  “大概是看我借錢這麼爽快吧。”文老師苦笑著説,“我都成了他的提款機了。”

  從2012年1月底開始,陳老師開始向文老師大額借款,一開口就是2.5萬元,其後隔天又是1.8萬元……尤其是在2月9日,當天借了3.5萬元,其後連 續兩天每天又借了3.5萬元,到了2月15日又是3.5萬元……從1月底到2月底,陳老師共向文老師借款13筆,共計20余萬元。

  文老師告訴記者,陳老師説父親在菲律賓經營超市,後來轉手,這筆財産要交由他來繼承。但國外的財産要轉到國內,需要一定的手續費,所以找他借了大筆的錢,説是去辦財産了。

  這流水般的錢借出去,卻沒有回頭。文老師心裏也有些嘀咕了,便找到陳老師問。陳老師的解釋是,自己在菲律賓銀行的錢要轉去西非的一個國家,目前還沒有回來。時間一長,他又説,聽説索馬利亞海盜喜歡圍追有錢人,自己的錢可能被他們扣了……善良的文老師反過來還安慰他。

  文老師隱隱有些不安,便找到陳老師,將雙方的借款明確列表,並寫明,如果將來還錢的時候自己已離世,則這筆借款要還給自己的女兒。陳老師簽名同意。

  這之後,文老師留了個心眼,雖然還陸陸續續會借錢出去,但數目都不太大,沒有超過萬元的。文老師告訴記者,他多次找到陳老師要錢,但陳一會説在廈門的媽媽生病了,一會説在深圳的哥哥病危了,反正就是一直沒有還錢。

  不還

  借81次僅還1次 換了號碼還搬家

  直到去年中,文老師發現陳老師的電話無法接通,其又搬離了校園,這才慌張起來。情急之下,他來到了“一村一社(區)”法律援助中心位於校園內的諮詢點,正遇上在此免費服務的吳灝馳律師,隨之在其幫助下將陳老師夫婦訴至法院。

  文老師告訴記者,陳老師夫婦早已退休,此前返聘到位於增城的私立華聯學校擔任老師,兩人的退休工資估計都有8000多元/月。他就是覺得對方應該不差錢,只是週轉出了點問題,才大方借錢。至於對方怎麼需要這麼多錢,他至今也沒搞明白。

  幾年中,陳老師曾多次更換手機號碼,後來又搬家。文老師最後一次見到他正好是在樓道裏,那天他到府去找陳老師,發現已經人去樓空,下樓來正巧撞見陳老師,陳向他解釋,自己搬走了。

  唯一一次還錢是在2013年2月,陳老師説家裏拆遷分到了錢,還了10萬元。不過,還錢之後,陳老師又陸陸續續向文老師借了7萬多元。

  天河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開庭當天,陳老師以還錢為由約文老師見面,因此二每人平均缺席該案審理,吳律師作為文老師的代理人出庭參加審理。其後,法院作出缺席判決。

  文老師訴稱,陳老師自2011年3月29日起,陸續向其借款81次,共計金額29.5萬元。2015年3月,天河區法院一審宣判,根據雙方的借款合同等認定,陳老師欠文老師29.04萬元,要求其連本帶息清償。

  將從陳教授退休金中強行劃扣還債

  何解

  近日吳律師告訴記者,儘管獲得了勝訴,但依然找不到陳老師,無奈只好申請強制執行。經與執行法官溝通,文老師了解到,陳老師原有三處房産,但目前已轉移到其孩子名下。執行法官告知,將從陳老師的退休工資中按月強行扣劃,以清償文老師的債務,請他放心。

  對話

  “沒想到人家把我當提款機了”

  新快報:陳老師怎麼知道你有這麼多錢?

  文老師:算得出來嘛,我現在退休金是一萬多(一個月),我又沒什麼開銷,肯定是有點錢的嘛。

  新快報:現在市面上不少向老人家推銷理財産品和保健品什麼的,你是不是很容易被推銷?

  文老師:沒有,從來沒有。我對這些不感興趣,我知道他們都是騙人的。

  新快報:那對於陳老師借錢你一點警覺都沒有嗎?

  文老師:平時也沒什麼人找我借錢,再説了,我想他們兩口子都是教授嘛,又是老鄉,不至於為了這點錢騙我啊。我真是沒想到啊,人家把我都當提款機了。

  新快報:你覺得他(陳老師)靠近你是有目的嗎?

  文老師:如今再回過頭來看,其實我和他(陳老師)並不是太熟,這些年我們打交道大部分都是借錢往來,數一數大概有81筆借款。雖然大家都在暨大,但其他交往並不多,他太太我也不認識,就是被陳老師差來拿錢時見過幾次。

  新快報:是不是平時獨居久了,陳老師的噓寒問暖讓你也挺感動的?

  文老師:也是啦。不過我平時也挺忙的,雖然都是一個人,但我要看報、寫字、畫畫,忙得不得了啊,也沒空和別人玩。

  (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關於兩位老教授的金錢糾葛和恩怨情仇,本報將繼續追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