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短期隱憂難除 期債空頭佔主動

  • 發佈時間:2015-06-16 01:43: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週一,國債期貨市場承接上周弱勢,除新上市的TF1603之外,其他合約全線下跌。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面仍支援長端收益率中長期下行,但短期而言,地方政府置換債形成的供給壓力,以及新股申購和半年末時點因素導致的資金面收緊壓力,均導致債券市場持續籠罩在擔憂情緒之中,做多熱情難以釋放,空頭佔據市場主動地位。鋻於債券市場短期難以擺脫膠著局面,期債操作宜以短線為主,多看少動。

  主力合約五連陰

  週一(6月15日),國債期貨市場低開低走,五年期和十年期主力合約雙雙連續第五個交易日收跌。其中,TF1509收于95.59,較上週五收盤結算價下跌0.46%,全天成交7871手,成交量較上週五下降逾兩成,持倉微降64手至2.35萬手;T1509收于94.20,較上週五收盤結算價下跌0.45%,成交2210手,成交量較上週五萎縮約四成,持倉下降645手至2.05萬手。此外,昨日新上市的五年期合約TF1603小幅收紅于98.02,微漲0.02%,成為兩市六個合約中唯一飄紅品種。

  從昨日盤面情況看,期價全天震蕩下跌,盤中並無像樣反彈,主力合約雙雙收于全天次低點,顯示空方力量佔據著國債期貨市場主導地位。

  現貨市場上,銀行間一級市場新招標的三期農發行債結果較為平淡,中標收益率貼近二級市場,認購倍數2倍左右,顯示機構需求一般。二級市場成交清淡,現券收益率以小幅上行為主。重要可交割券中,剩餘4.38年的14附息國債26收益率上行3BP,剩餘9.82年的15附息國債05收益率上行4.5BP。

  週一A股市場呈現調整走勢,上證綜指再現百點跌幅。市場人士認為,造成股債雙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資金面擔憂。隨著半年末時點臨近,再加上本週有包括國泰君安證券在內的大盤新股申購,機構對6月中下旬的資金面預期趨於謹慎。事實上,15日貨幣市場資金面已經出現小幅趨緊跡象,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存款類行情)隔夜、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分別上行了2BP、7BP,收于1.11%、2.16%。此外,市場人士指出,年內第二批萬億地方債置換的消息已得到證實,但市場預期的相關配套貨幣政策遲遲未見兌現,利率債供需矛盾也繼續令近期市場承壓。

  短期偏空但下跌空間有限

  事實上,從5月下旬以來,債券市場就出現了一輪明顯的階段性走軟,期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了約20BP。究其原因,地方債供給壓力首當其衝。從5月18日地方債發行正式啟動以來,公開招標的地方債利率紛紛向國債看齊,市場人士指出,地方債利率水準對政策性金融債影響較小,對國債的替代作用則顯而易見。而在上周財政部確認第二批地方債置換額度後,據機構測算的今年地方債供給總量已超過2.7萬億,其對國債配置資金的擠佔不容忽視。

  導致上周以來債市進一步調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5月份房地産、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數據出現了一定的企穩回升跡象。再加上此前央行“鎖短放長”操作透露出明確的引導“寬貨幣”流向“寬信用”的意圖,因此有市場觀點擔心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空間正在收窄。

  另外,如果説週一的市場調整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IPO預期的影響,那麼投資者對此大可不必過分擔心。從前幾次IPO情況看,資金面對於IPO已經具有較強的免疫力,即便考慮到本次國泰君安可能創下近五年來的最大募集資金額,分析人士認為其引發資金面驟然收緊的可能性也不大。當然,由於本次IPO與半年末考核、季節性繳稅、地方債密集發行、端午小長假等多重因素相疊加,確實使得6月中下旬資金利率易上難下。

  總體而言,短期債券市場影響因素略為偏空。有市場人士認為,若6月中下旬沒有降準或擴大PSL等新的政策推出,貨幣債券市場利率將是易上難下,難改弱勢。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主流觀點仍普遍認為,從中長期角度看,通脹低迷、經濟下行壓力未減,長債利率仍具備一定支撐,因此預計國債期貨下跌空間有限,短期維持震蕩格局的概率較大。在此判斷基礎上,機構建議期債操作不宜過分悲觀,應以短線為主,多看少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