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中海信達擔保許可撤銷 13隻私募債“中槍”

  • 發佈時間:2015-03-24 09: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目前由中海信達擔保,且尚未到期或回售日到期的私募債不少於13隻,且涉及本息或已超過10億元。而13隻私募債中,已有4隻私募債的發行人或已陷入資金週轉困難。

  日前,滬深兩交易所發佈了有關新版私募債的管理規定(《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私募債監管將由事前備案轉向事後。在該業務更加市場化的同時,有關存量私募債的風險仍在持續暴露。

  3月20日,已發生實質違約的“12致富債”的擔保方—中海信達擔保有限公司(中海信達)被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稱北京金融局)撤消了融資性擔保公司經營許可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目前由該公司擔保,且尚未到期或回售日到期的私募債不少於13隻,且涉及本息或已超過10億元。

  雖然北京金融局公告稱,中海信達仍需對此前擔保項目履行擔保責任。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中海信達擔保許可被撤或將對尚未到期的存量私募債的兌付徒增不確定性。

  4家發行人已失信

  3月20日,作為多只私募債的擔保人的中海信達正式被監管部門從融資擔保市場“驅逐出境”。

  “經北京市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同意,決定撤銷中海信達擔保有限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經營許可證》。”北京金融局公告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當前尚有不少於13隻私募債未到期或未到回售日,涉及發債企業11家,累計待兌付本息或超10億元。

  這13隻私募債分別為13中森債、12藍博02期、13華珠債、13北皓天、13華龍01期、13帷盛01期和02期、13新宇01期、13聖達01期、13朝科貿、13中聯01期、02期及03期。

  中海信達擔保許可被撤後,上述13隻私募債的兌付或將面臨新的不確定性。統計顯示,13隻債券的發行人大部分集中在江浙地區,而其中的8隻將在今年面對到期或回售到期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了解到,前述13隻私募債中,已有4隻私募債的發行人或已陷入資金週轉困難。

  如將於今年8月24日面臨回售到期的“13華珠債”的發行人“華珠(泉州)鞋業有限公司”已于去年下半年連續六次進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下稱失信名單),涉及資金合計約590萬元。

  無獨有偶,9月11日即將進入回售的“13北皓天”的發行人“江蘇北極皓天科技有限公司”亦于去年4月進入失信名單,涉及金額850萬元。

  此外,“13華龍01”的發行人—浙江平湖華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龍實業)和“13聖達01”的發行人廈門聖達威服飾有限公司(下稱聖達威)也已進入失信名單。

  其中,華龍實業去年發生的一筆失信債務糾紛額約為227萬元。而聖達威從去年至今的失信筆數更是多達16筆。

  Wind數據顯示,13華珠債、13北皓天、13華龍01、13聖達01四筆發行人已進入失信名單的私募債主承銷商分別為信達證券、中山證券、東海證券和華創證券,四筆債券累計發行規模約為2.09億元。

  “進入失信名單只是信號之一,説明企業的資金週轉情況不容樂觀。”一家匯金係券商固收研究員指出。“隨著實體經濟困難的加大,可能會有更多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都可能帶來債券違約。”

  清算代償不容樂觀

  一旦前述13隻私募債發生違約,中海信達此前的擔保約定能否執行至關重要。

  不過,根據北京金融局的公告,中海信達擔保資格撤消後,其此前業務或並不受到影響。“中海信達擔保有限公司不得開展新的融資性擔保業務,之前開展的融資性擔保業務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繼續履行擔保責任。”北京金融局人士稱。

  此外,北京金融局還要求中海信達成立了清算或在保業務處置組,完成業務的後續事宜。

  “自即日起,中海信達擔保有限公司應當依法成立清算組或融資性擔保在保業務處置組,完成公司清算或業務處置工作;區(縣)監管部門在北京市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門聯席會議指導下督促其清算或處置過程。”北京市金融局人士稱。

  但分析人士認為,由中海信達所擔保的存量債券的風險並不樂觀。

  “10多億元還只是私募債,算是半透明的領域,中海信達可能還在小貸公司、信託、私募基金等方面提供了其他擔保。”前述匯金係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指出,“如果發行人違約,債券依靠中海信達償還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截至記者截稿前,尚未能與中海信達有關人士取得聯繫了解前述事宜的具體進展。

  事實上,在前述13隻待償私募債中,曾有多只發生過利息兌付困難等風險事件。

  去年3月28日,由徐州中森通浩新型板材有限公司發行的“13中森債”出現利息違約時,作為擔保方中海信達曾一度拒絕為該筆債券承擔代償責任,而後又一改表態稱“願意代償”。

  而在今年2月3日,尚待償還的13藍博02期的前一筆亦由中海信達作為擔保人的13藍博01亦被曝陷入違約陷阱。

  此外,中海信達作為擔保人在固定收益市場亦所受非議已久。

  “這家擔保公司在業內名聲確實不太好,許多人都知道它不靠譜。”北京一家信託公司信託經理透露,目前中海信達已進入多家機構的“擔保黑名單”。

  分析人士認為,以中海信達為代表的擔保機構在私募債市場中的失信風險需要格外留意。

  “最需要留意的是擔保公司的擔保意願和能力可能再次沒能經受住考驗,未來擔保方式效力或會逐漸分化。”第一創業證券認為,“中海信達擔保的12.49億私募債將於今年和明年集中到期,雖然其擔保倍數或未超法定的10倍標準,但在出現多次失信先例的情況下,未來不排除有繼續失信的可能。”

  而一旦前述13隻私募債因擔保代償失效而發生風險事件,其承銷商在擔保機構的選擇上,或存在一定的盡調失職。

  Wind數據顯示,除已違約的12致富債的主承商中信證券(600030.SH)以及前述信達、中山等四家券商外,亦有齊魯證券、華龍證券、首創證券、財通證券、東北證券(000686.SZ)、華創證券、國海證券(000750.SZ)七家券商曾擔任過中海信達擔保所擔保私募債的主承銷商。

  “對擔保公司的背景等方面進行一定的盡職調查,是承銷商的應盡義務。”前述匯金係券商固收研究員表示,“這些債券如果出現風險,承銷商未必一定需要剛性兌付,但很難説他們一點責任都沒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