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北京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讓煙草之弊“煙”消雲散

  • 發佈時間:2015-06-01 09:09: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5月31日,2015年世界無煙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宣傳活動在北京鳥巢舉行。圖為當日活動現場,“鳥巢”外墻懸挂的巨幅禁煙標誌。

  從今天起,北京將在所有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100%”禁煙。為確保“史上最嚴”控煙法規落到實處,1000多名執法人員嚴陣以待,無數個禁煙標識已發放完畢,法規所涉場所也全面響應。但控煙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凝聚共識、全民參與,才是“煙”消雲散的關鍵—

  6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根據新規,北京市所有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將依法100%禁煙。屆時,北京全市範圍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室內環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將禁止吸煙;室外吸煙也有諸多限制,比如排隊時不可以吸煙等。違者將處以個人最高200元、單位最高10000元的罰款。

  不少控煙專家表示,此次北京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邁出了控煙的可喜一步。不過,由於法規落實過程中,仍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要避免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影響禁煙的效果。

  吸煙危害——

  民眾不能承受之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去年發佈的《2014中國青少年煙草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現有吸煙人數超過3億,佔世界吸煙總人數的近30%,約有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困擾。

  吸煙導致的疾病不容忽視。據統計,我國每年超過120萬人死於吸煙與被動吸煙有關的疾病。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主任姜垣表示,我國35歲及以上成人歸因于吸煙的3類疾病的經濟負擔為2237.2億元。此外,二手煙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及致癌物,被動吸二手煙會增加多種吸煙相關疾病。吸煙對人對己可以説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煙之殤,為中國不堪承受之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呼吸病學著名專家、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指出,控煙包括防止吸煙和促使吸煙者戒煙,是人群疾病預防和個體保健最重要與可行的措施。

  但是,雖然控煙之路已走過多年,中國的控煙仍然面臨社會認知上的問題。“從大的環境看,中國民眾對於煙草危害的認識仍然欠缺,有些人甚至視而不見,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好的控煙氛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研究員楊傑表示。

  中國于2012年發佈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顯示,四分之三以上的中國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三分之二以上的國人不了解二手煙危害,大多數人通常只是將吸煙當做一種“自願選擇的不良習慣”。

  嚴格執法——

  謹防淪為“紙上最嚴”

  為確保《條例》落到實處,北京各相關機構已經紛紛行動起來。北京市旅遊委近日公開表示,根據飯店、景區和旅行社等不同業態落實特色措施。飯店、景區將設置控煙巡查員,對發現的隨處吸煙遊客進行勸阻和監督。除文物保護重點景區全域禁煙外,在非無煙景區露天區域將設置吸煙處。首都機場宣佈,6月1日起,關閉3座航廈內的所有吸煙室,並於《條例》實施當天,完成機場內獨立衛生間煙感器、樓梯間攝像頭的安裝。

  同時,《條例》正式實施後,北京1000多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將行動起來,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也有義務對吸煙者進行勸阻和制止。

  儘管如此,輿論仍然對於北京的控煙執法不無擔憂。1000多人如何監督400多萬“煙民”?如何讓這份法規不淪為“紙上最嚴”?

  “北京控煙新法規不僅對禁煙場所進行了明確規定,還強調了場所負責人或者經營者的責任。”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控煙的效果不僅取決於健全的法律、嚴格的執法,還取決於公眾對法規的知曉程度。北京公共場所加大了對控煙新規的宣傳力度,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接受《條例》內容。

  此外,北京還將督促有條件的控煙場所,利用煙霧警報、濃度檢測、視頻圖像等技術手段監控吸煙行為,提升執法能力。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毛羽表示,北京將加強執法力度,尤其在黨政機關、學校、醫療機構、賓館、餐廳、娛樂場所等場所嚴厲執法。北京市還公佈了3個“勸阻吸煙”的手勢:“我介意”、“不可以”、“請停止”。北京市衛計委綜合監督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當市民發現有在禁煙區吸煙的情況,可以進行規勸和阻止,還可以撥打12320投訴電話進行舉報。

  全民參與——

  凝聚最大社會共識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餐廳已在6月1日前張貼好禁煙標示,並且根據北京市衛計委的要求不再向顧客提供煙灰缸。一家大型川菜連鎖店已經在每張餐桌上都安排擺放了“禁煙”卡片,餐廳經理告訴記者,根據以往經驗,一般吸煙者被服務人員勸阻都會接受的,但也會有個別顧客會不聽勸阻。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餐廳將會向有關部門及時反映。

  但不少受訪者向記者表示了擔憂,“我不是執法人員,直接勸阻可能惹來麻煩。如果在公共場所遇到吸煙者,我會選擇離開或忍耐。”一些執法人員也坦言,由於種種限制,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管能力也覆蓋不到所有區域和行業,現實執法過程中協調其他部門也有不小難度。

  如何避免控煙法規淪為一紙空文?“有法可依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認為,控煙在執法層面面臨的問題,是完善細則、狠抓落實。更重要的,則是應凝聚社會共識,加快推進國家層面控煙立法進程。

  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高級項目官員甘泉博士説,要想推動控煙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使煙民數量持續下降,政府應該選擇大幅提高煙草稅,以産生稅價聯動效應,形成煙草價格年年上漲的預期。

  “政府重視是推進控煙的前提,如何有效地讓煙害成為社會共識,讓群眾主動地參與煙草控制才是關鍵。”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説。

  “國家層面的法規出臺之後,可以有效減少地方立法成本,進一步推動地方制定具體的控煙法規。不過,只有全民控煙,才能真正讓煙草之弊煙消雲散。”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