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外資消費品份額節節敗退 消費者更愛本土品牌?

  • 發佈時間:2015-07-22 14:11:43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原標題: 外資消費品份額節節敗退 中國消費者更愛本土品牌 ?

  中國消費品競爭格局正悄然無息的變動,過去一年,本土公司從外資公司手中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佈《在“新常態”下贏得中國購物者——2015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本土品牌在多個食品飲料品類中佔有最大市場份額,外資品牌整體而言已經連續第三年丟失了市場份額,並且在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中的18個,本土公司正從外資競爭者手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外國貨”的光環已經消退了麼,外資消費品公司的市場份額被誰搶走?中國消費者從何時開始更愛本土品牌了?

  本土品牌彎道超車?

  “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線上渠道的擴張以及價格的演變正影響著中國快速消費品企業的增長”,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布魯諾(Bruno Lannes)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上述報告對四萬戶中國家庭進行購物行為研究顯示,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整體增速持續放緩,從2011-2012年12%左右,一直下降至2015年一季度的4.4%。

  儘管如此,本土消費品牌增長速度高於外資品牌,並且本土公司奪取更多市場份額的趨勢逐年更加明顯。2014年本土公司總體增速為10%,繼續領軍整個市場,約佔26個品類市場銷售額的70%左右;而外資品牌2014年的增速僅為3%。與此同時,2014年市場增長的87%由本土品牌貢獻,13%來自外資品牌;而2013年市場增長的79%由本土品牌貢獻,21%來自外資品牌。

  “本土品牌之所以能搶走市場份額,主要由於其戰略規劃完善,執行力強,比如從下線城市包圍上線城市、大規模有針對性的行銷投資、基於中國消費者傳統理念創新産品等。”布魯諾表示。

  例如,在護膚品領域,本土品牌百雀羚從下線城市起步,逐步通過升級産品和建立高端品牌形象的方法提高其在上線城市的滲透率;在果汁品類中,天地壹號的産品組合迎合了中國購物者對營養健康飲料的需求,因而取得成功;2013年末由一家醫藥公司推出餅乾新品牌江中猴姑則基於中國傳統食療理念進行創新而制勝市場,2014年,它從國際競爭對手手中贏得近2%的市場份額。

  分品類來看,本土公司在18個品類中從外資公司手中贏得市場份額,其中最大的份額增長來自護膚品、衣物柔順劑、化粧品、嬰兒配方奶粉、果汁和餅乾;外資品牌在大部分品類喪失了市場份額,只在8個品類中實現了市場份額提升,包括衛生紙、啤酒、護髮素和口香糖等。

  從城市級別來看,外資品牌在所有級別城市的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即便在外資品牌曾經佔據較大優勢的上線城市亦是如此。在全國範圍內,外資品牌2014年的市場份額比2013年下降了1.6%,其中外資品牌2014年在一線城市市場份額下降了1.5%,二線城市下降了1.9%,三四五線城市分別下降了1.0%,1.2%,1.3%。

  中國的下線城市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較小,這些城市的銷售增長仍在接近8%的健康水準,顯著高於一線和二線城市的2%,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表示,這加快了中國快速消費品公司從外國競爭對手手中贏取市場份額的步伐。

  外資品牌市場份額下降的另外一個因素與渠道變化相關。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增長放緩程度在各個銷售渠道有所不同。布魯諾分析,面對電商渠道的強大攻勢,傳統渠道不斷丟失市場份額,隨著客流量的減少,外資熟悉的大賣場的銷售增長率驟減一半,從2013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3.7%。與此同時,超市、小超市和便利店等小型業態的客流量卻保持相對穩定,而這些渠道本土品牌更具優勢。

  外資優勢猶存

  對於中國消費者不再迷戀外資品牌的趨勢,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葛文耀表示,“所以現在正是本土品牌創業者的好時機。”一方面外資品牌光環在退卻,而中國的製造水準有了很大進步,研發水準和行銷能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中國的80,加上70後、90後將近5億人,都將是中國未來幾十年消費的主體,調研顯示他們並不排斥“國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品牌儘管業績表現突出,外資快速消費品公司依然在8個品類中實現了份額增長。“外資品牌增長的原因部分是因為在一些品類中具有先發優勢(如巧克力、口香糖、碳酸飲料和嬰兒配方奶粉),部分是因為成功的戰略如推出高端産品線、渠道擴張等”,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丁傑表示。

  例如,隸屬於APP集團的清風紙巾重點推廣幾大主要單品,實現了2.1%的市場份額提升。得益於中國購物者的消費升級,百威和喜力都從本土啤酒品牌手中贏得部分市場份額;在護髮素品類中,歐萊雅通過多項舉措提高自身的市場份額,例如擴大在下線城市的分銷渠道、配置店內護髮顧問和推出琉彩之韻精華露和金致護髮精油等新産品;施華蔻通過推出斐絲麗染髮膏和恒時珍粹系列等高端産品線加速增長。借助渠道擴張和産品線延伸,炫邁在口香糖品類搶佔了2.4%的市場份額。

  然而,雖然整體而言本土公司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具備競爭力,並能利用其下線城市的網點佈局實現更高的市場增速,但這並不意味著單個外資品牌在其所屬品類中遭遇失敗。實際上,如寶潔、聯合利華等單個外資消費品企業的實力依然很強,品牌的市場集中度更高。

  “隨著市場和消費者的進一步成熟,外資和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格局已然從過往明顯的差異化競爭過渡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同質化競爭,並認為這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學習和借鑒對方的運作模式和競爭優勢並揚長避短,是兩者搶佔市場份額的公共必修課。”丁傑表示。

  一位日資消費品企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崇尚西式”的理念也一度主導日本人的消費觀,但進入21世紀後,在食品消費等領域出現“國産至上”觀點,人們寧願多花錢也要購買本國生産的食品等消費品,這與日本本土企業産品對品質的不斷提升、對工藝的精益求精、對食品安全的高標準相關。

  在丁傑看來,中國本土企業若希望增強品牌實力,需要從根本上注重推動品牌的滲透率,“主要通過對三項核心資産的投資:強化消費者現有記憶結構,使更多人在購物時能想到某一特定品牌;簡化、合理化産品組合,優先發展那些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關鍵“明星”單品;完善銷售門店的店內活動,提升産品展示的可見性和差異化特點,以進一步幫助消費者輕鬆做出購買某品牌産品的決定。”

  特別是在市場增速放緩、價格趨勢成為關注焦點、渠道格局發生改變等趨勢下,“消費品公司需要認真審視自身的成本結構和運營模式,成本控制、決策制定與執行的速度是深度投資品牌和分銷能力的關鍵助推因素。”丁傑稱, 新的機遇包括把握下線城市市場、了解自身品類的價格動態、利用電子商務、滲透超市和便利店渠道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