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北京大學生:追求個性也在意集體
- 發佈時間:2015-04-29 08:59: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不少年長的人在説到90後時,常常夾雜著懷疑: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慾望心強、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社會輿論給90後貼上了許多“問題”標簽。
如今,95後已逐步成為大學校園的新主人,他們對於個性的追求愈加強烈。在教育資源集中的北京,這座國際化城市的開放與多元給他們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充足的條件。
自我?叛逆?不知天高地厚?面對這個群體的複雜性,如果僅根據網路上一個個新聞案例去拼湊他們的畫像並不客觀。那麼,撕掉“偏見”標簽,這群北京高校裏的90後到底長啥樣?
一項調查結果這樣勾勒北京大學生的“標準”面貌:他每天的上網時間有7成的可能超過兩個小時,上網、睡覺和社交是他最主要的課外活動;他最大的壓力是學習和就業,他有近四分之一的可能會面臨學習困難;他的月消費水準較大可能在800~1600元之間,其中,社交、娛樂、購物等佔有較大比例。對於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他的預期薪酬為6668元,留京工作是最普遍的期望;他有極大的可能認為個人能力與自我奮鬥、誠信等良好品質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和發展最主要的依靠,人生價值在於奉獻是他較為認同的觀點。
這些對北京大學生特徵性的細節描寫來自共青團北京市委聯合課題組。針對北京大學生群體,課題組按照學校在校生人數的1%比例進行抽樣,樣本數為8143個。其中,普通高校7466個,民辦高校677個。同時,通過面談、深度訪談等發放問卷88份,總樣本數為8231個。
超7成大學生感覺到壓力,96.67%的人表示能夠承受
北京市現有普通高校91所。其中,211高校共26所,佔全國23%;985高校共8所,佔全國21%。除留學生以外,在校生總人數為81.43萬人,王可(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就讀于北京某985高校的大三學生,最近有些“壓力山大”。用她的話來説,大三就快結束了,可專業課學得“半生半熟”,大學英語六級還沒搞掂。不僅如此,剛剛開始進行的社會實踐讓她對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懷疑,“總被領導批評不會説話”。
“上大學前,老師都説熬過了最艱苦的高中就會迎來‘幸福生活’。可沒想到,這3年過得並不輕鬆。”王可在QQ空間裏寫下的這段話,不到一小時就得到了近60個同學“點讚”,有同學評論:“人艱不拆”。
感到“壓力”的大學生不止王可一個。
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面臨著學習、經濟、人際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且相互交織。根據團市委有關北京大學生群體的調研結果,32.5%的大學生感覺壓力較大,37.2%的大學生感覺壓力適中,有3.3%的學生覺得壓力已經承受不了。
而這些壓力所反映出的是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難。調研數據顯示,20.8%的大學生感到就業困難,26.6%的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困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學習困難相矛盾的,是大學生用於參加學習培訓的課餘時間僅為10.7%。
調研分析認為,由於大學學習和資訊傳遞方式的改變、校園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現在的大學生活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大學生的課餘時間相對寬裕和自由。但是,大學生的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在了上網或其他娛樂上,他們“不能合理做好業餘時間安排”。
王可就是不能合理安排業餘時間的那部分大學生。
儘管學習和人際交往給她帶來較大壓力,但這些並不影響她的娛樂活動。看美劇、逛淘寶成為她每天睡前的必修“功課”。她説,“其實,有時候也會自責放在學業上的時間太少,‘宅’寢室的時間太多了。可如果不這樣,我一定會崩潰的。畢竟這些‘功課’的誘惑太大了。”
根據調研結果,上網、睡覺和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前三位,分別佔74.14%、34.49%和28.55%。
一個需要警惕的現象是,只有27.71%的大學生在課餘時間鍛鍊身體。調研報告稱,大學生缺乏體育鍛鍊,且知道鍛鍊身體很重要,但就是不喜歡參加體育鍛鍊。
令人欣慰的是,調研還發現,96.67%的大學生能夠承受現實的壓力,並且能夠找到各自合適的減壓方式,運動健身和讀書聽歌、看電影等成為最常使用的減壓方式,分別佔33.04%和25.14%。
近75%的大學生閒暇時間用於上網,19.3%的人把網路自媒體作為最可靠的資訊來源
和王可相比,就讀于北京一所非985、211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大四學生鄭力(化名)對網路的依賴性更強。用他的話來形容:“沒了網路,生活都會錯亂。”
鄭力給自己的“上網時間”算了筆賬:首先,除了睡覺和體育課外,手機幾乎不離手。他每天使用時間最長的軟體是傳説中的手機三件寶——微信、QQ和淘寶;其次,鄭力每天至少有3個小時沉浸在網路遊戲世界中,“打DOTA、踢實況”成為每天最放鬆的項目;此外,睡前看一集美劇也花費他至少1小時,這其中還不包括和女朋友微信交流的時間。
這一算,鄭力每天“全情投入”網路的時間超過5小時,最多時甚至達到8到10個小時。
聯合課題組的調研數據顯示,有74.67%的大學生的閒暇時間主要用來上網,70.3%的大學生平均每天用來上網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
其中,和鄭力一樣上網時間超過5小時的大學生佔了13.1%。其次,上網3小時左右的佔17.9%,上網4小時左右的佔10.7%。
從學歷分佈上看,調研報告分析,專科生和本科生主要通過網路獲取資訊和進行娛樂,而碩士和博士生主要通過網路獲取資訊和進行學習。
課題組認為,新技術和新媒體在改變社會結構和生活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改變了社會化過程中的大學生,微信、微網志、數字音樂、線上視頻、電子商務等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因此,課題組把如今的北京大學生定義為“與網路深度融合的新一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網路能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其隨之帶來的隱患不可忽視。
調研數據顯示,58.5%的大學生會不同程度地將個人情緒帶到網路世界中,19.3%的大學生認為網路自媒體是最可信的資訊來源,網路自媒體成為在父母及親戚提供資訊之後的第二大最可信的資訊來源。
對於網路世界的影響,王可自認為是“有控制力的”。這一點,是相對於她身邊眾多的“憤青”而言。
王可説,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有微網志、微信、人人網和QQ空間,來自各個平臺的資訊也讓人目不暇接。她發現,身邊總有那麼一群同學的朋友圈和微網志裏,不僅曬有各種自拍、美食,也經常出現對身邊事和新聞“打嘴仗”和吐槽。
“我很佩服他們的語言能力,每天總有許多‘大快人心’的評論。但我也只是看看,幾乎不願意加入討論,總覺得自己了解到的資訊不準確,不敢隨便議論。”王可説。
鄭力也是如此。作為新聞學院的學生,他經常看到許多同學會因網路上的一些負面消息而憤怒,甚至情緒十分激動。但他認為,很多同學在評論轉發時並未確認消息的真實性,一時的過激情緒會讓人失控,而辟謠資訊卻往往得不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