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教輔“神書”《一課一練》出口英國引發網友狂歡

  • 發佈時間:2015-03-19 09:26:5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中國教輔“神書”出口英國引發網友狂歡 英國校長:反覆練習很必要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經華東師大出版社證實,《一課一練》 數學分冊英國版已經在翻譯中,有望於今年暑期出版。消息傳來,網友們紛紛戲謔,學了那麼多年英語,終於在數學上報了“一箭之仇”。日前,英國瑞德高中校長馬克·沃爾德倫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英國確實在汲取中國數學教育的長處。目前英國方面正在作出改革,希望孩子在11歲之前學會乘法口訣。

  網友吐槽:

  英國小孩查答案多半查到“略”

  即將“出口”英國的《一課一練》,被上海學生們稱為“神書”,甚至有人戲稱:“該書‘折磨’了上海學生22年,如今,英國小夥伴們也開始了苦兮兮的數學探索道路了。”據悉,《一課一練》于1993年出版,覆蓋了一至十二年級全部學科。在其全盛時期,開學前的銷售量曾高達280萬冊左右。

  得知“神書”即將漂洋過海,網友們紛紛回憶起了“我與《一課一練》不得不説的故事”。有網友説:“現在學生一週作業13.8小時就夠了?這也太舒服了吧。想當年光是週末在家做《一課一練》就要13.8小時了好嗎?”網友“之之前”説:“《一課一練》做著做著,就陷入了人生低谷。”。還有網友掩飾不住地興奮,“幸災樂禍”起來:“英國的孩子輾轉在中國的網站上找到習題答案,然後驚奇地發現很多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字:略。不禁感嘆漢語博大精深。”

  “神書”走紅:

  中國學生成績驕人引西方取經

  許多人相信,《一課一練》之所以受到英國的青睞,是因為上海學生在PISA中取得“二連冠”的驕人成績。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PISA評估于2000年首次舉辦,此後每3年舉行一次。 2009年上海組織學生參加PISA測驗,奪得數學、閱讀、科學三項第一,震驚世界。2012年上海學生再次奪冠,引發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基礎教育的關注。

  去年2月以來,英國、南非等教育部門的負責人紛紛來到上海“取經”。英國教育部還和上海市教委進一步合作,互派小學數學老師,分享教學經驗。去年9月,英國71名優秀數學老師來到上海進行了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11月,上海的29名教師也被派到英國,在一些小學駐校三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教輔分社社長倪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課一練》可能會去掉一些難度過大的題目,但整體上不會為英國學生刻意降低難度,只是會在術語和背景知識等內容上作一定的調整,譬如,有些題目是關於對人民幣的認識,就要換成對於英鎊的認識。

  中國教師:

  治學精神比解題技巧更重要

  在中國父母們紛紛花大價錢買國外原版書、送孩子讀國際學校、學習國外課程的同時,西方國家卻開始借鑒中國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方法,引進中國的教材,不少網友表示“長志氣”。

  對此,曾在美國研修的廣東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資深數學教師黃濤表示,中國基礎教育確實有許多可取之處,但中國學生數學水準在世界上能夠“傲視群雄”,並不代表中國的數學教育就是完美的。“中國學生所做的數學題多是命題人人為設計的,基本脫離現實生活。美國學生從小要面對很多來源於現實生活的數學問題。設計出來的數學題,往往需要很多解題技巧,而來源於生活的數學題,往往要用到最質樸的數學方法和計算方法。”黃濤説。在美國研修期間,他曾經將7道初二年級數學提高班試題翻譯成英語,讓美國八年級學生試著做做。他發現,就實際表現而言,美國的學優生不如在中國訓練有素的學優生,但他們表現出的一些數學素養和研究精神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在黃濤看來,雖然他們所學的數學技巧並不多,但基礎還是很紮實的,解題時能回歸數學本質尋找方法。相比于中國學生的“靈巧”,美國學生顯得“質樸”。 “有一道比較複雜的運算題,中國學生普遍會採用‘裂項求和’的巧方法,美國學生沒學那麼多技巧,很多會採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來解題。我本人也非常推崇數學要關注通性通法,少些技巧。因為真正的問題解決,往往起決定作用的是質樸的治學精神,而不是等待發現終南捷徑。”黃濤説。在他看來,中國優秀的孩子和國外優秀孩子相比,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中國孩子“搶跑”了,提前透支了體力和興趣。當進入人生最關鍵的二十、三十歲黃金年齡的時候,很多人已經被繁複的解題折騰得有點疲倦。而美國學生則打好了各方面的基礎,真正開始對問題進行研究。

  英國校長:

  《一課一練》

  會有市場

  日前,英國瑞德高中校長馬克·沃爾德倫在參加華師附外舉辦的“英美中基礎教育國際化研討會”上,亦提到了上海學生參加PISA的傲人成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稱:“人們總是在説中國教育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但是西方國家也有很重要的東西應該向中國學習。”馬克預測,《一課一練》在英國將會很有市場。“事實上早在上海學生參加PISA之前,我們就注意到中國留學生的數學成績跟當地學生相比,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已經在想,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而上海學生的PISA成績,向全世界證明了他們教育的成功。”

  馬克説,通過兩國教師們的互相交流學習,英國教育者發現,重復的練習對於學習數學確實非常重要。“西方國家總是談創造性,但我認為在這之前,必須通過反覆的練習,先打好基礎,然後才能談創造性。”馬克説,英國學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應用數學的教育上,而忽略了理論性較強的基礎數學,現在教育界人士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們正在進行一些改革,譬如要求學生11歲之前必須學會乘法口訣。過去我們有一個誤區,覺得孩子太小了,背不下乘法口訣。但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完全沒問題。”馬克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