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媒體揭藝考亂象:老師變身考生 考場交換答卷

  • 發佈時間:2015-08-06 08:20: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藝考亂象

  號稱“通過率90%”的藝考培訓班,“訣竅”竟是在考場幫助學生作弊?考生在藝考考場,居然能和老師私下交換答卷?近年來,作為高考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考,公平性屢屢受到質疑。原本是升學途徑之一,如今,舞弊行為卻讓人“眼花繚亂”。

  老師也報考 現場換答卷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小馬(化名)不會相信,藝考竟然可以使用“調包術”:

  小馬是2015年書法類應屆藝考生,就讀于湖南新化縣三中。在準備藝考的過程中,他認識了藝考培訓老師伍海文。“伍老師在考生面前聲稱他的學生通過率90%,還對額外收費學生有‘包過’的承諾。”小馬告訴記者,培訓班就設在學校裏,他交了1.6萬元學費。

  正式考試前,小馬卻意外得到了伍海文的“秘密輔導”。“伍老師説以我的水準很難通過考試,提出在考場跟我交換試卷。如果以他的試卷通過了,我需要另外再支付給他幾千塊錢。”

  今年2月2日,曲阜師範大學在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設立藝術考點,小馬參加了書法類考試。同時,伍海文也報考,並以考生身份進入了考點。“監考非常松,我帶了手機進考場,伍老師發短信要我去廁所。”在廁所內,伍海文將他帶出的、寫有答案的草稿紙交給小馬,小馬帶回考場比照書寫。

  一天之後,淮陰師範學院在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設立考點,小馬參加考試。伍海文故技重施,這一次,他在廁所內與小馬交換的是考試答卷。“考卷是他已經答好的,沒有填考生資訊,我只需填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2月5日,江蘇師範大學在湖南師大美術學院設立考點,伍海文又以同樣的方式,在廁所內給了小馬一張寫有答案的草稿紙。

  “實際上,我只是老師‘順手’幫助的人。額外支付給他幾萬元費用‘包過’的學生才是他‘換卷’的主要對象。”小馬説,“老師幾乎逢考必報。”

  試卷交換“成功”,小馬的藝考卻沒有通過。“書法培訓老師參加藝考都不能通過,居然還能招收學生?藝考也是高考的一部分,這樣漏洞百齣的考試製度,不知道還有多少考生靠作弊升學。”小馬憤憤不平。

  非法教學點 校園內運營

  事實上,伍海文運營的這個號稱“通過率90%”的藝考培訓機構,是一家沒有合法資質的“山寨”機構。

  2日晚,湖南新化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伍海文開辦在新化縣三中的培訓機構,早在2014年已被確定為非法教學點。伍海文並非新化縣三中的在編教師,只是租用學校場地“辦學”。

  記者了解到,該機構多年來並沒有在民辦教育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註冊手續。此次“換卷”舉報曝光後,該培訓機構被關停。7月底,新化縣三中給伍海文發了通知,要求其培訓班搬出校園,伍海文已簽字同意。

  問題在於:去年就被確定為非法教學點,為何直到今年7月才關停?被認定“非法”卻在校園裏堂而皇之繼續運營,是誰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面對記者的疑問,新化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並未正面回答,稱“具體情況要詢問教育督導室”,然後匆匆挂斷電話。

  記者致電教育督導室工作人員,對方稱對伍海文的培訓機構“2014年已被確定為非法教學點”並不知情。“縣三中沒有向局裏彙報,我們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無資質的培訓班存在。”他説,督導室直到舉報事發後才介入調查,併發現其沒有資質。

  隨後,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關問題要詢問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部門,記者連續三日多次撥打該部門負責人電話,均提示關機。

  老師消失了 當地正調查

  記者從新化縣教育局獲悉,8月3日,小馬已前往該局對舉報事件的具體細節進行確認。“經過查詢,我們目前初步掌握到的伍海文招收的12個學生中,僅有2013年2名學生被相關專業錄取。他們有沒有作弊行為,是否還有其他學生以作弊方式升學,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如果確認有作弊行為的考生,三年內不得報考,已錄取考生將被取消學籍。”

  “目前伍海文本人暫時聯繫不上。”新化縣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記者連續兩日多次撥打伍海文的手機號碼,均提示關機。

  記者從湖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相關部門已知悉小馬的公開舉報,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如果舉報屬實,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監管有漏洞 作弊花樣多

  事實上,類似伍海文開辦的非法教學點,在一些地方並不少見,這類機構資質不齊、水準有限,卻打出了“通過率100%”“藝考包過”等口號,收取“天價”費用。

  承諾“藝考包過”,底氣不僅來自於培訓老師“親自上陣”,還來自更多的作弊花樣:一些培訓機構與招考院校有關聯,為學生“牽線”購買招生名額;還有機構的培訓老師就是藝考“內線”,既做培訓又當評委;更玄乎的是,有機構暗示學生在考場“打暗號”、做標記……

  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李斌指出,正是由於藝考管理工作的鬆散,給各種作弊方式提供了土壤,“監管漏洞百齣,談何考試公平?”

  以小馬自曝的作弊為例,考場可帶手機併發短信、考生夾帶草稿紙和試卷上廁所等,暴露出考場紀律的鬆散。“小馬舉報的藝考屬於校考,由招生學校自行組織、管理考試,一般監考老師都是臨時聘請,很難説沒有漏洞。”教育管理部門一位業內人士説。

  另一方面,對於各類無資質培訓機構的監管,誰來負責?“藝考出問題,首先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其次,出現問題之後,也缺少有力的處罰措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議,規範藝考,首先要增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其次要加強對考試環節和相關當事人的監督,“要有嚴格的、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而不僅僅靠行政處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